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大风雪天,也是需要偶尔做事的,像宋小菊、小冬、小竹她们白天夜晚都是要起来离开房间,给暖棚加炭和浇水的。
“马叔,最近冷得很呢,庄子上大家都需要做事,特别是夜晚时,所以还得麻烦老人家给多做些汤婆子才是。”也为了避免冻着了大家,故林凤娘便让铁匠马叔父子帮打造了七八十个汤婆子,可以装上热水,随时暖手暖身体。
“好哩,夫人真是心善得很。这些就包在我小老儿身上了。只是得一个一个地打,需要费上点功夫。“
林凤娘想:到时还可以送几个给没有火炕火墙的几户猎户邻居们,还可以拿几个回娘家做礼物,反正她这大风山铁矿石多。
“马叔,我有个办法,可以不用你一个一个地重复打造,我给你说说看,你试试。”为了不让马叔、小马父子重复的打造这么繁琐东西,林凤娘给马叔建议,让马叔铸造多个相同的模具出来,之后把那滚烫的铁水倒进模具当中,等冷却后取出,这样就不需要用人力一个一个重复打了。
“我的夫人哪,这个这么好的办法,你是怎么想到的呢?”马叔听完,眼睛发亮,对啊,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以前从来没想过做模具呢。
这样一来,基本上大部分的东西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解决了。马叔真是想狠狠揍自己一顿,怎么之前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呢?他现在真是非常的庆幸老爷夫人买了自己父子俩,这夫人脑袋里的东西真是他们父子二人倾其一生都无法想得出来。
宋天把硝制好的皮子交给贾妈,让她给娘子做挡风雪的披风。“老爷放心,老奴定当用全力给夫人做好衣服。”
贾妈棒着这厚厚一叠柔软的皮毛,陪感压力,这可是老爷冒着生命危险给夫人打回来的皮毛,她可是要把她的女红的最高本领拿出来才行,为夫人做出针线最好的披风。
“姑娘们,你们做衣服时,可以多做一个外面的罩衣,因为庄子大家都需要干活,这样就不用经常拆洗,还方便清洗,又干净。”荷花、小夏、小陶这边继续给众人们缝新的棉衣,林凤娘让她们给每套棉衣都再多做一件外罩衣。
这样衣服脏了,只需要把这外罩衣给脱下来洗就行,无需全部把棉花拆下来。被子也是,每张棉被都再做多一个套子,定时清洗时可直接拆下套子,无需再把里面的棉花给拆下来。
“夫人,你的办法真方便,这样做真的很方便衣服脏随时清洗,并且还不用拆里面的棉花呢。”大家一听,这样的确会更省时间和更方便清洗,还干净卫生。
木匠那里,林凤娘让他们把大家已经搬回山庄旁边的木材,做些“一”字形状的衣架和“工”字形状的衣架,还可以做几十个“V”字形状的晾鞋的木架子,这大雪天,人一出门干活就容易湿脚。故很有需要做些晾鞋的架子。
除此之外,林凤娘让他们自己多观察,大家在这里长期生活,看还有什么需要做的,只要是能用得上的,都可大胆去做,不一定要她来告诉。毕竟她只有一个人,她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发现大家的欠缺。他们互相之间可以多沟通,多交流,绣娘、铁匠、木匠都可以和众人多商量着做事情。
“这下子好了,衣物再多也不用担心难找了,可以挂起来,还不用担心弄皱呢。夫人真聪明。”众下人连连称是,他们也自觉平时忽略了,都是夫人吩咐他们做,他们才做。
而夫人之前之所以奖励宋小菊、杜家婆婆她们,是因为她们主动,并且多观察,多做事。现在他们知道自己和宋小菊、杜家婆婆她们的差距了。大家暗下决心,要主动积极做事,凡事上尽量少点让夫人费心。
经过如此一番小改造后,整个大风山庄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家做事基本上都比以前积极主动很多,效率自然也与以前很大不同。
现在的厨房吕家娘子等人,不但把厨房经营得很好,还坚持几天去满海滩处捡鱼、贝、蟹等。现在厨房吃不完,吕家娘子她们就把多余的鱼给晒和烘干,想吃随时拿出来吃。
而杜家婆婆那里,真是的弄了几大盆酵母,不但是把红象草,还把甜象草、皇竹草甚至是苜蓿草等都通通发酵,准备让各种家禽牲口们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冬天。幸好杜家老爹之前烧了大量的陶瓷缸,才会有这么多缸来发酵。
而贾妈负责的管理的五个绣娘们,也把山庄的事务做得整整齐齐,会客大厅、书房、东西厢房和另外五间主人房的东西都全部弄得滴水不漏。那些稀世罕有的金丝楠木所做的家俱,都被绣娘们做的套子牢固的保护着,不让外人看了出金丝楠木所制作,只能闻到阵阵金丝楠木的香味。
忙完这些,绣娘还给庄子上单身的汉子和药童们都各做了几身衣服鞋袜。弄得庄子每天男女老少都开心得不得了,有空就试穿衣服鞋袜像大过年似的,大家每一个人都发自内心地把这里当成了他们自己的家。
两个木匠们不但完全了林凤娘让他们做的各种衣服鞋袜的架子,还正在做书桌,准备让喜欢写字和看书的人,都可以领到一张小书桌,这是林凤娘没空想到的事情。
这庄子上有几个是会读书识字的人,像荷花、范大夫、那几个药童等都是会些字的人。特别是范大夫,那庄子上的药铺的各个柜子里的药名,全是范大夫自个儿写上去的。
对了,林凤娘想到她自己做的那一叠植物标本,可以让庄子上想认识字的大人和小娃们可以从认识药名来认字,可要知道,这些中草药都有几百种,光是山庄范大夫那处的药草都写有上百个中莫药名,林凤娘不管什么样的药草,都给范大夫留下一些,不会全部拿去卖掉,以防万一。
之后她准备下次去江高城时再买十多本”三字经“、”千字文“等等书籍和笔墨纸张等回来,让有兴趣学习的人学习。
林凤娘没想到,她的这个简单的想法后来让大风山有娃子的下人们感恩得衷心以一辈子来报答,没成亲生娃的下人都通通看到了希望。这个世代的人想要读书,不要说是奴籍,那怕就是良籍的种田百姓们都是不敢想的事情,那些纸、那些书、那些笔墨、还有请夫子的费用,几个家都供不起一个读书人。
而他们这些流离失所被卖为奴的人,不管大人和孩子却都可以随意读书认字,要知道谁不渴望读书识字啊,他们这个穷家人,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连卖身契都是按手指的。
林凤娘没往深处想那么多,她也没别人想得那么伟大。对着这些古代繁体字,她自己也仅仅是看得明白,读得出来,却写不出来。
她的想法很简单:以后她可能要用到这些人,这些人认识多几个字,有机会出去帮助干活时,会方便很多,免得容易上当受骗或者吃亏,就算不给她带来好处,这人嘛有空多认识几个字,总是好的。
最起码去范大夫处看个病总认得药名。万一那天范大夫不在,大家遇到小感冒时还可以自行取几个伤风感冒药煮水渴。
现在山庄各个部门都自动高速运转,认真负责的态度林凤娘真是好生感动。快接近傍晚时,宋天回来了,带回来两头野猪和一些小兽,他今天安排好庄子上汉子们的工作后,和龙虎兄弟他们外出打猎。
“相公,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庄子里的下人们做事比之前认真积极了很多哩?”“有啊,这不都是娘子当家主母,调教得当,功劳大吗?”原来宋天早已发觉到了。
“我帮你把这家里料理得头头是道,那相公,你打算怎么报答我啊?”林凤娘好笑地问,宋天贴在她耳边低声道:“以身相许。”
林凤娘打了他一下,“这个已经过时了,现没人再流行这个的了。”“过时?流行?”宋天听得一楞一楞,之前好像没听说过这些话哩。
自从上次打猎猎到七八个野猪卖了接近五十两银子后,龙虎兄弟就尝到了甜头。故隔了几天就想进去碰碰运气。宋天本来是不用去打猎的,但最近大家顿顿吃海鲜,吃多了就有点腻。
本想去杜家婆婆那里抓头半大的猪来杀了给大家改善伙食,无奈杜家婆婆硬是说那些猪还没长大,现在杀了可惜,硬是不大肯给,只塞了几个兔子和鸡过来,这些东西以现在山庄的人数,哪够吃啊?因为杜家婆婆把那些猪都当成了她家的孩子们了,想要从她手里夺猪不容易啊。
宋天只能和龙虎兄弟一起却山里转转,一般,这大冬天是很少有猎物出现的,因为动物们都在过冬眠。但龙虎兄弟自从上次的好运气后,他们的心里止不住跃跃欲试。宋天刚好也是有这个刚性需要,得想法子弄几头大家伙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