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老板,上两碗面条。”两人还是在之前的面摊老板娘处,叫了两碗面。面店老板娘很是开心,“好哩,就来。”梅老板赶紧给两人加了蛋,送上汤水,端上小菜,当然啦,小菜还是送的,不收费。
虽然林凤娘、宋天他们的衣服比以前穿得好了很多,但老板娘却发现他们夫妻俩还是一样的平易近人,从来没有瞧不起她这种底层的老百姓。面摊老板娘打心底里特别的喜欢这对小夫妻,每次给盛的面条都是非常足,满满的。
“梅老板,谢谢你送的小菜,面条很好吃,我们走了。银子留在桌面了。你忙吧!”吃完了面条,林凤娘趁着老板娘不注意,悄悄地在桌子上多放了十多个铜板,这老板娘对他们的好,她是感受得到的,这做小生意的面摊店,为了多挣几个钱,每天早起晚归,真是很不容易。
再过两天,得回一趟大树村了,那里的房屋应该差不多快落成了。这林凤娘也不知道该送什么新屋入伙贺礼,在村子里面,都是村民,送得太好,反而惹人眼红,招人掂记,林凤娘可不想害了娘家爹娘兄弟他们。
给银子吧,娘肯定不舍得用,每天还要分心保护那几个钱,林凤娘可不想娘她最后反而变成了银子的奴隶,被捆绑了。
突然她眼前一亮,要不,给他们在江风镇镇上买几个便宜一点又能收租的铺子吧,这样只要娘家人不往外说出去,应也不致意招呼人嫉恨,惹人眼红,特别是大伯娘和三婶她们,看到娘家过得好,眼睛差点没冒出火来。
这些铺子离大树村又近,又方便他们打理,以后那怕他们哪天想要自己做生意,也可以,既省事又不需要打理。
大风山上还有很多之前剩下的窗纱和布帘,也可以一并带过去,再带些山药、粮食和肉类也就差不多了。林凤娘想通给娘家送新屋的贺礼后,人变得轻松了。
在街上诳着诳着,离那两个庄子也蛮近的,夫妻两人顺便去种子店买了十多种适合冬天种植的蔬菜种子,其中韭菜和大蒜的最多,每种各买了五百多斤,因为这两种子都是用茎发芽种植的,弄好这些后租了辆马车前往庄子溜达。
到了庄子,已经看到两个村子的村民,早已在各自的村长带领下,展开工作了,小路上有车辆来回的拉砖头,地里的挖池塘的汉子们又是锄头,又是铁锹,正在挖得起劲。
“李大头,给我把大石村、大板村的村长给找来。”林凤娘、宋天他们让人过去把村长们找来。
村长到了后,林凤娘笑道:“村长,最近辛苦你们了,如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及时跟田庄的头们反映。”
“多谢宋老爷,多谢宋夫人,我们村民都很感谢老爷和夫人提前支付了部分工钱给我们。暂时还没有什么需要。”两村长乐得两村长开心咧嘴笑,都是憨厚的庄稼汉子们。
庄子上的庄户都把小山坡上的木砍筏了很多,宋天也过去指点了烧炭适合的树木、炭窑的大小和注意事项。
忙完这些,林凤娘把蔬菜种子交由两庄头,并让其用细沙土把韭菜和大蒜种子盖着,等村民们把墙砌好就可以栽种下去了。
“夫人,这大冬天能种得活青菜吗?”庄户们有点诧异,他们没听说过大冬天能种得活菜,他们这么多年一到冬天,都是吃腌菜或咸菜。
“能,你们接照我说的做就行了。”林凤娘告诉他们,自己有办法,让他们多烧点炭就行了。庄子上也没什么其他事情了,夫妻二人分别和两村长、庄户们打声招呼,告知过段时间再过来就离开了。
因为大风山也要种植暖棚蔬菜,特别是韭黄和蒜黄,这是庄子所没有的。林凤娘和宋天两人又分别去了另外几间卖蔬菜种子的铺子,每间铺子各买了六七百斤韭菜和大蒜的种子,这是他们要带回大风山做韭黄和蒜黄的种。
林凤娘和宋天又去了布匹店买了几十匹粗麻布,因为庄子的种植也需要透光不透风的顶棚,所以需要多加一些粗麻布。
另外这粗麻布还可让绣娘们缝制麻包袋,用来装粮食、干药草、干牧草料,因为大风山目前还没粮食产出,大家又舍不得用大白米和面去喂,故所有的野猪、鸡、兔都是用牧草喂养多,寒冬快到了,最近大家都在多收集牧草,准备给牲畜们过冬做口粮,所以需要用麻布袋。
“小伙计,这是你的赏钱。”种子店和布匹店都派出伙计帮送货到港口船上,林凤娘各赏了几个铜板,把伙计乐得不行。
在回家的路上,宋天、林凤娘感概万分,他们两人成亲才不到三个月,一下子就盖好房屋,有了接近五十的下人,在江高城里有了四间铺子、两个庄子、一间酒楼,手上还剩有两万三千多两银子,估计也不算太穷了。
虽然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财富,但夫妻两人都忙得停不下来歇一会,这可不是宋天、林凤娘他们想要的。
“娘子,这山上的能人慢慢多了起来。”“是啊,相公,所以得给他们一些空间发挥才行。”夫妻二人商量了一下,希望能尽快培养出可以独挡一面的人才出来。
就像发现杜老爹夫妻二人一样,现在杜老爹一家就能把烧炭、烧陶瓷、做砖、养猪等给承包了。而马叔把打铁也能自个完成,两个木匠也是把大风山庄的所有要用木头打造的东西承接,吕家娘子、徐家婆媳等也把做饭、种菜等都弄得头头是道、整整齐齐的,药草也有范大夫和众药童。
现在夫妻俩就盼望开荒种植、绣娘、酒楼、庄子这些领域的人能尽快上手,熟悉业务了,当然也还有暖棚种植这一块。林凤娘还是觉得买铺子投资收租会更省事,宋天却是喜欢把重心放种植经营,当然,他也知道这样娘子会很累,所以宋天现在每天都注意抽出点时间帮林凤娘的忙,多学习种植方面的事务。
回到大风山脚,“你们几个,下山去接应老爷。”林凤娘先上山庄让众人下去帮宋天把这次购买的东西搬上山庄子,人多力量大,每个汉子都一个来回就扛好了。
“绣娘们,给你们布置新的任务。不用紧张,都是轻松的活儿。”回到庄子后,林凤娘把四个绣娘叫来,让她们把冬天的衣服做完了后,就把仓库里的粗棉布一部份做麻袋子,一部分用猪油刷上做暖棚的顶棚,希望四绣娘能尽快上手完成。
“夫人,我们尽全部力量,争取尽快完成任务!”四个绣娘知道是她们表现的时候到了,这山庄上的每个人都有活儿,大家各在各的岗位上,她们四个来得比较晚,暂时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给主家看,所以她们也希望能尽快拿出好表现给夫人看。
“贾妈,你帮我整理一下仓库那些剩下的窗布,明天我准备带回娘家。“
“好的,夫人。“贾妈恭敬地回答。
林凤娘安排好绣娘们的工作,接着吩咐范大夫和药童那边也适当的抽出一些人手帮绣娘她们刷油粗糙麻布,因为暂时不用采集新鲜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