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凤娘很庆幸自己没和宋兰讲女人怀孕生子时,身体激素突变,心情和性格都会变化的事情,否则更吓坏小丫头了。她拍了一下宋兰的手掌心:“傻丫头,怎么会,你这么年轻,才第一胎,不要自己吓自己,你有什么可去找范大夫,张妈也是有经验的,你就放心吧。”
“嫂子,你说得对!”宋兰一想,也是,这山庄上有范大夫,张妈之前也接生过,照顾过有孕的妇人,身边还有她的虎哥哥在,她还真的不需要这么担心。
“你啊,什么都别想,只需要好好安胎,到时把孩子平平安安给生下来就行了,其他的,你就别担心了,万事都有你虎哥和你大哥、大嫂顶着。”林凤娘安慰着宋兰。
宋兰的眼睛突然湿润,娘走得早,娘走时她还不懂事,故她还真不知道有娘的感觉是怎样的,平时看到小她两岁的陈沙在娘面前撒娇时,她很是羡慕,如今嫂子的话,让她有了娘的温暖安全的感觉。
“嫂子,你对我这么好,就算房屋盖好能住,我都不舍得搬走了。”宋兰边擦着眼睛边看着林凤娘。“傻丫头,这里是你的娘家,家里除了我和你大哥,就只有你们俩了,你想怎么住就怎么住,我和你哥啊,巴不得你们都住在这里呢。”
林凤娘说的这些都是真话,这么大的庄院,如果宋兰夫妻搬走,那到时这里除了他们夫妻就只有下人了,一想还真是有点孤独,幸好弟弟、妹妹也在这里读书,总算是还有亲人在身边。
江大头、许向东可忙了,除了要帮李家做家具外,还要给新建的三个庄院和饭堂做些门窗、床及桌椅,情况紧急,他们都挑灯夜战了,江大头的媳妇和徐贵的老娘调到了饭堂负责厨房事宜。
“相公,我终于有了一份差事,我得要好好干才是。”“那是,那是,娘子,我们自从被老爷夫人带来了这山后,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娃们有书读,我们俩每月都有丰厚的月银收入。”自从江大头的妻子江林氏最聊得来的胡大叔的妻子胡李氏到学堂去帮忙后,她就一直盼着自己也能有一份独立的活儿,而不是像哪里需要人就去哪里。
现今终于给她盼来了,自己也能在山脚上的新饭堂处谋得了一席之地,每个月固定三两银子的月银,需要加班时再另算工钱,这份算是很好的差事了。江林氏很是满足,江大头也很满足。
虽然他打家具辛苦,但夫人给的奖金丰厚得很,特别的打造那些主人房的金丝楠木家具时,夫人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红包,足足有好几百两银子。
而江林氏这边,夫人又让吕家娘子负责的厨房抽了徐贵的老娘跟她一起,另外又从那后面新买回山的人中,挑了厨艺不错的宋日、宋月、宋水、宋火两男两女作为给她作为帮手。
这山下饭堂的人事总算是给配好了,江大头妻子江林氏、徐老太和“日、月、水、火”等六个人初步应能负责得起这插田收割时等人的饭食,并且关键时刻还会有吕家娘子、吴妈等人过来帮一把手。
徐贵媳妇看着众人把山药、棕榈树粉及仅有的那一千斤大米和面粉都给扛走,心都慌得不行。“夫人,那仓库里的粮食要是都给山脚下的食堂,那我们这和厢房的两个厨房怎么办?”
林凤娘被逗得笑个不停,还噗嗤噗嗤的连打了好几个喷嚏,“徐贵家的,你也太逗了吧!我问你,山谷的水稻是不是后天开始要收割了啊?有了那么多的谷子,你还怕我们会饿肚子啊?”
徐贵媳妇哪里知道这些啊,那一天到晚都围着厨房转,从来都往田里去过,她男人最近又忙着帮忙盖房的事宜,吃了饭,回到屋都呼呼大睡了,哪里给她说过田里的事情啊。
吕家娘子赶紧道:“徐贵家的,你真是的,问一下你婆婆就知道了,山谷的那几片稻子,熟得沉甸甸的,过几天等那谷子晒干,我们能吃个痛快,以后啊,咱们再也不用担心粮食短缺的事情了。”
吴妈也道:“是啊,老奴就没见过那么饱满的谷子,夫人田里种的这些稻子比我们以前村子的稻谷好得太多了,每一束稻苗都结有好多好多穗子呢,真是让人眼馋。看来啊,这个拔秧苗再插的法子真的太厉害了。我就没见过能结出这么多子粒又饱满的稻谷。我们这以后,还真的不愁粮食了。”
是啊,林凤娘走了出来,她的眼睛湿湿的,她可没忘记,去年她和宋天两人去江高城里买那两万多斤粮食,跑了多少个来回,去了多少家粮店,就这些粮食九个月里,养活了他们大风山将近一百人。还持了她娘家大树村的林家二房一千多斤粮食。
她两舅舅家、她嫂子的娘家,还有住在娘院子里的那九户村民,这些粮食都有帮到过他们,为了节省粮食,能安全过渡到稻谷收割的时日,他们吃过河里的鱼、田里野菜,山上的棕榈树粉、野山药等,为了节省粮食,很多法子都给用上了。
就是为了能延长一点口粮,大家都愿意听从她,跟着他们夫妻一起干,虽说这些都是他们夫妻买回来的下人,但时间长了,她也把他们当成是身边自己人的一份子了。
如今这山下的水田里终于有产出了,那些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林凤娘自己预计每一亩田应有500斤以上,她这100亩田,应能收获5万斤稻谷左右,虽然这些数目远远没达到她心中的标准,但相对于这里往年亩产水稻只有150斤到300斤的幅度,她也算是小有成就的了。
毕竟这水稻的种子存缺陷,不是她努力就能解决得了的,这种子的问题只能是每一年慢慢改进了,急不来的。一季5万斤稻谷,两季就有10万斤稻谷,去了稻壳,应有7万斤左右的大米,再怎么样也足够他们这大风山里的100号人吃渴了。
还有上百亩的玉米,20多亩的小麦,还有红薯、花生、大豆、荸荠、莲藕等,今年过年,应足够丰盛的了,从今以后他们在这大风山上,再也不需要过那种吃野菜、吃树粉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