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阿姨他们是吃了午饭才回县城的,一人提了一大袋糍粑。
我和我妈将她们送到了村口的马路上,并一再地交代了后续怎么处理糍粑的注意事项。至于制炒米的事,我答应她们,等腊月二十七取腊肉时,给她们提前准备好。
接下来的几天,事就比较杂了。不过,腊肉和糍粑一解决,那些都不是事儿了。
这是我们新房子建成后的第一个年,我虽然不是那么爱显摆,但必要的仪式感还是要的。所以,先把房子收拾好。这栋房子,比前世要高一层,面积上也大了些。说实话,收拾起来并不轻松。我妈呢,只能是等妹妹睡着了,才过来帮一下手。
自然,这严重影响了我的效率。
另外,这时候还没有自来水,我得一桶桶的自己从井里提。说到这井,在未来的十多年后,它就将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一口见证了马家数辈人兴衰的古井,在大兴土木的二十一世纪,被弄得逐渐干涸,再也不能滋养我们马家人了。这是后话,若有机缘,我再想法子保住它吧!
两天后,新房子是新上加新。
我和我妈站在房子前,左瞧瞧,右瞧瞧,心里那个成就感哦,如饮甘露。
“妈,你觉不觉着,还缺点东西?”
其实,我知道缺什么,就想看看我妈的审美怎么样。
只是,俗话说,生个孩子傻三年,我这一问,我妈竟然真的茫然了。
“小风,你说缺什么?”
她自己没反应过来,便反过来问我。
我故作神秘地一笑,叉着腰。
“缺的多了,第一,肯定是缺个爹,这个问题不大。第二,大红灯笼高高挂,咱这好歹是全村第一家小洋楼,又是过第一个有历史意义的年,红灯笼必然少不得。第三,窗户擦得再亮也没用,上面还是少了点喜庆的东西,窗花儿什么的多少要贴点上去。第四,没有对子,就没有灵魂,这大门两边光溜溜的,不是那么个事儿。第五,堂屋正中,得摆上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画像,他的光芒,足以镇住一切牛鬼蛇神!”
我这五条一提出来,我妈被震住了。她平时一心围着妹妹转,这些事,确实没考虑过。对于我的长篇大论,她也习以为常了。
“好,就依你的,你看看要多少钱,估计要到县城才买得到!”
她现在手头有钱,不像前世那么节俭,但凡我说的有道理,都会大方地支持。
“好嘞,反正还得进城买些东西!”
这事,也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但实际上,我还有自己的一个想法。
自从上次碰到老田后,这个我重生前亦师亦友的莫逆之交,就让我产生了好奇心。在前世,我听他说过些自己的往事,这个阶段,对他后来在艺术上的成就,意义是很大的。他说,他在剧团里帮人家抄戏词,久而久之,那些戏词就都住进了他的脑子里。他后来创作诗词曲赋总是那么信手拈来,没有这个阶段的积淀是达不到的。
我曾经向崔阿姨打听过,她证实确有这么一个人,很活泛的一个小伙子,人机灵,有文气。所以,我是想,看看这大过年的,他会不会像前世说的,到县城文化馆门前写对子。
我要刻意地制造我们的相遇,这或许改变不了什么,但提前与他结缘,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