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卷 夏 37章 造船术(中)
系统说:“是的,这样把船的头尾削尖处理后,可以降低船前进的阻力。
另外,左右不是还有两片木板留着备用,还没接上去吗?
木板是有一定韧性的。两边薄板是可以轻松弯曲出一点弧度的。
刚才,中间的那个独木舟头尾削尖了,左右的两片木板固定在独木舟两侧,进而可以将其头尾向中间挤压。
这样就可以让这左右两片木板在头尾彼此相邻了,就按照刚才所说的,采用接榫配合钉子的方式彼此相连。
这样三片木头都彼此相连,就是所谓的‘三板’,最早的船:舢板就出现了。”
林天元挠了挠头,说:“我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只是不太清楚,为什么要保留中间那个独木舟的大部分材料?
假如我们把独木舟的底部也锯开,削出一块独立的薄板,这样把三块薄板拼接起来,那不是已经无限接近我们现在见到的木船了?
毕竟中间那根那么大的木头,自重就不轻了,是很浪费运力的。”
系统说:“主人,你要考虑到当时防水技术还没那么好。我们饭得一口一口吃。
桐树油调和石灰粉充填木船接缝的工艺,要比造船发明迟了很久才出现。
假如直接取消中间那个独木舟的四分之三木料,那船浮起来就得完全依赖三块板的接缝处防水技术,保障不发生漏水沉船事件。
一旦漏水,船沉人亡。我们就白折腾了。
而您过去短时间控制启在梦游时候的身体,是来不及做太多的产品验证实验的。
我们这次先得把造船的概念产品做出来。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是在已经成熟的产品上做加法,用独木舟自有的浮力保障船不沉。
左右两片充当身板的那个薄板,主要目的是扩大船的宽度,增加船体的表面积,提升一定负荷能力的同时顺带优化稳定性。”
林天元问道:“那就是说,我们这次去发明的船,本质上就是独木舟削尖头尾,再安装身板上去,扩大一点面积了?”
系统说:“是这个意思,但就算是这样,也是一种划时代的发明。
左右两片木质身板,那是人类有史以来造出来的尺寸最大的交通工具零部件。
有一就会有二,有二就会有三,三可以生万物。”
林天元问道:“那既然只是面积稍微大一点点,我们去发明这种船,比起独木舟,有什么优势?”
系统说:“很直观的一个问题:独木舟结构过于简单,非常容易侧翻。
换句话说,不够安全。老划独木舟,很容易淹死人!
您想象一下,负责给前线部队运输食物的独木舟翻了,划船的人淹死了,食物沉了。
那么,前线是不是就有人吃不上饭了?
粮草供应紧张了,士兵是不是士气低落,然后就开始有逃兵了。
一个人带三五个人跑。三五个人带同一个部落的老乡跑。部队是不是就开始大量非战斗减员了?
然后敌人关注到这个问题,就会一鼓作气强推战线。
原本是僵持状态的前线,是不是就因为这个补给的问题而崩溃了?
这个多米诺骨牌就是这样这里连锁反应的。
而我们去发明的这个东西,再简陋,也是船的范畴。
这种有两片身板环绕左右的船身结构,其稳定性那可不是独木舟能够相提并论的。
再加上本身运力也因为承载面积扩大有所提高,所以船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林天元说:“明白了,我知道该干什么了!那说干就干吧!我准备好了!”
系统说:“开始超时空心电感应僭越控制,目标对象:夏朝建立前夕,禹之子:启……”
林天元感觉自己眼皮越来越重。他闭上双眼,渐渐睡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在另一个世界醒过来了……
林天元醒来后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帐篷里。
这个帐篷看上去比之前在有熊部落里面见到的那个可差多了。
只有照明火把,没有任何的装饰物。
看起来,应该是个临时住所。
林天元走出帐篷一看,好家伙,眼前是连成片的帐篷。都是同样款式。
顿时,他明白了。
这里是部队的兵营。
此时,启正在亲临前方的兵营视察。
不过,这个营地似乎看起来是一个补给中转营地。附近的粮草堆非常多。
侍卫长英正在和门口思思说话。
看样子,思思不让他进门,以免打扰大王小憩。
英看到林天元走出帐篷,连忙迎了上来,说:“大王,您醒啦。
军务繁忙,您实在太疲倦了。看您睡着了,没敢惊醒您。
不过,末将还是有大事向大王禀报。”
林天元问道:“有什么事?”
侍卫长英说:“刚刚运输军粮的独木舟队到了。情况有点棘手,有不少独木舟半道上翻了。损失了挺多粮食的。”
林天元问道:“怎么会这样?”
侍卫长英说:“由于战事吃紧,我们这个补给营地需要给前方六个营寨通过陆路运输提供粮食,压力非常大。
因此要求后方的运粮队夜间也不停歇,采用换人、船不停的方式持续运粮。”
独木舟本来装货就少了,满载下更不好操作,加上夜间行船,难度加大,所以损失了很多。”
林天元问道:“有多严重?”
侍卫长英说:“明天一早保障不了六个营寨的正常粮食补给了,只能保障其中五个。”
林天元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呢?”
侍卫长英说:“只能是大家一起少吃一点了。短期是这样。
独木舟运输队的成员正在吃饭。他们晚饭都没吃。
饭后,我会安排他们连夜回去。并且下令后方补充制造更多的独木舟来运输粮食。”
林天元问道:“我们这次出来有带一点工匠随行吗?”
侍卫长英说:“有的,都在码头干活儿。洪共工已经安排他们也不闲着开始造独木舟了。
打仗打到这个份上也不分前后方了,需要补充独木舟就让所用懂得造的人都动起来。”
林天元说:“我们去看看吧。”
侍卫长英和思思便一左一右,跟在林天元身后,一起前往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