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样不知不觉就快到了元宵节,果然,不出林凤娘所料,这江高城里真的有好几家酒楼,生意惨淡,经营不下去,在暗中转让。
消息灵通的付掌柜自然是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经过筛选谈价,终于选定了一家靠近两间田庄的稍微比“飘香”酒楼要小上一点的酒楼,花了五千多两银子,给买了下来。
因内部比较陈旧,付掌柜打算过段时间再花上七八百两银子装候一下,而剩下的银子想着能否买下一些急需银子的田庄。
宋天早早地给自家的酒楼送了肉丸、蘑菇、蒜黄和韭黄等蔬菜,顺便也给卫掌柜介绍的开酒楼和皮毛店的金掌柜的送了两百斤的蒜黄和韭黄,把金掌柜乐得欢天喜地的。
二话不说就按之前四两银子一斤的价格给付的了银子,并让以后继续送货。林凤娘可没想过要长期做这金掌柜的生意,这暖棚少,蔬菜自然也不多,想要扩展暖棚也得天气好转,烧出砖头才能建得了。
而田庄那边也要天气暖才能开工买砖头盖房屋。等天气暖了,很多蔬菜都能种植供应,这蘑菇、蒜黄和韭黄等蔬菜根本就卖不了太好的价格,到时能卖二两银子都不得了。所以这金掌柜的银子根本就不好赚。
林凤娘让厨房在元宵节的这天,做了很多汤圆和饺子,当然也有鱼丸和肉丸。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林凤娘打算让大家尽兴,各人都可按自己的喜好吃东西,特别是鱼丸和肉丸。
平时酒楼供应紧张,除了大年三十晚的除夕大家放开胃口饱餐了一顿后,就这元宵节可以放开胃口大吃大喝了。
为了助兴,林凤娘让吕家娘子把最后的一缸蕉芋酒也给搬了出来,还安排了荷花帮忙出了猜灯谜活动,如果不是因为院子里有积雪原因,还想安排拔河比赛呢。
而贾妈也按着夫人的意思,安排了一些年纪比较接近快要成亲的年轻男孩和女孩们一起对坐聊天,猜谜语等联谊活动。还别说,在这样的一翻安排下,还真有好几对看对了眼。
孙家兄弟的孙老二就和小菊看对了眼;而吕家兄弟的弟弟和小陶也聊得不错;刘小六和小冬也有意思;连马叔的儿子马小二也和小竹情投意合。
另外的男女还在酝酿当中。林凤娘一看,好家伙,这看得见的都已有好几对了,不知道的也有啊。看来,开春忙完后,还得让杜老爹烧砖建房才行,这几对一成功马上就得又要建小宅院才够住了。
虽然麻烦,但林凤娘还是很乐见其成的,毕竟这么多的年轻男女,都窝在这大风山,可不能误了别人的终生。陈叔和周婶也隐隐约约知道此事,他们家的儿子一个十六,一个十八,都有点开始焦急了。
但陈叔和周婶再急也知道,必须要把家里倒塌的房屋给盖起来才能娶媳妇,总不能借住在宋家成亲吧。看来,大家都急着开春后忙碌完春耕,烧砖建房了。
而大树村的林家二房,元宵节可热闹了,虽然他们没有猜谜语,但大家都把田地里的大白菜摘了回来,这天都忙着白菜炖肉呢。
对于大风山的下人们,这大树村的村民们有这个白菜炖肉他们已经觉得很幸福了,那肉还是元宵节前一天宋天给送了整头野猪过去的呢。
本来宋天那天想给带几十斤猪肉丸的,林凤娘不让,觉得村落人家,不需要这些太花巧金贵的吃食。宋天一想也是,村民们平时就少吃肉,肚子里缺少油水,而猪肉丸里渗了很多的面粉,倒不如带头猪过去更实在,让村民们吃了更解馋。
元宵节前一天,听说林家二房的女婿给带了一头野猪过来,在这个饥荒又遇上雪灾的年代,到处都缺衣少食,村长和族老们都惊动了。
他们一起以看望村民为借口,上门去林家二房,林赵氏当然不会小气,村长及每个族老都给了一碗猪肉带回家给家人解馋。
村长及族老们心里好生感动,大家都吩咐家里人好生保守这个消息,不要多嘴传到外村,免得外村人得知消息,到时又打什么主意,可不能让别村的人知道大树村过得这么富裕,在别村都快饿死冻死人而自家村子却还有肉吃,这食物留在村子里比什么都强。
要知道快要饥饿死的人,杀人放火,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林守大口大口地咽着口水,“这肉和白菜一起炖太好吃了!”他只敢小口小口地尝,毕竟屋子里还有妻子儿女们。
大家各家各户分了一大盆白菜和一小碗猪肉,吃着红薯南瓜粥,这已经是他们很好的生活了,平时元宵节他们也没有这么多肉吃。
而那些住在族老和村长家的村民们都没有这么好的待遇,故这些住在林家二房的村民们,特别是新搬进来的林守、林望两家觉得特别的满足。
在林家三房住的老太爷夫妻俩当然也收到了二儿子林江偷偷送来的几斤碎猪肉,这种百年罕见的灾雪年,还能有肉吃,老太爷心里感慨万千。
林老太爷心里一个劲地怨老太婆当初太过偏爱三房老幺,故硬是要黏着三房一起住。本来应把家中大部分产业和祖宅分给长子并和长子住的,剩下的二房三房平均分,但老太婆为了能和老幺一起住,硬是把财产几乎都分给了大房和三房,二房只分到几亩旱地。
而现在二房却是成了这附近几条村子最出息的了,难到这憨厚老实的二儿子还记得老父母亲,一得空都会偷偷带些吃的送回老宅。
相比这三房的儿媳妇林张氏就没这么孝顺了,从大房家换回的那些鱼,每天做好都会把肉给孙子们吃,说他们正在长肉,而鱼头鱼尾他们夫妻吃了,两个老人只能喝两口淡而无味的鱼汤。
大儿子家里则永无宁日,经常吵闹不休。多亏了二儿子林江给送些吃的回来,两个老人才能理直气壮地吃上几口肉,否则都不知道被林张氏饿成什么样。
真是日久见人心哦,老夫妻俩这才后悔当初分家时的不公平,那强悍二儿媳妇林赵氏现在是不可能再和他们重归于好的了。
而嫁到江风镇余家的林凤娇,因不满丈夫最近几乎夜夜宿在沟栏院,和其理论撒泼时,被丈夫一巴掌打倒在地下。她一怒之下把房间里所有的茶壶茶杯全扫落地面摔得粉碎。
“娘,我要休了她,我要休了她这泼妇。“余酒大喊大叫。“好儿子,别生气,别生气,免得被这泼妇气坏了身子。方妈,让人给我把这泼妇拉出去关柴房,一天都不要给她饭吃。”余冯氏让身边的两个得力老妈子把林凤娇给拉出去扇耳光,她一边劝慰着儿子,一边为他顺背。
“你们这对恶心的母子,你们有本事就休了我啊,让别人知道你们余家生的儿子,天天去妓院找娼妇,有多恶心!”林凤娇大喊大叫,她才不怕被休。
她要让他们这对恶心的母子好看,让左右街坊都知道余酒这臭男天天诳妓院,知道余家生的儿子的德性,她现在豁出去了。真是家门不幸,余冯氏气得脸色发青,她当然知道自家儿子是什么德性,要不还需要去大树村去娶这种纟下媳妇吗?
要不是可惜花了那一千多斤粮食和顾及他们余家的名声,这种媳妇早就休了。当初若不是因为左右都知道她儿子爱好花天酒地,难讨到媳妇,也不至于让媒人跑这么远给了一千斤粮食娶媳妇。
以为娶个村子童生家的儿媳妇,会知书达礼,就算不知书达礼,应也勤奋能干孝顺公婆的,能有机会让儿子回归家庭。
没想到这恶媳妇又懒又蠢,不但家务活不会做,连端茶倒水,哄一下自家儿子都不会。每天只想别人服侍她,一天遇到不顺心就只会吹鼻子瞪眼睛,或者是像泼妇一样吵大闹。
余冯氏再一派人打听,才知道媳妇的娘是大树村那条村子里出了名的恶毒婆娘。真是家门不幸,有什么母亲就有什么货色的女儿。
余冯氏真是后悔在儿子成亲前没好好的打听清楚这女人的底细,自从娶了这恶妇,几乎天天和儿子吵闹,自家儿子外宿在外更多了。
林家大房林刘氏最近心里可窝火了,但她不敢乱闹,因为儿子林东已经警告过她了,儿媳妇林马氏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快临盆了。她可是听三房林张氏说了,那村子倒塌房屋的林守、林望两家全都搬到林家二房林赵氏家了。
这几天林赵氏那猎户女女婿给送猪肉、鱼肉的,一个元宵节村长和族老去林家二房看村民们时,发现那他们嘴巴吃肉吃到流油,日子过得那真是好!听说村长和族老离开时也各都带了一碗肉走的呢。
林刘氏气得真是全身难受,当初怎么没发现,这该死的猎户那么能干呢,否则这大房屋、大鱼、大肉,还有这些荣誉等通通都是她大房林刘氏的。
喝着碎玉米渣子,林刘氏大喊:“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每天吃这些猪才吃的东西。”林马氏吓得不敢作声,林海、林东父子俩看了林刘氏一眼:”娘,这家里谁不是吃这个呢,我们还有鱼吃呢。”
不说鱼还好,一听到鱼字,林刘氏大拍桌子喊:“你就只有这点出息,你知道吗?你二叔家吃的是肥猪肉,听说住里面的人都有得吃,村长家和族老都分到一碗肥猪肉。”
林东终于明白他娘为什么突然发神经的原因了。林东继续喝着玉米渣,难道娘以为他的心里就好受了吗?本来那猎户好端端的是自家的妹夫,却被他娘及他妹作死,换成了二叔二婶家的女婿,让别人家吃香喝辣。
而自家那自以为聪明,捡了大便宜换了个丈夫的妹妹,却还经常被打得鼻青脸肿呢。林刘氏一看不吭声的两父子,更气了,“你们都是死的吗?没听到林家二房正在吃肉吗?你们俩还是不是爷们啊?”
“娘,你想我们怎么样,去二房讨要肉吃吗?还是去抢啊?”林东都已经不想说这些都是林刘氏自己作死作出来的。
一句话呛得林刘氏再也说不出话来,她才不允许自己去向林赵氏低头讨要猪肉。她如今真是悔青了肠子,当初为什么就听信了三房表妹林张氏的话,让闺女逃婚,给这林家二房林赵氏白白捡了这么好的女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