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官府大门,“娘,我们终于有自己的山,有自己的地了!”周大毕竟是未经过事的小年轻,看到娘揣着红契,可高兴极了!
陈叔和李虎赶紧向周家道喜:“恭喜周婶!”“婶,你今天大喜,侄儿就做主了,请你们上酒楼去吃顿好吃的,当是贺喜你们家买山买地的大喜事。”李虎一直觉得宋天送了山给他们兄弟,没送到给周家,自己和大哥占了便宜,当然是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弥补一下周家。
“是啊,是啊,算上我的一份,就当是我们这些老邻居给周家的贺礼。”一旁的陈叔也正有此意,他们陈家也得了宋天送的山。并且住在宋家的这段日子,他们几家都挣了不少银子,每一家都差不多有两千两银子了,吃顿好吃的一点也不算过份。
然而周婶过了那么多年穷日子,哪能让他们往这酒楼里去,上这么好的酒楼,最少也得好几十两银子,他们住在宋家,什么好吃的新鲜的吃食没吃过啊。
“老陈、虎儿,通通都不许,今天听我的,我们在天儿家里,什么好吃的没吃过啊?还需要花那些不必要的银子浪费吗?今天就随婶婶到这路面的面摊馆,去吃碗面就行了。”周婶坚持不让。
陈叔、李虎一想的确也是,他们大风山上的坛子肉、腊肠、鱼丸、肉丸、蘑菇哪样不比这镇上的酒楼要好吃上几十倍啊,在这些地方,银子花了不说,关键是东西还不一定好吃,现今粮食那么金贵,这些酒楼里的不好吃的东西都还叫价叫得贵贼狠了。
周婶不给两人有后悔的余地,便自顾自地坐到了那面摊档上了。
“客官,快快请坐,要几碗面啊?”眼尖的面摊档老板赶紧上来招呼。陈叔李虎见状,只能跟了过去。
周婶麻利地说道:“老板,四大碗面,多放点肉和蛋,再上几叠小菜,一会一块给你算钱。”
面摊档老板一看生意来了,高兴得不得了:“好咧,客官,等着,马上就来。”话才刚刚说会没多久,那一边配合帮忙的老板娘便上了两大碗热气腾腾的汤面条。一点儿也不给陈叔、李虎他们退却的余地。
陈叔倒是没所谓,他和周婶年纪相仿,自然觉得周婶的选择和做法都是好的。只是周大和李虎是真心想让周婶吃顿好的。
“真是手脚麻利,会做生意!”周婶感叹这面摊夫妻俩的配合速度。其实她也像陈婶、叶尝一样很怕腥味的,只不过是陈婶、叶尝她们有丈夫可靠,而周婶自家男人有病腿脚又被砸伤,两个儿子又未能独挡一面,周婶不要说是鱼腥味了,那怕是要让她去挑大粪,她也得要去干。
当初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周婶是被迫着硬着头皮上阵处理那些河鱼的,没想到干着干着,周婶还真是喜欢上了活儿了,越做越好,手脚麻利不说,做出来的鱼丸肉丸,连老爷、夫人、自家男人和儿子吃了都赞不绝口。
这别人的话周婶可以不听,但周叔却是从来都不会说谎话的老实男人,周婶跟着他过了这大半辈子,都没听他说过什么假话谎话,故周婶确定自己做的东西是好的,每天干活儿的时候也就更加有信心了。
“老板,你这面还真不赖,给我们每人再添一碗。”李虎见周大的碗里已经快见底了,他自己的也快吃完,还真是小看了这个面摊老板,做出来的面条还真能入口,还蛮有弹性的,汤底也好,这老板手艺还真是不错。
“好咧,客官,马上就来,客官,不是我吹的,来我这小摊吃面的客人,很少不叫上两碗的,我这做面的手艺啊,从我爷爷的那一辈子就传下来的了。”面摊老板一听有人欣赏起他的手艺来,便有点滔滔不绝起来。
面摊老板娘眼睛一凸:“得了,还不快去扯面,快没了。”面摊老板笑汕汕地干活去了。
周婶有些小得意看向李虎陈叔他们:“信了婶吧,还别小看了这路边的小摊子,做出来的东西可不比酒楼的差。”周大正在喝着碗里的汤水:“娘,你又没去过酒楼,你说你咋就知道酒楼里的东西没这面摊的好吃呢?”
周婶打了一下周大的肩膀:“你这臭小子,吃东西都堵不住你的嘴,娘虽然没去过,但娘可以想啊。你咋就会拆你娘的台呢?”旁边的陈叔、李虎被逗得哈哈大笑。
吃喝完毕,自然不能是让周婶来买单的啦,李虎早早就把帐给付了,周婶也没抢,这些日子以来,几家人都分别赚到了银子,不会因谁买单而会饿得了人的。
最重要的事情办好后,接下来就是要去镇边的郊外打听这砖头的事情了,在面摊老板的指点下,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一家距离镇上最近的砖场。
应是到处都有受灾倒塌的房屋,虽然目前灾后重建的人不多,但这砖价却比往年都还要贵上许多。“老板,能不能优惠一点,我们要的量很大的,好几家人要建房呢,如果你算合理些,就都跟你买了。”陈叔厚着老脸和砖场老板讲价。
“客官,不是我不优惠你们,我这场子里有的货不多,现春天雨水多,还不好晾砖、烧砖,就是真要做,我们还要搭棚子来晾砖,成本就更高了,这些还是去年冬天下大雪前剩下的一点余货,你们想要都没有了。
如果我清完这批货后,重新搭棚子来做砖、晾砖、烧砖,会卖得比这些更高价。”陈叔、周婶、李虎知道老板说的不假,这些他们早就从杜老爹那里知道了。
“这样吧,老板,这些砖我们全要了,但我们住得远,不知道你们送砖······”李虎相对比较担心的就是送货的问题,这大风山实在是太远了,就不知道这老板肯不肯送。
“你们住哪里?”“大风山。”“我的老天爷,你们怎么住在那个地方啊!”老板差点没吓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