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江高城酒楼的那两万五千多斤家猪姜汁腊肠大卖,现路面的积雪快已完全融化了,付掌柜认识了二十年的一些好兄弟、好哥们,好客户们把这些腊肠买了一些送京城的亲戚朋友们,结果那些尝过的人都回复江高城这边,委托他们帮多买些送去做为亲戚朋友们之间的友好往来之情。
结果这些非常鲜嫩的姜汁腊肠又一次卖到断了货,连付掌柜及厨子们都还只尝了几口。大荣差点不敢相信:“这也太好卖了吧,我们都还没来得及尝上一口呢!”
“谁说不是呢,这些天光是送货都给忙晕头了,哪里有空尝啊。”大华也是觉得早知道,再忙也要死缠着厨房吃上一口半口。酒楼的其他的伙计们就更别提了,连味道都没闻到便卖了个精光。
大富、大贵也累得像狗一样:“算啦,看在那些厚重的分红上,这些天的辛苦也就值得了。”按经验算这些天卖出的腊肠,他们这些伙计应该至少每人都能分到接近五六百两银子的分红。
天哪,这几个月光是他们这些伙计都应该分到了差不多快有两千两银子了,这要是放在以前,大荣、大华、大富、大贵他们肯定以为这是在做梦,但每次分红时,这些白花花的银子却都那么的真实。
想起第一次分红的时候,大荣、大华、大富、大贵抱着手里的那一小堆的银子,又是哭又是笑,活像一个个大傻瓜。后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分红,拿到的银子的次数多了,之后他们就平静多了。
江高城“缘来“酒楼里每天的鲜鱼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有了不少渔家的供应,往年这个时候一早就会有渔家送货过来了。
但今天可能天气化雪得太迟太慢,故前段时间都只是老爹父子几人送鱼供应。后面便是老爹那一条村子上的强壮的渔民都跟着陆陆续续地送货了。
之后,缘来“酒楼”的酸汤和鱼丸都有了稳定的货源,厨房和伙计们分工合作,厨房厨子做菜肴和鱼丸,伙计们则是忙着接订单、送货、收银等。付掌柜每天笑呵呵的,每天都有客户下单,现今他们酒楼的很多菜肴品种都是独一份的存在,故倒也发展了不少想要和他们长期合作的客户。
其中伍员外付掌柜的认识了多年铁哥们就是其中一位,也即是买了之前宋天打猎得来獐子的那一位。“付老弟,你看,这腊肠的味道这么鲜嫩多汁,这种口味是腊肉远远无法比得上的,又干净又卫生,还方便储存,不要说是江高了,就算全京城,都没有这种奇特的玩意义。
如今卖得这么好,你看,我们可否多接些外地的订单。如果你相信我,或者是把这秘方给我,我们一起合作经营。我们都认识了二十多年了,我是什么样的人难道你还不了解吗?”伍员外讲完喝了一大口茶。
“伍兄,你说的我都明白。可目前这种形势,没有货源啊。”付掌柜好生为难,虽然早知道迟早酒楼的这些东西会畅销到外地,但毕竟目前雪灾才刚刚结束,江高城这一片的几个城,受灾严重。目前各镇子、村子不要说是养猪鸡等牲畜了,就是人要吃的都快没有了。
到目前为止都只有稀稀拉拉几个猎户前来给送猎物。听其中的一个猎户反映,现今他们打到的猎物都有很多员外地主给预订了,不再需要往这外面的酒楼处给送了,并且还有的村子里的一些日子还过得下去的人,几家或半条村子的人合起一起都买下来,当粮食吃。
听跟随前来送货的李龙、李虎他们反映,就是他们酒楼要的活野猪及做这些腊肠的那些野猪也都越来越少了。否则这些腊肠哪能卖得了十两银子左右一斤啊,这十两银子放往年都能买一整头野猪了。
伍员外拍胸口:“付老弟,你说的这倒也是。但如果你们相信我,这个问题我们能找到方法解决。我的好几个亲戚,他们都有很多的大庄园,他那里不缺少给猪吃的东西。
我们可以自己养,只是这价格就要卖得比现卖的要高出一些。不影响我们所要赚的利润。”付掌柜看了一眼伍员外,心里有点凄凄然:“伍兄,你就别想这个法子了,这人都没得吃了,还要把好东西拿来喂那些畜牲啊。这可使不得啊!”
还真是应了那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义子和媳妇都告诉他,他们这些家养的家猪都吃的都是用山上特有的牧草给发酵养大的,没怎么吃过粮食。
并且付掌柜他也尝过了那些家猪的肉,发现了这些专门吃发酵牧草的家猪比他往年买的那些家猪的味道还要鲜嫩,肉色泽都不一样,花纹丰富,烤着吃更香。
特别是撒上一层椒盐,每天都不知有多少人抢着派人过来订这肉,光是卖这烤肉,有时一天一头猪都不够卖。儿媳妇告诉他那些叫雪花肉,可好吃了,特别是吃了发酵牧草的家猪。
每天光是卖一头家猪烤肉赚的银子都接近好几百两,虽然比起卖腊肠的价格还差得远,但却也让厨房的厨子兴奋得不行。因为这比往年一头猪做的菜的收入高了二三十倍。那些猪头、猪颈肉和猪下水等还可做卤肉,这卤肉也是他们酒楼的一大特色,也没少客户订。
付掌柜想了想:“伍兄,你的这个提议,我得跟我义子及媳妇他们商量一下才好答复。因为这些腊肠都是我义子及媳妇他们提供的,我只是负责售卖而已。故我作不了主。”
“好的,那就静候付老弟的佳音了。”伍员外开心不已,毕竟是二十多年的兄弟情谊了。他也为付掌柜居然还能得一个这么孝顺的义子媳妇高兴,并且更为难得的是,这个义子比亲生的儿子还要相信和尊重他这付老弟。
连送给义父的服饰都比一般的人来得高雅。不但酒楼、还宅院、田庄、铺子等都放心的交由这义父打理。伍员外真是羡慕不已,而他自己的儿子虽然做爹了,却还什么都不懂,自家儿子和付老弟的义子比起来差远了。
从来都没给他送过半件衣裳和饰物。平时少干点混事气他就好了,他还真不敢奢望他那没出息的儿子能给他送东西。
大风山这边又做了不少的腊肠,最近宋天除了给酒楼送货外,其他的时间就和林凤娘带人整理秧田。
因为他们的秧床的选址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性也好,田地也肥沃,并且他们建造的苗床是木结构的日光温室,加上当初浸种做了防病催芽处理,在宋小冬、宋小竹、宋小菊等丫头每天带人精心保温照料下,秧苗成长得很快。
“相公,你看,还不到十天呢,这秧苗就已经有差不多接近半个手掌高了。”林凤娘乐坏了:看来这个方法是可行的。“好!好!都是娘子的功劳。”宋天也很高兴。
夫妻俩早已经让江高城边的那两个田庄按这个方法照着样子育秧苗。江高城边的那两个田庄的水田有三百亩,是大风山的三倍多,所以那边的秧苗也远比大风山的多。
幸好他们去年烧了大量的木炭,否则没有木炭火这一切都是胡扯蛋。秧苗快要弄好了,接下来就是莲子和荸荠了,莲子还好,只需要将出芽的一端的表皮磨破,放在温水中浸泡七天左右就能催生芽苗。
并且莲子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种,在四月中上旬以及七月至九月是莲子种植的最佳时间。但荸荠就相对比麻烦了,它刚是发芽期都要30天左右,育苗秧苗要80多天,进行移栽大田差不多需要130天才能成熟,生长期较长,一般要210天至240天左右。
虽然荸荠的生长期长,但它的产量比较高,亩产一般都能有四、五千斤左右。故宋天很高兴,一听林凤娘说等秧苗育好后,就是育荸荠和莲子了,他觉得像和溜冰一样的激动,就等着那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