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离开时,林凤娘对着两庄头:“田一、大头,到了快要插秧时,人手不够,你可找大石村、大板村的两个村长,请村民过来帮忙。银子方面,到时找酒楼的付掌柜结算。
因为我们的这个插秧是你们和他们都没接触过的,故每个村民们和田庄的庄户们都必须要先培训一天才能下田,每一根秧苗都必须保证根部拔出时根须完整,绝对不能断根,否则秧苗是会死亡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安排一小部分女娃子们,给她们讲解秧苗根须完整的重要性,培训她们有熟练的拔秧苗工作,保证每一根根须完整,提高成活率。”
田一、大头两庄头听完一再表示一定会谨遵夫人的吩咐而行后,宋天夫妻才放心离开田庄。
在回去大风山的途中,宋天把船舱铺得整整齐齐,林凤娘在里面舒舒服服地安歇,但她却反而睡不着了,夫妻俩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有时林凤娘还起来帮忙一起划船,倒也惬意。
成亲以来,也快接近一年了。宋天在一年前还真是没想过生活还可以这样过,少时父母早去,而之前在战场上又见多了生死和你尔我诈,他还真不知道这人生存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更不知道人生还有这样的活法。
宋天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成亲遇到妻子原因,两人成亲后,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相爱走到如今,他真是上天的宠儿,幸运儿,能得此美眷,宋天觉得少年时一切的伤心和痛苦和现今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大风山还有七八天就要开始插秧苗了,这种新式的耕作方法,庄稼农夫们都很是期待,杜家老爹父子三人、吴大叔、胡大叔、徐贵、吕家兄弟、孙家兄弟等人全部跃跃欲试,不单是他们,而范大夫也时不时会让童一他们几个,经常去育苗田里转悠几下打探消息。
而陈叔家、周婶家、龙虎兄弟他们就更不用说了,也是时时向宋天夫妻问东问西的。
马叔和儿子马小二正看着林凤娘所画的草图和她描述的构思冥思苦想,这个手动插秧机光是听夫人的描述就知道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整个机子要包括支架、底板、储秧箱、控秧架,在支架上安有插秧架,底板上有储秧箱移动部分,储秧箱架在底板上,要保证移动时出秧均匀。
林凤娘细细地再向马老爹父子俩说明:“老爹,是这样的这个机子的主要特征是在机架前部左右端通过轴杆接设有株距轮,当通过双把操纵杆带动摆杆架向下移动时,摆杆架带着插秧爪向下移动时,经过取秧口取秧向下就能将秧苗插入泥土了。”
“夫人,这个道理我已经明白,可就是那个完成插秧后复位那一个环节我还要再想想才成。”合作了那么多次,马老爹当然很快就明白了夫人所说的核心内容。
复位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用弹簧就能使脱秧杆升起复位。但马老爹父子没听说也没见过弹簧,林凤娘不知道怎么给他说。
看着图纸,林凤娘突然一拍脑门,她怎么就这么笨啊。只要把弹簧放大几倍地画在纸上,再向马老爹解释,他们父子不就明白了吗?这么简单的事情,他们却纠葛了大半天的时间,林凤娘也真是觉得自己被自己蠢哭了。
“马老爹,你稍稍等我一下,我想到办法了。”林凤娘一边说一边奋笔疾书,用炭笔在纸上分好几个剖面画出来。
终于一盏茶功夫左右,她就画出了几好立体速描,马老爹父子边看着图边在她的细细讲解下,眉头终于不再紧锁着了。他打铁打了差不多快一辈子了,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叫弹簧的东西威力居然这么大,还能伸缩自如。
马老爹看向林凤娘的眼睛眨着光芒:“夫人,这个小东西真是太好了,太实用了。夫人,你真是奇女子啊!老夫真是服了,服了!”
林凤娘听了脸红得不行,“老爹你真是缪赞了,我真是愧不敢当,愧不敢当啊。“她也只是用了后人的智慧而已。
在林凤娘的启示下,马老爹父子连续战斗了三四天,终于打造出了五、六台手动插秧机,马老爹父子还专门带到田里亲自操作了半天,回来后再把运作得不大够顺畅的细节的部位又作了修改。
林凤娘看了这些刚刚新鲜出炉的几台手动插秧机子,虽然略嫌稍微笨重了些,但也算是很好的了。
“夫人,先用着,明天我们再弄几台出来。“马小二兴奋得不得了,反正这山上最不缺少的就是铁矿石的了。他们父子才刚刚找到感觉呢,那个叫弹簧的东西他们做了一筐子出来。
虽然夫人笑话他们,说弹性簧有小有大,每一种东西所要的弹簧大小及长度都不一样,但也抵挡不住他们父子俩练习制作弹簧的热情。马小二觉得老爹这辈子做得最英明的决定,就是卖身给了夫人。
跟着夫人他们才会让他们见识到有机会制造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马小二觉得此生无撼了。
宋天和陈叔、龙虎兄弟等人正在黑风山捕猎,为将要到来插秧准备充足的肉类,对林凤娘和马老爹所做的一切一无所知。
终于到了快要开始耕作的时候了,宋天和李虎分别驾驶了两辆马车去大树村林家二房去接人。
林家二房大院里,上次宋天送来的猪肉这十天八天也吃得差不多了,还剩下三两斤,林赵氏就留给了张大婶家。
张大婶很感动,毕竟她的儿媳妇已经是快接近三个月的身孕了,是很需要有点肉类滋补身体的,这些肉张大婶对男人和儿子说了,全都是给媳妇进补的。
毕竟这儿媳妇给她挣了大脸面,三个新媳妇同时进门,就自家媳妇一个怀上身孕的,张大婶虽然明面上不敢声张,但心底里还是小小的骄傲了一下,直夸奖儿子媳妇好样的。毕竟侄女张小青都成亲大半年有多了,也还没怀上。
除了张大婶一家外,林赵氏一家,媳妇张小青娘家一家、赵家两个舅舅、舅妈、儿子、女儿、媳妇们一大家子人,二十多口人浩浩荡荡全都上了两驾马车。
张大婶也很想去帮忙,并且她还知道帮林凤娘的忙,肯定不会有亏损,上次她男人和儿子去帮翻下田地,就得了那么多的银子,还有肉、棉花棉布的,回报丰厚得很,她家也因此娶到了儿媳妇。但她儿媳妇正怀着身孕,林赵氏知道这轻忽不得,故专门让张大婶一家帮她看屋。
毕竟这大院里住着十户八户的村民们,除了这大院外,林家二房虽然没什么值银子的家当,但也是需要有个放心的人家给守着的。张大婶是林赵氏的好友,两家又成了姻亲,就更加值得信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