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凤娘她想尝试一下,在田庄的水田里给种上两季的水稻。在那些旱地里她也想试着种上荸荠,因为当初已经挖了十多口大池塘,池塘里种莲藕及养鱼,在池塘底下的那些旱地都可以尝试使用池塘里的水来种植荸荠,荸荠和水稻一样,也是需要大量的水,只是比水稻亩产要高得多。
水稻在这里的亩产是二百至三百斤,林凤娘有信心去到五百到六百斤一亩,但荸荠的产量可就厉害了,至少都能有三千斤,好的五千多斤的亩产量。
所以这也是林凤娘当初要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挖池塘的原因。莲藕也是能亩产五千斤,还有莲子、莲蓬、莲梗莲叶等都可入药,还能养鱼,又能畜水灌溉田地。
宋天已经让人赶着马车去江高城千近田庄附近买石灰去了,剩下的人被两庄头指挥去小山坡去砍扎篱笆木屋的灌木丛了。这里也是同样挑了好块相对比较好一点的水田,作为秧苗床基地。
大风山只有一百水田不到,这里有大田庄有两百亩水田,小田庄有一百亩水田,故这里的秧苗床需要更大,得接近三十亩的秧苗床。所以需要扎的篱笆木屋的树木和草料就更多了。
大风山里地大物博都要连续砍了四五天才够那扎木屋的篱笆,这里的秧苗床要比大风山大得多。故需要的篱笆比大风山更多。但那小山坡上的灌木丛估计砍了应也不大够。
林凤娘思考了一下,便喚了其中的一个名叫李大的庄头过来,“李大,你带上两个妇人驾马车去城里,把所有的布店的那些粗麻布全给买回来,之后,再去酒楼处让人送几缸猪油来田庄这里。这是买布料的订金,剩余的银子,到我这里来再给结。”
林凤娘说完,让贾妈给了李大十两左右的散银,李大虽不明白夫人的意图,但他还是挑了两个得力的妇人跟着外出,按林凤娘的吩咐去做了。
李大刚走,那买石灰的回来了,因为要买的石灰数量比较多,店铺老板也派出马车一同拉着几车石灰回到田庄。林凤娘让贾妈一并支付了五银子后,宋天便安排人把那些石灰均匀地撒在那还有一层薄雪的田里。
待一盏茶功夫,雪融化后,林凤娘还是让宋天安排人把沟渠里的水浇灌那些撒了石灰的田,把那层石灰水给冲洗掉,免得腐蚀种子让那些种子烂根,她得确保秧苗的安全才行。
正忙着时,李大已带着好几车装得满满的粗麻布回来了,他那两个妇人几乎已把城里所有的铺子的粗麻布扫光了。
五大车粗麻布,林凤娘让贾妈支付十二两银子。酒楼也及时地送来了三大缸猪油。这下子,这庄里的妇女们有得活干了。
贾妈熟头熟路地让她们把那已烧热化开的猪油,均匀地扫在那些展开的粗麻布上。之后搭到院子的竹杆子上晾干,晾干后又重复卷上捆好。这些就得要忙上好些天了。宋天那边也是,光是那撒石灰和浇水都要好些天,还有那砍灌木准备扎篱笆的工作也得要十多天。
宋天、林凤娘、贾妈一行人回到了那新开的酒楼处吃饭,这里离田庄真的很近。这酒楼听付掌柜介绍,还是用回了原来的厨子和伙计们,桌椅也还是原来的桌椅,只是布局作了些调整,之前昏暗、斑驳的墙面油了明快的白色。
大厅里用一些比较错落有致的屏风隔开,倒也别致。林凤娘心里暗暗嘀咕:这付叔不愧是经营酒楼二十多年经验丰富的老掌柜,稍稍调整就有不一样的风格,这酒楼根本也没花多少银子装修。
“来,你们都见过东家。”付掌柜让厨房里的几个厨子,及大厅里面几个比较得力的伙计过来,引领他们见过宋天和林凤娘夫妻。“小的见过东家,东家好!”厨子和伙计们整齐和响亮的朝着宋天夫妻。他们心里都惊讶得很:没想到东家及夫人这么的年轻。
“大家不必多礼,平时你们干活,就听付掌柜吩咐的就好。”林凤娘让贾妈给他们都一一的见了礼后,便让他们继续回到自个儿的岗位上去了。
这边的酒楼除了几个得力的伙计外,没另外设掌柜,帐面都统一由付掌柜管理,毕竟上门吃饭的客户不多,每天也只有三五桌,只需要伙计们热情周到些就可以了。那点小数目当然相信难不倒精明能干的付叔了。
所以林凤娘相信再多几间酒楼,付掌柜都能管得过来,不过以目前的江高城的实力,也不需要再开那么多酒楼了,因为已经有接近七成的客户的消费已经掌握在他们的手中。只剩下不到四成的客户在别的酒楼。
林凤娘倒也没想要把所有的订单全部抢过来,她也没有这样的野心,已有这样的成绩她已经很满意的了。毕竟她没怎么费精力在酒楼这一块。只是提供了一些这里没有的管理模式,做了一些新颖的菜肴及干货而已。别的出色的酒楼也有自己招牌菜和忠实的客户群体的。
在她看来,自己没做到什么太多的贡献,倒是付叔花了不少的心血和精力,那些客户林凤娘心里很明白,都是付叔二十多年来的心血累积的。虽然她的产品是江高城里的独一份,也是一小部分原因。
更多的是客户来自对付掌柜的熟悉和敬重,所以业务得以大批量的展开。并且到目前都还没出现纰漏,这才是实力的像征,一般来说,不管产品有多好,需要打开销路都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付叔每次拿到新的菜肴产品,就能迅速的搭上线,让客户能非常快速的下大量的订单。
林凤娘自问如果没有付掌柜多年的努力,酒楼是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得到管户的认同及信任,能迅速地打开销路,盈利并且赚到大量的银子。所以她不敢居功,只是觉得这酒楼的成功是来自刚好她和付叔的默契配合之外,还有宋天、龙虎兄弟、陈叔、周婶等人的辛勤付出。
午饭吃了那许久没吃的酸汤鱼,付掌柜知道田庄要忙的活后,便让厨房多做了两缸菜肴让人拉过去犒劳他们,贾妈直到坐下来吃饱饭,才明白这老爷和夫人还有一家酒楼。
她暗暗砸舌:没想到这老爷夫人经常在山里转悠和停留,特别是夫人,她就很少看到夫人离开山庄。没想到却有这么大的来头,在江高城里,又是田庄,又是酒楼的,还两间洒楼呢。
不过贾妈有些奇怪,这酒楼好像也没多少人来吃饭,只有三五桌人。但看那掌柜及老爷夫人的脸色,喜滋滋的,一点也没有亏本的迹象,并且老爷每次送货回来,那些猎户老爷及夫人们都喜气洋洋,并且夫人都对他们那些下人们都按所付出的各有打赏。
而且老爷每次回来都会购置一大堆的厨房用料,有时还有布匹、首饰等。怎么看都像是赚了银子才会这么大的手笔。但今天来这两间酒楼看了,好像又不怎么有人气,故贾妈还真是一下子,搞不懂老爷夫人他们是从哪里赚来的银子了。
但都没关系啦,贾妈想,这些还轮不到她一个下人来操心,老爷夫人又没少了她吃和穿,相反,赏银不断,她干脆也就不气操这个心了。
只需要把老爷和夫人吩咐的做好就行。这样一想,贾妈的头脑就没那么乱了,她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
吃过饭后,也没什么事儿,宋天和林凤娘商量,打算去铺子买些布匹送到新买的宅院处,还要去买些首饰,最后要去人伢行买些会干农活的丫鬟和小厮们,还有一大批有力气的汉子和仆妇们,因为他们的田庄和大风山的田地都需要大量的人干活。
特别是那些丫鬟们和小厮们,现今帮着种田,待种完田后,就得帮宋兰开一个做皂的工作坊。当然了,这只是林凤娘心里的一个想法,“贾妈,我们一会诳完后,我带你去人伢行挑些人,买来帮忙种田,种完田后我准备给大小姐开个做各种各样肥皂的坊子。”
到时交由大小姐和你付责,所以一会挑人时,你可要好好看看。可千万别再挑到像上次姜氏的人回来了。我看人没你准,一会挑人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林凤娘才讲完,贾妈心里顿时觉得压力山大,但同时她也是开心的,因为她知道那叫肥皂的效果和未来的市场。
“多谢夫人信任,老奴定会尽力。”虽然贾妈听到夫人让她和大小姐负责肥皂坊的事宜很是开心,那是个肥差事,是会产生收益。但这挑选人的事,她还是得小心点才行。
林凤娘轻轻拍了贾妈的手背,示意她不要紧张:“贾妈,放轻松一点,我相信你看人的眼光定会比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