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木王
书名:替嫁女娘发家记 作者:张家小蜗牛 本章字数:2665字 发布时间:2022-08-20


这样一想,连宋兰都向杜老爹的媳妇打听起烧砖盖房的事情,还给杜老爹家里送了好几块形式好看的肥皂呢,把杜家媳妇高兴得眉开眼笑的,说保证会在家公和相公面前替李家多说好话,如果烧砖建房,让自家男人优先给李虎家帮忙。

林凤娘找上木匠和铁匠,她想要他们合作做几个舂米的木杆和石臼、铁臼,但又不想要那种笨拙厚重的款式。她把自己画好的式样给木匠和铁匠看。

尽管木匠和铁匠都已经知道夫人想的东西古灵精怪,有了心理准备,但再一看到这图样,还是大大的吃了一惊。

“夫人啊,你实在是太能干了,这个新的舂米器,要是能做出来,都不知道能省去了多少的人力物力啊。“马叔父子和两木匠都非常的感叹。其实这次夫人画的图样没什么很大的困难,而是他们之前从来就没想到过这样的法子。一个舂米大圆木杆同时配三至四个石臼或铁臼,这样一个人舂米就能比平常多舂三至四倍的米。

说实在,这米粮之所以贵,很大的一部份原因也是舂米等工作太过繁锁,耗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要是这种舂米器能大范围地推广开,那粮食价格都能有所回落,农家人能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去地田干活。

对于这种利民利国的好事,马叔许向东他们都是非常愿意出力的。

这样的舂米器真是太太方便了,并且这个法子也没太大的难处,仅仅是需要那中间的大圆木杆子结实,有足够的承重能力就可。大圆木杆子自然就是木匠的活儿了,石臼铁匠木匠都可一齐做,而铁臼就只能是铁匠能做的了。

难得夫人想出这么好的东西,木匠和铁匠们说干就干,反正现在大风山上物产丰富得很,一个舂米器杆就要同时舂三至四个的石臼、铁臼,木匠们思索了一下,有经验的江大头选择舂米器的杆子,自然就是用号称最坚硬的“木王”也即是铁桦树来做了。

这种铁桦树林凤娘是知道的,不但是古代,哪怕是放眼全世界来说,都是最强的树种。这种树做成的家具好几百年都不会腐烂,只是打造这种比钢铁还硬的家具,需要太多的技巧和工艺。

这种铁桦树哪怕是在现代都可以用来做为航天器的配件,以前的人们把它当金属的替代品来用,子弹都打不穿,因为它硬得像一块钢铁。最重要的是这种树北方地区很多地方都有,他们大风山自然就更多了。

几天时间下来,木匠和铁匠们合力做了好几个这种好用又不算笨重的舂米器。虽然同时多了三四个石臼、铁臼,但因木匠们用了巧妙的杠杆原理,大圆木杆子的长度合理运用,连林凤娘都可轻而易举地用脚踩得起那舂米器。更别说是那些膀大腰圆的做习惯农活的妇女们了。

林凤娘几翻试验过后,确信她娘、她妹和她嫂子应都能踩得起那舂米器。便打算让宋天改天再把那个带四个石臼舂米器送到大树村娘家去,而那些铁臼的舂米器就留下在大风山用。毕竟这铁是朝廷的管制物品,四个铁臼太惹人注目了。

她娘家有了这个舂米器,这样她娘那里就可以用这舂米器舂那些树皮或棕榈树了。这舂米器可比他们用刀一点一点砍碎那些棕榈树,要来得方便得多,并且还干活又多又不累。

宋天看了,也连连赞叹,他吩咐木匠铁匠们好好研究,等以后他们大风山出产粮食后,多做几副这样的舂米器,那舂稻谷和小麦就方便多了。马叔他们口上连连称是,心里却是暗笑不已。

这老爷也真是太逗了,现在种子都还没播下,想要舂米还远着呢。不过笑归笑,他们也是很愿意钻研这种新的器具的,就算老爷不说,他们也会多做几个舂米器,只有多做实践才能做出更好的拿手活儿来。

“娘,姐夫送的这个舂米器实在太厉害了,一个顶四。”林凤俏踩着那舂米器的踏板,玩得不亦乐乎。大树村林赵氏自从收到女婿送来的新舂米器和两个雪橇,试用过后,笑得合不拢嘴,这些东西太实用了。

这个舂米器看起来比较庞大,但实质上却是非常的轻巧,连自家小闺女都能踩得起来,那些棕榈树捣成粉都可以。张大婶家儿子大林的媳妇赵荷也经常过来帮林凤俏的忙,她俩自小就认识,林凤俏每次回舅舅家都经常找她一起玩。

林赵氏也是亲眼看着这娘家邻居的孩子长大的,故也当她是半个闺女看待,加上这女娃的亲事又被父母兄嫂这样的送上门,故林赵氏待这赵荷越发的怜惜,很多事情也没有避着她,加上张大婶又和林赵氏的邻里关系好,并且还成了亲戚,而张大婶目前也很满意这新娶的儿媳妇。

那些棕榈树只需要砍成块状扔进几个石臼就行了,林赵氏还准备了几个大筛子,把那些粗的棕榈肉粉粒筛出来,重新丢进石臼去舂。这棕榈肉一点也不浪费,捣成粉的棕榈肉出粉率更高了。

而那两个叫“雪橇”的东西就更厉害了,别看简简单单的,在雪地里拉重物行走,不但不怎么费力,还走得飞快。这下子,自家儿子和兄弟去山上砍那棕榈树,用这叫“雪橇”的带回家就轻松及省力多了。

“娘,这东西实在太好用了!”林左和两舅舅兴奋得不得了,带着这两玩意义,抱着汤婆子上下山砍树,就如散步游玩一般,要多拉风就有多拉风。简直爽得不要不要的。

赵大舅和赵二舅自从来到了自家妹子林赵氏家,就眼目不停地被刷新,每天光是吃鱼都能吃饱,他们两兄弟带着媳妇儿子,拖家带口的借住在妹子家。百年难遇的大雪灾年,全家人不但没冻死饿死,还全都养得肥肥白白的。

这里的伙食比他们过年时都还好,最让赵大舅和赵二舅开心的是:兄弟两居然在妹子的新盖的房屋里娶了儿媳妇。这赵大舅的儿子赵阳娶了张大婶娘家村子的女孩张英,而赵二舅的儿子赵亮也娶了同一村子的张茵。并且这两个姑娘都是蛮勤快的人,与妹子的媳妇是同村从小长大的发小,住在这里倒也不认生,习惯得很。

虽然这两女娃都是被父母家里人像卖牲口似的送上门来换了一大堆的鲜鱼,但赵大舅和赵二舅丝毫不大在意,毕竟这农家人穷的时候,能活下去比什么都强,这牺牲一个人能让一大家人都活下来,也并不是只有这两个儿媳妇的家才会这样做。

遇到困难哪个农家人又敢说自己会比他们高尚得到那去,大家还不都是一样,这赵大舅和赵二舅自打小就没少见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现在兄弟俩也没舍好想的,就只盼着新进门的儿媳妇,能赶紧给他们怀个大胖孙子就好。他们也些没舍出息的农家人,也就只有这点念想了。

赵大舅和赵二舅他们兜里的银子,就等着开春后,雪水融化后,雨水少后,把家里倒塌的房屋重新盖套简单的砖瓦房就好。毕竟总不能长住在妹子家里,就算别人不说他们兄弟闲话,他们兄弟俩的老脸也放不下来。

林左和赵大舅和赵二舅飞快地砍了十多棵棕榈树放在雪橇上,又不大费劲地拖了回厢房院子里放好。这大院里的大树村的村民们才刚刚起床,这可都是林赵氏嘱咐的,砍树时,尽量早点出发,早点回来,不要惊动了那些村民才好。

免得这些住在他们家里的村民们吃了喝了这么好的树粉,还忍不住口碎,要到处讲,让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知道了,把他们小青山的棕榈全给偷砍了。

他们这些村民都是借住在林家二房的屋子罢了,又不是犯人,林赵氏也不能绑着别人不给别人去串门。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替嫁女娘发家记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