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卷 夏 39章 数学(一)
书名:万古科技帝王 作者:元耳 本章字数:2076字 发布时间:2022-08-20

2卷 夏  39章  数学(一)

 


林天元在无人实验岛附近游了一会儿泳,回到休息处,刚刚躺下,系统就找他了。

系统问道:“主人,做好准备穿越回夏朝成立前夕发明数学了吗?或者准确地说,应该是发现数学?”

林天元反问:“我随时可以回去,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先得发现数学?”

建筑学和工程学不是更实用一点吗?前线在打仗,天天在死人。我们不是应该更务实一点吗?”

 

系统说:“正因为得务实,所以才得从数学下手啊。”

林天元说:“士兵打仗还用得到数学?”

系统说:“那是当然。地痞流氓斗殴是用不到数学的,但是军队战场上对决那是绝对需要数学的。”

林天元来了兴致,问道:“那你说说看,怎么用数学杀死敌人?”

系统说:“主人,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您在反抗军里面,使用步枪射击目标,需要标尺吧?”

 

林天元说:“这……有道理,超过一百米的目标,标尺得往上推,不然会打到目标的下方。”

系统说:“弹道计算问题,在现代化条件下,可以靠先进光学瞄准镜里的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去完成。

但在古时候,这项工作只能是人工计算。

 

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当双方军队的实力相当的时候,弓箭水平高的一方容易赢。

因为在白刃战开始之前,可以用弓箭杀伤敌军,削弱敌方人数,制造大量伤亡。

而一个人射箭,那是技术。一千个人射箭,那是数学!”

 

林天元说:“一个人射和一千个人射这么大区别吗?”

系统说:“一个人射箭水平高低,跟他练习或者实战的次数可以画等号。

射得越多,经验越丰富。

熟能生巧了,自然知道,此时此刻要射击面前这个距离的敌人,手应该向上抬多少度才射得准。

 

但是,一支有一定规模的军队里面,兵种是有分工的。

骑术精湛的士兵会被安排去骑马,侦察、包抄、袭扰敌军。

身强体壮,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会被安排作为重甲步兵,配以最好的盔甲和兵器,作为战场上的支柱。

 

中等体格,占部队中大多数比例的士兵,一般多配长矛,为无甲或者只有胸前薄甲的轻步兵。

因为这种人的数量很庞大,所以是战场上的绝对主力。

人数一多,装备方面往往不能用太贵的,否则大规模武装时装备不起。

 

而弓箭手,多为身体条件相对差、实战经验也不太丰富的新兵蛋子。

他们上战场往往是临时赶鸭子上架,只做了比较简单的射箭训练。

由于需要背负箭支,一般也不会给他们太多其他装备和武器。

 

一支部队的骑兵、重步兵、轻步兵的实力如何,这是在开战前就已经定下来的一个定量。

所以,部队里面士兵最大的变量,在于那些没多少经验的弓箭手!

冷兵器时代,有句话叫做‘临阵不过三箭’

也就是说,当双方主力对决时,弓箭手实际上只有三次齐射的机会。

 

这时候,弓箭手的平均实力是三箭三中,还是三箭两中,还是三箭一中,甚至无一命中,就成了白刃战之前最大的悬念。

而一群没多少经验的新兵蛋子,他们的战力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这就是单挑和群战的最大区别所在了:军队弓箭手齐射时,需要军官组织他们进行概率射击。”

 

林天元问道:“概率射击?”

系统说:“就像大炮射击的时候,一门炮瞄准一个敌方工事开火,那是一个点对点的射击。

但一百门大炮瞄准一个山头的敌人阵地射击,这是靠火力密度来制造伤亡。

炮群在计算长的弹道计算后用几个基数的弹药,能大量摧毁目标区域的敌方工事,溅射杀伤大量敌军。

这种概率射击,并不是大炮发明后才有的,而是早在弓箭时代就存在的。

 

那些没什么经验的新兵蛋子手里的弓箭能怎样在仅有的三次齐射机会里,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取决于指挥他们的军官对概率射击的理解,而非具体的每个弓箭手的执行力。

换句话说,弓箭手指挥官的数学水平,可以直接决定一次战斗是旗开得胜,还是出师不利。”

 

林天元说:“听你这么一说,我大概明白数学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了。

那么,应该如何运用数学提高弓箭手指挥官的数学水平呢?”

系统说:“其实就是一种运用数学,划分好弓箭的‘远’、‘中’、‘近’三轮射击出招角度。

也就是要区分清楚,在射击不同距离的目标时,射箭时候箭应该抬高多少度。”

林天元说:“那你讲讲,弓箭的‘远’、‘中’、‘近’三轮射击时,应该抬多少度才容易射中?”

 

系统说:“我们先来分清楚三个标准,有三个标准才能界定好弓箭手概念中的‘远’、‘中’、‘近’距离。

第一个标准是弓箭具有较高直射命中概率的目标距离,也就是所谓‘百步穿杨’的距离:80米。

如果一个弓箭手抬手一箭就能命中一片叶子,那此人的射箭水平是极高的。

事实上,奥运会的距离是70米。如果取二者中间数的话,那就是75米。

75米,就是第一个标准。

 

第二个标准是弓箭的曲射概率精度较高的射击距离。

普遍认为按照一般士兵的水平,弓箭不能准确射到150米以上的目标。

150米这个距离,恰好是75米的两倍。

 

第三个标准是300米,恰好是150米的两倍。

弓箭不考虑精度的话,可以不浪费射击窗口,碰运气射击300米远距离的一片敌军。

虽然在150米到300米的这段距离中,射击精度急剧下降,命中概率惨不忍睹。

但你等敌人冲进150米再动手的话,就只有两轮射击机会,而非是三次。

多射一箭终归比少射一箭杀伤效果会好一点。

 

按照上面的划分,我们可以把75米以内,定义成弓箭手眼中的近距离。

75米到150米,定义成弓箭手眼中的中距离。

150米到300米,定于成弓箭手眼中的远距离。

可让弓箭手参照这三个距离,按照不同的射出角度射击敌军。”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万古科技帝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