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妈、吴妈,你们准备一下,跟我和老爷去城里!”贾妈、吴妈大喜:“夫人,老奴马上去准备。”“杜婆婆,麻烦你准备一下,跟我和老爷去城里一趟。”林凤娘和宋天忙完这大风山田地里的活儿后,又带着贾妈、吴妈、杜家老婆婆等人去了江高城。
贾妈、吴妈她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在山里日子,自从遇到了纵火的事情后,那些天特别的压抑,她们俩如今能在老爷夫人的带领下出去走走,心情好得很。
在酒楼伙计大华的带领下,贾妈和吴妈去首饰店大量采购那种一两至五两银子左右的饰物,林凤娘给了贾妈她们两千多两银子。这些银子足够她们买上许多时髦的首饰和各种簪花了,她们都已经开始想像,山里的小姑娘们看到这些首饰,眼睛发亮的情景了。
这大风山上的姑娘和妇人们,她们加班干活时,大都喜欢要些首饰,不喜欢全部都给银子。这其实也是对的,姐儿们爱俏,这山里不缺少吃穿,有银子也没什么机会花,还倒不如要些好看的饰物戴在头上,既取悦了自己,又让别人赏心悦目。
特别是那些暖房、绣房、养殖场上年轻美貌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把那些楞头小伙子们看呆了,杜家老婆婆已经问过了她家杜二和小竹的意思了,两个人都情投意合的,林凤娘原本想着给他们这个月底举办婚事的,但却是没想到遇到了叶尝的事情。
杜家老婆婆他们全家人也是非常的理解,故他们都同意了杜二和小竹两个人的亲事可再往后推一推。除了这杜二和小竹两个人,林凤娘知道的还有孙二和小菊、吕二和小陶、小六和小冬,还有那些她不知道的说不定有多少对呢。
看来啊,这个事情也得提上来了,孙家兄弟他们及他们的老娘都住在院子里,吕家兄弟及吕家娘子也有院子住,就是刘小六兄妹如果要结亲得要解决房子的事情。林凤娘想着到时就让他们在山下的庄院挑一挑房子就行了。
城东田庄的养猪场已经开始养猪有接近两个月了,那猪场的具体事宜林凤娘就交给杜家婆婆帮忙看着和打点,看看这新的猪场在卫生方面、养殖方面是否达到标准,同时她也希望杜家婆婆也吸收一下这新规划的养猪场的优点,可以回去改善下大风山养殖场的不足。
田一和李大头恭敬地道:“夫人,你教的东西真是太及时,要是你不来,那我们可能这个对红薯的管理就乱套了。”自从夫人教他们的草木灰、骨头灰、万能肥等种植方法后,他们田庄种植出来的菜不但获得了酒楼称赞和奖励,连那贫瘠得不得了的稻田都能种出亩产500斤的稻谷来,实在是震惊了他们自己。
往年别说是500斤了,光是300斤对他们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及的数字,他们拼尽全力也只能是最高亩产210斤的幅度,没想到用了草木灰及草木灰和骨头灰一起混合的万能肥溶液后,那些作物噌噌地拼命往上长,禾苗吐穗时,他们眉开眼笑地以为能突破亩产300百斤,但收割时一称却是亩产差不多500斤。
这他们才彻底服了夫人带他们所捣鼓出来的那些新方法,付掌柜已经按他们收割的稻谷数量,把奖金给了他们和那些庄户,他们得到了奖励也就更相信及更努力了。城北、城南田庄的张金、老尹、老佟、陈大中、陈大发、陈大白他们也带了一些骨干过来一同学习。
他们自然也是看到了城东田庄田一、李大头他们的丰收及奖金收入,干起活来他们就更有劲头了。这次是城东田庄,下次就轮到他们拿奖金了。
林凤娘看到众人学得差不多了,于是问道:“好了,今天教的这个打尖和提蔓的方法,你们都学会了吧!”
众庄户大声回答道:“夫人,我们都学会了!”“很好,那你们过十多天时就得要注意看一下,如果发现这红薯苗生长太过旺盛,就得打尖及提蔓。切不可让它们长得太过旺盛了。”林凤娘走之前又交待了田一他们每隔20天就用那稀释的万能肥喷一下叶面及往土壤里撒一些草木灰。也让田一和李大头、张金、老尹、老佟、陈大中、陈大发、陈大白他们这城东、城北、城南的这三个田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贾妈和吴妈发挥了她们的特长,和首饰店铺老板讨价还价买了四五百件精致的头饰、耳环、簪花等各种各样的饰物,之后到布莊购买了大量各式的布料,又在杂货店买了各种麻辣调料,“荣、华、富、贵”四大伙计轮流帮忙跟着老爷、夫人及贾妈他们的身后服务。
中午全部人集中在靠近城东田庄的“缘来”酒楼吃饭,宋天、林凤娘、付掌柜都分批细细听着各个田庄的庄头、养殖场、蔬菜种植组、养峰等众人的在工作上汇报。
养殖场、养峰是两个新开僻的项目,都才刚刚开始不到两个月,这些都在城东田庄开设的项目,那养殖场上的200头小猪都是从大风山上送过来的,目前成活率还算是好的,只损失了10头。
“什么,小猪们死了10头啊!怎么回事啊?”但付掌柜一听说死了10头小猪,心疼得不行,负责养殖场的老王一看付掌柜的表情,羞愧得不行,他可是付掌柜一手挑回来的人,老王低着头红着脸道,“是小的干活不力,让老爷、夫人及掌柜失望了!”
林凤娘赶紧接上话道:“义父,不能怪老王,你有所不知,这些猪在养殖的过程中啊,再怎么用心,它也是照样会有一些损失的,就是我们大风山上也会多多少少有一些成活不了的,只不过这个概率会低一些。”
杜老婆婆也在一旁道:“是的,付掌柜,夫人说的没错,我大风山的养殖场养的猪和老王一样,在猪和生长过程中,的确会存在对一些稍为弱小的小猪存在照顾不到的地方,所以也会存在着一些小的猪会死亡,只不过就像夫人说的,这个数量会稍微小一点而已。”
付掌柜一听不好意思道:“哎哟,原来这样啊,老王,刚刚的事,你别记在心上,真是隔行如隔山啊,那杜婆婆,请问怎么样才能让这小猪的成活率能更为提高一些呢?”
这也是老王想要迫切知道的事情,“是啊,还得请杜婆波多多赐教才是。”
杜老婆婆看着林凤娘鼓励的目光,大胆道:“我大量的接触这个养猪也只是这一年多左右,很多经验也只是在养的过程当中,摸索出来的,故也还不是很确定是否一定正确。”
“杜婆婆,我们都是自己人,你不要有压力,我们大家在这里都只是说出一些觉得是好的、管用的心得而已,你就大胆的讲就是了。我相信不管是老王、义父或者是我和老爷等,都是非常的愿意聆听的。”林凤娘话才刚说完,大家都对着杜老婆婆不停的点头。
这下子,杜婆婆受的激鼓励就更大了,于是她开始地讲述着自己开始经营大风山养殖场的一些心得。
“什么,你们之前养的那些猪,没吃过粮食啊,都是吃牧草长大的?”听的人都惊呆了,特别是城东、城南、城北田庄的田一、李大头、张金、老尹、老佟、陈大发、陈大中、陈大白等庄头,负责养殖的老王因着之前夫人跟他讲述过此事,故他倒是没多大惊讶。
只是老王还是被杜婆婆在养殖过程中的种种细心和负责任的精神给感动了,他看得出自己跟杜老婆婆的工作还是有实质性的区别的,那就是杜婆婆是发自内心的非常热爱这个活儿,不但自己认真,还把老伴、儿子、媳妇等一家人都给带进去一起认真负责地做事情。
他们一大家子人把这养殖场当成了自已家的一样,不像他,就只把这养猪仅仅当成一个活儿而已,所以自己投进去的热情及细心都不够,杜家婆婆。老王一边听,一边脸上有些火辣辣的。
最后,杜婆婆把自己最近出的养出的两批猪得到的奖金都给说了出来,把老王听得全身热血沸腾,虽然之前付掌柜也有跟他讲过这事,但他就没放心上,觉得不一定是真的,在他的印象中,一头猪就只卖那二十多两银子,又能有多少给到自己。只不过是给他画一个大饼而已,没想到不是画饼充饥,却是真真确确的。
连杜婆子都拿到两次接近过千两银子的将金了,这下子,老王才如梦初醒,而在他旁边的田一、李大头已经是不止一次拿到过奖金的了,虽然还没有杜家婆婆多,但他们两人有信心赶上。
而还没产出的城北、城南田庄的张金、老尹、老佟、陈大发、陈大中、陈大白等庄头,他们虽然没还没拿到过奖金,但他们知道田一、李大头他们拿了,还有“荣、华、富、贵”这四个酒楼伙计,那安置的院子不是用奖金去买回来的啊!所以他们也是很有信心只要付出努力,也定能让自己的家人和孩子们过上好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