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酒楼的稳定收益
书名:替嫁女娘发家记 作者:张家小蜗牛 本章字数:2255字 发布时间:2022-08-20


“夫人,那装坛子肉的缸都快没有了!”坛子肉都有五六十大坛了,家里的陶瓷缸都不够用了。

故妇人们现今都在集中人手每天制作腊肠呢,桔子皮用得不多了,现在只能反复的用,林凤娘让药童们送些侧柏叶过来,这偶柏叶也是可以用来熏制腊肠的。

上次宋天带回来的银子,除了分给周家和陈家各六百两银之外,还剩余一万一千多两银子银票,林凤娘把这些都小心地放进了衣柜子里面的密室。江高城目前已经有两间酒楼了,除去所有的开支,这两间酒楼现每个月都能有四万左右的稳定收益。

这真是让宋天、林凤娘远远没有想到的事情,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现今他们酒楼里特有的蘑菇、韭黄、蒜黄、鱼丸、肉丸、腊肠等都是江高城的独一份,没有之一。

故那些喜欢吃这些菜肴的客户,只能从他们酒楼进货。故客源的定货量已经从之前的六七成涨幅到七成半的客户了。

那些打猎和帮加班做腊肠的全都分到了银子。因为下人们都有部门的,有绣房部的,有负责暖棚的,有厨房的,打猎的、种田的、烧炭、烧砖和陶瓷的、还有养殖的,只有他们不当班不轮值的时候才能过来加班。

大家都有机会,每个人都需要轮值。故机会均等,下人们也是没什么可争可怨的。像杜家婆婆、杜家老爹,打铁马叔、木匠、大夫、贾妈等都通通不需要加班干活,林凤娘经常会给他们封上一份不菲的贡献奖金。

他们这些有特殊才能的人,只需要待在自己岗位上钻研他们的业务就行。宋天在准备训练一批鸽子方便与江高酒楼付叔之间的通信。因为有时付叔有些重要的事需要找他和娘子商量或拿个主意时,总是要等他们送货时才能见到。

而江高到大风山又是要一个时辰的水路,不方便伙计们出行,并且宋天也不想他们现今居住和打猎的地方不被发现和打扰。故就这个训练飞鸽传书,是最好的一个方法了。

宋天已让付叔安排人去收一些鸽子,他再从中挑也一部分适合的,训练后培养成专门送信的信鸽。宋天在军营中没少和专门训练信鸽的接触。知道他们一般训练信鸽主要是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训练就是经常常带着这些信信鸽去一个固定的地方,也就是需要它去送信的地方。这样过过数次训练,信鸽就能通过它自身的能够分辨磁场的能力,记住这一个路线。之后就能放心的派这些信鸽往返送信了。

第二种主是根据鸟类天生恋家的方式,让信鸽时常的往返需要传递信息的两个地方。由于鸟类都是一种非常恋家的动物,所以当把信鸽放出去传递信息之后,他们的动物本能,信鸽能够回到原来的地方。

反正最近河水里的冰面上已差不多的全融化了,早上不需要再溜冰去大树村了。宋天准备等付叔收集好信鸽后,就利用这段时间来训练鸽子。

说实在的,他很舍不得那溜冰,冰鞋居然比马不知快了多少倍,宋天爱惨了那像鸟一样在冰面上掠过的感觉,迅速得像闪电般的。特别是他稍微用点巧劲和内力时,就溜得更快了。平时划船去大树村需要一个时辰的时间,穿上冰鞋仅仅也就一盏茶的功夫就能去到。

弄得宋天隔三差五不在冰面上溜达一下就心痒痒的。这才会经常自告奋勇的借着送鲜鱼、吃食的籍口去大树村林家二房岳母那里报到。但也是因为这样,大大的改观了林赵氏对这女婿的看法,在心里已把女婿当儿子般看待了。

虽然这女婿不爱讲话,但却比亲儿子亲闺女都还要来得孝顺,试问有哪家女婿这么勤快,隔一两天就带吃的渴的往岳父岳母家跑的。

林赵氏很庆幸闺女女婿家的两个亲家已经不在世了,否则看到儿子每天这样,得有闺女好受的,有哪家的父母能看到自己的亲儿子,这样天天往岳父母家跑而无动于衷的呢。

不眼红才怪,之前她还心疼闺女嫁的是无公婆没家业的的家,如今却成了他们翁婿不受阻碍的好处。没有公婆也有没有公婆的好处。

这已经是二月下旬了,冰已全部融化,雪水也在融化,但融化得比较慢。眼看三月就快到了,天气却还是很冷,因为冰雪融化时吸热、增湿,会吸收周围环境的大量热量,导致温度降低,化雪时还会使空气中的湿度上升,降低衣服的保暖效果,人就觉得更冷了。

林凤娘在想,水稻可以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这早稻的播种季节通常都在春季,3月中下旬至4月初,中稻一般是在春季四月初至五月底,晚稻的播种季节是在在春季6月下旬,这水稻又分为籼稻、粳稻、早稻和中晚稻。

而这里天气寒冷,只有粳稻才能在这里种植,粳稻比籼稻理能耐寒,而籼稻喜温,喜湿,对低温敏感,开花需要30度左右的温度,而低于20度或高于40度,都会使它的花的受精受到严重的影响。

故这里的农家每年都只种一季的稻谷,交了税收后,百姓的温饱都无法保证。并且这里的人不懂农家肥,也不会使用,所以农作物也实在是太低产了。一亩稻田才收两百斤左右的稻谷,那怕是最好的也超不过三百斤,一遇到洪、捞、旱时,就会颗粒无收,民不聊生。

还有就是这里的百姓们的农田能用来种植稻谷的本身就不多,他们也没有育秧苗的习惯和意识,就是直接把种子撒在水田里,并且那些种子也不会提前用水催发芽,林凤娘想:种子不提前催芽,没有育秧田,除了种子本身的缺陷外,这都应都也是他们的稻谷没办法高产的原因之一。

种子本身的缺陷林凤娘无力改变,那个种子只能经过一代又一代最强种子的挑选而提高了。但制作农家肥、催芽、育苗床、给地杀菌消毒、除虫、增强肥力,科学增产等她都是可以尝试的。

他们这山谷开出的水田和坡地还是可以的,特别是又拌了一层,靠近那黑风山的那十多亩的池塘的黑土,就更肥润了,故这第一年种植,不管是水田还是坡地,这个底肥倒也不需要太多。

只需要把之前的那些发酵的淘米水和烂叶子和红糖酵素水倒上一些,再撒上一层薄薄的草木灰,这个底肥就完全已经足够的了。

只是至今那田里和地里的雪水都还没融化,这倒是个大问题,怎么办,眼看就快到三月播种期了。看来得规划这个苗床的事情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替嫁女娘发家记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