第二十五回:搏命火海
书名:战鹰出击 作者:蓝天 本章字数:5418字 发布时间:2022-08-29

滨海东山机场是一处典型的军民两用机场,但在规模上和中国最小机场—阿荣通用机场相当,每天起降航班只有一个,但在战时依旧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必要时能起降“胖妞”运输机

降落之后 ,勤务人员迅速将无线电台、大屏等各类设施从直升机上卸下,并同时通电进行调试,栗堃他们迅速向总指挥报道:“报告总指挥,北方军区陆航团空中巡查分队前来报道!”

总指挥说道:“你们来的正好,是这样的,东山英雄关一带发生火情,滨海森林消防支队已经派人上去了,但过火地带的地形复杂,森林消防部队一时半会儿过不去,只能通过直升机吊桶洒水的方式将火势拦截在英雄关之内,有没有把握?”

栗堃看了一眼卫星遥感照片,能看见森林里有大片区域处在疯狂燃烧当中,过火的地方早已焦黑一片,滚滚浓烟覆盖了大片森林,顿时感觉责任和压力重大,如果直升机晚起飞一分钟,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果断回应着:“我们能行。”

栗堃和其他战友一起进行飞行计划,商讨着飞行航线制定;而机械师们将喷洒装置吊挂在直升机的机腹,并对电器系统进行最后的调试,等待起飞命令下达。

姚军说道:“从地形上看,直升机直接进入火场风险太大,我的意思是起飞后先沿着山谷飞到东山水库那边取水,再沿着缓坡飞到火场边缘地带进行喷洒灭火,反正原则只有一个,必须将火势彻底控制在英雄关以内,而后由省森林消防和地方打火队负责消灭,必要的时候,需要空中洒水降温增湿作业,这次飞行任务由你们负责。”

“坚决完成任务。”他们两个果断回答着。

直升机吊着吊桶起飞了,从空中望去,吊桶就像巨大的红色气球一样,紧紧跟随在直升机的后面看起来十分壮观,但栗堃却顾不上这些,因为吊桶随着飞行会大面积展开吸收空气从而产生阻力,对飞行产生很大影响,干旱天气产生的横风会对吊桶和直升机稳定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机组人员的配合,对飞行员操纵要求变得特别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飞行事故。

栗堃和何聆韵同时操纵飞行,已经感觉到吊桶对直升机产生向下拉力,这个水桶的容量能容纳两吨水,一次可以喷洒将近800平米的地带,如若配合得当,可以直接扑灭地面明火,而阴燃火点需要森林消防部队去逐个清除。他们的第一个目标不是火场上空,而是距离最近的东山水库,当直升机进入水库上空的时候,栗堃将飞行一边将飞行速度减小,一边将飞行高度降低,好让直升机悬停在水库上空取水,这个动作看起来十分平常,但危险系数非常高,作为飞行员要在参照物有限的情形下确定直升机位置,通过微小姿态变化来判断水桶状态,除此之外机械师还要观察水桶取水状态,这样才能保证一次性大载量取水,更好的控制火势蔓延。

更加危险的是载重状态下升空,此时水桶还在水中,栗堃突然感觉机身有了轻微偏移,这是吊桶不稳的信号,绝对不能采取垂直爬升方式进行,直升机要是和水桶拧着劲来,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好在栗堃并没有向上拉动总距,而是在保持高度状态下缓缓向前平飞拖着水桶在水面上滑行了三四十米,确定稳定之后同时拉升总距,满载的水桶随直升机同步飞到火场上空,等待着栗堃按下洒水开关。

离着火场越来越近了,栗堃透过挡风玻璃远远的看见烟气是向着正西方向走,而且很难消散,直升机仿佛身处铅灰色的巨大云团当中;地面上橙红色的火龙正在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英雄关外逼近,森林消防战士正在用自带工具不断向着反方向推火,但火势依旧嚣张的向外蔓延,栗堃突然感觉到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感觉森林消防战士几乎是在用生命去拦截火灾这个可怕的巨兽,心里恨不得能快点和火线东侧飞行,在东风的帮助下将水撒在火线上,减轻森林消防战士们的压力,还能为他们冷却周围空气。

然而这是行不通的,因为火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曲曲折折,直接受到地势影响;直升机在载重状态下必须保持平稳飞行,如果操纵上出现失误,就有可能造成发动机功率不足,后果将不堪设想。

栗堃将直升机控制在和火线平齐位置上,果断向指挥部请求道:“我们已经进入火场上空,请求执行洒水灭火作业。”

“允许洒水灭火。”

栗堃果断启动水泵开关,火线上空瞬间下起大暴雨,原本肆虐的火焰在水降温、窒息和压制作用下瞬间失去嚣张气焰,预示着火被扑灭的白雾腾空而起。

如果是一架米26直升机,那么灭火效率会更高,在两年前西南地区森林火灾的扑救行动当中,凭借米26直升机大载重量优势,一次吊桶洒水就能将10吨湖水洒在火线上,一条长245米,宽50米的暴雨带能瞬间扑灭火线上的所有明火,加上在空中洒水能更直接控制火势蔓延,原本能占据上风,但由于米171直升机最大载水量只有两吨,返回水库取水所浪费的几分钟可能造成死灰复燃,就需要森林消防战士去扒开土壤或砍树,将残余火点消灭。

对森林消防战士来说,听见直升机旋翼运转的声音就像救星一样,因为火场缺水,而直升机洒下的水就像及时雨一样能扑灭明火、短暂缓解高温炙烤、还能起到增湿作用。

不过在直升机洒水作业的时候,森林消防战士会按照要求提前撤离到安全地带,尽管通过喷洒装置底部过滤网能将水化成细水雾,但有物理常识的人知道当物体质量恒定时,重力势能随高度升高而加大,如果森林消防员恰好站在直升机洒水灭火作业区一旦被水砸中,轻则头晕眼花,重则几分钟丧命。

因此,在每次洒水的时候,耳机里都会响起这样的声音:“直升机准备空中洒水,请消防员撤离到安全位置。”

栗堃再次将水桶满载的直升机飞到火场上空,机械师清楚看见原先作业的地方就出现很多森林消防战士正在用手中的工具打余火,再次开机洒水,又是一阵暴雨淋下来,将温度彻底降低。

栗堃第三次飞到火场上空,有一次对着火线将水喷洒下去,凶猛的火焰再次被压制,这次有了卡32直升机的帮辅,进一步减轻栗堃机组的压力,当米171第一次洒水灭火之后,后面的卡32也会间隔四分钟后对米171喷洒过的地方进行二次洒水,从而实现增湿与冷却目的。

卡32是俄制中型用途直升机,不同于传统单旋翼带尾桨布局,卡32采取的是双旋翼共轴布局设计,这种的直升机具有体积小巧、结构紧凑、动作灵活的优势,更适用于条件有限的环境下起降。和美国支奴干、鱼鹰、前苏联米12一样通过两副旋翼一正一反同步旋转抵消反扭矩,同时提供向上的升力,有效避免因尾桨损坏而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

不过就算有二次洒水作业,地下火的温度依旧能将地表水给烤干,火点恰好是迎风面,一阵风吹过来极有可能造成局部爆燃,火线上还有大量森林消防战士正在奋力灭火,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那一定会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因此,森林消防战士在直升机二次洒水过后依旧会用铁锹将过火地带的土翻开;同时砍掉疑似烟点的树木,用背负式高压细水雾水枪对烟点或疑似烟点喷淋,凭借高穿透性和雾化性让水分子渗透泥土或树木内部,彻底窒息空气并降低温度,实现彻底扑灭阴燃火。

此时直升机已经对这一区域进行四次洒水作业,栗堃看见飞机油料逐渐告急,机械师透过机腹观察窗看到明火已经熄灭,果断做出申请返航的决定。

两架直升机挂着吊桶先后在机场着陆,地勤机械师迅速进入交接飞机状态,旋翼渐渐停止转动,机械师迅速对发动机和旋翼、传动系统进行快速检查,要知道发动机刚刚停止运转,各个管道的温度能将鸡蛋烫熟,加上飞过火场上空时会不可避免接受热辐射能量,尽管有旋翼旋转的下洗气流能降降温,但发动机余温还在,这样的温度对于机械师维修来说,无异于火中取栗。

进入机场餐厅, 栗堃和何聆韵发现就餐人员已经不是机场工作人员,而是餐厅工作人员,看到两名军队飞行员忍不住窃窃私语道:“看来这山火是不好控制了,部队的飞行员都来了。”

“是啊,这种情况这儿每年都会有,去年是清明节,今年赶在十一前,估计市政府的领导日子不好过。”

“以前部队是男飞行员来执行任务,这次成了一男一女还都是年轻的,看样子部队打算趁这时候锻炼他们。”

……

栗堃和何聆韵将就餐证出示给工作人员,确认他们是陆航团飞行员后让他们一人拿一个盘子和一双筷子,引导他们去取餐,今天机场餐厅做的是杀猪菜、黄焖鸡、红烧鲅鱼、蚝油生菜、白灼菜心、酸辣土豆丝,还有米饭和胡辣汤,这些菜品足以让执行任务许久的飞行员得到很大的满足、心灵的慰藉、缓解饥饿的感觉。

栗堃和何聆韵仅仅吃了几口饭几口菜,将残渣倒到泔水桶后迅速回到飞行员休息室,等待着新命令下达。

两个人坐在沙发上休息,缓解自己的压力,但火场就是战场,不会人员丝毫休整时间,在直升机空中洒水和地面部队的共同作用下,英雄关一带的火情被彻底扑灭,但南坡一带却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因为风向突变,火势突然向南发展,已经往位于南坡的观海楼蔓延,观海楼消防中队的两辆德国进口的“曼恩”多功能消防车已经在环山公路上拉好水带,加压供水组的战士将机动泵和发电机放置在缓坡地带,攻坚组的四名战士两只水枪正对着火线交叉射水,而司机正在通过吸水管从消防水池向消防车供水;而滨海市消防特勤三中队也派出一辆涡喷消防车进入战斗位置,对向火场和周围不断喷射水雾,这些水兑入阻燃剂,实现雾化灭火空气加湿,同时起到隔离作用。

然而由于火势太大,尽管有城市消防和森林消防战士共同努力,但两辆多功能消防车、一辆涡喷消防车,两个中队成员在如此大火面前显然是杯水车薪,更危险的是距离火场五公里的地方是北方军区联勤部弹药库,所有弹药集中爆炸的能量相当于10枚原子弹,一旦爆炸,整个滨海和东山将不复存在。

时间就是命令,直升机再次起飞,考虑到火场情况极度危险,总指挥部迅速要求在场的米26大型直升机升空参与灭火,栗堃机组的直升机负责二次洒水作业,这种直升机一次性能搭载10—15吨水在移动中喷洒下去,能形成长达250—300米,宽50米的降雨带,特别适合扑灭这种蔓延速度快、范围大的山火,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就看中这种直升机吊挂载荷优势,是主流的米8和米171这类中型直升机无法比拟的。

透过前挡风玻璃,栗堃看见米26八片旋翼高速转动在湖面扬起巨大的涟漪,取水过后,两架直升机先后向观海楼一带飞去,相同高度跟进飞行,飞到火线上空,栗堃清楚看见米26直升机飞过的地方犹如天女散花,顿时升腾起预示明火被扑灭的蒸汽,对于森林消防战士而言,米26撒下的水就像瓢泼大雨倾泻而下,重重压在火点上,而米171直升机撒下的水就像毛毛雨一样,作用范围非常有限,森林消防战士非常希望听见米26的声音,尽管会变成“落汤鸡”,也能帮助自己降低身体温度,有时还会向着天空张开“血盆大口”,尽管喝到嘴里感觉很涩,但是能解口渴和体渴。

栗堃将水一次全部撒在沿线烟点上,尽管直升机的载重量越大就越不好操纵,但栗堃和何聆韵都会将水装载到极限,米171直升机最大载水量只有两吨,栗堃和何聆韵只能采取多飞快跑的方式弥补运力造成的喷洒范围受限。

直升机绕过山头前往最近的水库地带,透过挡风玻璃清楚看见一些被扑灭的火点依旧冒烟,地面上依旧大量森林消防战士在用现有工具奋力扑火,白色的蒸汽就像云一样笼罩在山头之上,几乎看不清山头景象,直升机仿佛身处巨大的云团当中,蒸汽对直升机飞行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被发动机吸入燃烧室,就会引起不完全燃烧从而造成发动机停车,后果无法想象。

幸好有了三架直升机反复洒水,以及森林消防和驻地武警部队的共同努力下,一些向危险地带蔓延的火终于被拦截在安全范围之内,森林消防官兵依旧在用手中工具奋力控制火势;林区工作人员也召集周围力量使用油锯将火场和危险地带之间的树木砍倒而制造隔离带,从而避免山火反扑造成新的火场产生。

有了米26大型直升机加入,明火已经完全扑灭,森林消防部队已经开始扑救阴燃火,但对于栗堃和另外两个机组来说并不轻松,因为直升机撒下的水会被地面和树木温度蒸干而再次复燃,栗堃果断申请返航,重新加油之后再次起飞,进行区域洒水增湿作业。

半小时后,直升机再次起飞了,吊着满载的吊桶对着冒烟的火线不断喷水,森林消防战士一半在监测火场动态,另一半则相互椅靠着休息,原本嚣张的烈焰炙烤着周围空气,厚重的战斗服穿在身上难以散热,内外两股热量夹击让战士挥汗如雨,自身佩戴的水壶只会在极其干渴状态下抿一口,对于一线消防官兵来说,能够听见直升机旋翼声音通常意味着水来了,尽管会将衣服全部弄湿,生水喝进肚子里也会闹肚子,但能降温和解渴,也能补充消耗体力。

直升机又进行了四次降温增湿作业,降落之后,栗堃和何聆韵拖着疲惫的身子进入飞行员宿舍,看见妻子躺在床上睡着了,栗堃小心为她脱掉束缚双脚的皮靴,原本干净的袜子依旧能看见脚指的印迹,看到妻子睡得这么香,不忍心打扰她休息,安顿好妻子后,拿出飞行日记和笔坐在写字台前做记录。

XXXX年X月X日

接到前往英雄关灭火的任务,利用吊桶沿着火线进行洒水作业,山坡陡峭,古树参天,直升机无法抵进扑救,只能采取一边前进拉升高度,一边沿着火线洒水,火灾现场烟气弥漫,对目视飞行有很大危险,只能选择侧上风方向飞行,利用气流力量结合高空洒水灭火。

午餐后突然接到前往观海楼救火任务,和江北航空护林站的米26直升机一同前往失火地带,米26负责洒水灭火,本机负责接力增湿降温,协同森林消防部队对临近弹药库地带进行严防死守,对过火区增湿作业避免死灰复燃,同时对观海楼一带地区进行空中勘察,发现三处火点立即上报,配合森林消防部队有针对性控制。

合上日记本,栗堃感觉这次飞行任务相当于日常训练任务量的三倍以上,长时间精力高度集中飞行,加上外界高温进入机舱挥汗如雨,直升机降落后的放松,一阵猛烈的倦意顿时充满全身,收好笔记本和其他物品后,栗堃也倒在床上睡着了,既不是陆航团飞行员宿舍,也不是五星级酒店,但席梦思床垫足以给疲劳一天的他一丝慰藉,一丝温暖,看了一眼手表,是下午的五点三十分,摘下手表之后就疲倦的睡着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战鹰出击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