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四)吕公公的告别演出(上)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206字 发布时间:2022-08-20

吕公公的告别演出(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五集

 

眼见着吕公公跟徐阁老同气连枝,两人好的就跟穿了一条裤子似的,忍无可忍的道长终于翻脸了,声色俱厉地冲两人吼道,“你们真以为朕病了?朕没有病”,说罢竟用足浑身力气,强撑着身体从躺椅上勉强站了起来,在吕芳的搀扶下,颤颤巍巍、摇摇晃晃地走上了八卦台,一屁股坐到了蒲团上,道长面如死灰、额头上冒着冷汗,咬紧牙关盘腿打坐,浑身如同触电般抖个不停。明明人都快抽过去了,道长却仍在那里死鸭子嘴硬,扯什么“朕之病,天知否”,把徐阶、吕芳都给看傻了,以为道长是被烧糊涂了。道长硬凹了一会儿造型,终于还是撑不住了,关键时刻怎能力不从心,果然该嗑药还是得嗑药阿,于是冲着吕芳大喊了声“丹药”。六神无主的吕芳急忙跑去拿丹药,徐阶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皱着眉劝道,“还是叫太医吧”。

 

嘉靖十八年,道长护送生母棺椁前去显陵与生父合葬,路过河南卫辉,险些被烧死在行宫中;嘉靖二十一年,道长正在乾清宫里睡觉,又差点被十几个宫女勒死在床上,从此道长便化身成了重度受迫害妄想症患者,整日里疑神疑鬼,见谁都是一副总有刁民想害朕的模样,既不肯住在紫禁城,也不敢吃太医开的药。道长一听徐阶要叫太医,登时心里一沉,脸色变的煞白,声嘶力竭地吼道,“你...你们想朕死吗,丹药”,吕芳手忙脚乱地把装丹药的银盒,还有一杯水,递到了道长嘴边。道长用手胡乱抓了一枚丹药塞进嘴里,又喝了口水,硬生生将药咽了下去,片刻之后道长喘息稍定,眼中恢复了一丝清明,只是脸上涌出了一股异样的潮红,有一说一,道长嗑的这仙丹,除了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外,似乎还真有那么点立竿见影、药到病除的疗效。

 

陈洪早早就给道长送来了海瑞在六必居的题字,此时正耐心地守在精舍外面,等着看徐阁老跟吕芳倒霉,刚刚听见道长在屋里一阵大呼小叫,陈公公兴冲冲地跑过去想一探究竟,抻着脖子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只得一脸扫兴地默默退了回去。借着那股药力,道长自觉状态回升了不少,气息也平顺了许多,定了定神,望着徐阶缓缓说道,“徐阶,你适才说什么来着,想让太医院那些人,来给朕瞧病”,“皇上圣明”,徐阶弯腰答道,“吕芳,你也是这么想的嘛”,道长又将目光扫向了吕芳,吕公公眼角含泪,强忍着心酸,哽咽着说道,“主子,只要吃五谷,就是大罗天仙也会生病啊。奴婢和徐阁老的心思一样,斗胆请主子恩准,让太医来给瞧瞧。”事出反常必有妖,吕公公今天确实是飘了,不但支持内阁的分成比例,还要让太医过来给道长瞧病,摆明了是要与徐阁老一起,欢乐斗地主,开心二打一了。

 

吕芳跟了道长四十余年,自然知道圣明天子对那些太医是个什么态度,当吕公公亲口说出,“让太医来给瞧瞧”的时候,道长与吕芳之间的缘分便已经尽了,只能感慨一句,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讲道理,就冲吕公公今早反常的表现,即使没有海老爷那副字,道长也会给家里的后花园换个园丁,当然那老园丁自己其实也不想干了,只是找不到合适的退休理由,于是想着故意犯点儿不疼不痒的错,好让主人名正言顺地辞退自己。道长不动声色地瞟了吕芳一眼,极力掩饰着心中的失望与不舍,冲二人招招手,耐心地解释道,“来,都过来,来...,朕今年六十岁了,修了这么多年,六十是个坎儿。过了这关,不定就能够长生不老了,太医院那些庸医帮不了朕,谁也帮不了朕,知道吗?”讲道理,正常人七十三、八十四才是个坎儿,别人都是过六十大寿,只有道长是过六十大坎儿,一看道长就是烧糊涂了,自己病还没好呢,就开始琢磨着要长生不老了,老人家这心也是真够大的。

 

吕芳心疼地说了声,“奴婢明白”,赶忙给道长递过一块冰巾,“明白就好”,道长接过冰巾擦了擦额头的冷汗,默默感受着体内四处流窜的澎湃药力,竟然出现了一丝满血复活的错觉,开始对着徐阶、吕芳顾左右而言它,“裕王的病好些了吧,你们在外地,请了给裕王看病的那个人,是不是也已进京了”。裕王的病情确实有了起色,因为李时珍一个月前就已经进京了,道长选在此时旧事重提,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徐阶心中警兆大起,小心翼翼地答道,“皇上圣明,是原来在太医院供过职的那个李时珍进京了,裕王爷吃了他开的几剂药,病情已见好转”。道长斜着嘴一阵冷笑,阴阳怪气地问,“给裕王看病的人进京了,给朕看病的人也进京了吧?在六必居给朕开丹方的那个人是谁阿”,说到此时故意顿了顿,用手指点了点徐阶,似笑非笑地接着说,“本该下午才奏对的,徐阁老急匆匆地在上午就赶来奏对,还不就是为了要看看,那个人给朕开的一页丹方吗?吕芳,把陈洪呈来的那幅字,拿给他看看”。道长终究还是小觑了那鸟知县,一页纸上只有二十四个字,最多算是个小广告,海老爷想开的那副丹方叫《治安疏》,洋洋洒洒足足写了三千多字呢。

 

有一说一,浙江大案的时候,徐阶就没想过要去保海瑞,到了今天更是如此,徐阁老之所以上午巴巴地跑去西苑找道长,看似是在为海瑞求情,其实只是做做姿态,给裕王、高拱他们一个交待罢了。徐阶进了精舍,便一门心思地跟道长谈钱,而且还是寸土必争、一分不让,说好了200万两就是200万两,哪怕道长都可怜兮兮地卖惨了,徐阁老依旧是无动于衷,一两银子也不肯让,就他这幅牛哔哄哄的德行,哪里像是有求于人的样子。话不妨说的再直白些,徐阶压根儿就不关心海老爷的死活,若不是道长主动提起,六必居的事在徐阁老这儿,大概率就算翻篇了,反正大明这会儿也没搞文字狱,道长总不能因为一副字,就砍了海瑞的头吧。吕公公从书案上取过一副字递给徐阁老,徐阶双手举着那张纸,装模作样地看了看,心说这道长也太玻璃心了,就为了这么个破玩意儿,犯得上这般小题大做吗。

 

道长幽幽地盯着徐阶,一本正经地问,“徐阁老,君臣佐使,这幅方子开的如何”,“君臣佐使”这四个字其实是方剂学里的术语,形容一副丹方中各味药材之间的不同作用,《神农本草经》有云: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用药须合君臣佐使,之所以说这些,别无他意主要还是为了水字数。“君臣佐使”关键就在这“君臣”二字上,沈一石曾说,侯非侯、王非王,道长也想说,如今的大明是,君非君、臣非臣,当臣子的不但治理不好国家,连道长的零花钱都要克扣,更有甚者,竟然还敢对道长改的“六必居”指手画脚,再不出手整治,这群清流怕是要来玉熙宫上房揭瓦了。

 

徐阶脸上挂着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不卑不亢地顶了一句,“回圣上,臣愚钝,看不出这幅字有什么君臣佐使”。道长说有,徐阶偏说没有,这就叫君非君、臣非臣,若是换做严嵩,遇到这样的情况,估计早就磕头认错了,又怎么可能梗着脖子跟道长犟嘴。道长眼中闪过一缕寒芒,提高了声音逼问道,“是看不出还是不愿意说,你急火火地赶来,不就是要为这个人说话,为裕王说话嘛”。有一说一,道长你哪只眼睛看见徐阶要为海老爷说话了,再说了字是海瑞题的,关人家裕王什么事,道长你硬要拿海瑞的字儿去碰瓷裕王,如此钓鱼执法、借题发挥,你的良心不会痛嘛。见道长主动把事情扯到裕王头上,徐阶愣了片刻,也不知该如何答复,只得弯腰鞠躬认错,道长又望着吕芳说道,“还有吕芳,朱七上晌找你说什么来着?”吕芳似乎是早有准备,抬起头坦然地回望道长,一五一十地答道,“回主子的话,朱七上晌找奴婢,就是向奴婢禀报这件事儿”。

 

道长目光逐渐变得犀利,不依不饶地逼问道,“镇抚司、东厂都归陈洪管,报了他还不够?既找了你,你怎么看?”何止是镇抚司、东厂,以后整个司礼监都要归陈洪管了,当着徐阶、吕芳的面,道长说话也是一点儿不避讳,虽然说这园丁是换定了,但也不妨碍道长继续给吕公公出送命题。吕芳心如止水、面不改色地答道,“主子圣明,这不过是一个新上任的外地小官,不知天高地厚,在六必居胡诌的几句话。朱七来找奴婢,也是担心主子这一向仙体违和,让奴婢先奏明了,以免主子动了真气伤了仙体。”从齐大柱、到朱七再到吕芳,也不知道是什么仇什么怨,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向着那海瑞说话,现在道长身边除了一个陈洪,也实在是无人可用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