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凤娘夫妻二人回到大风山上,宋天又带了三个汉子匆匆去了黑风山里,又次又是满载而归,新的陷阱都装满了猎物,小山猪崽们都围绕着母猪团团转呢。
“老爷,下次进山,再带上我们,我们巴不得天天进山。”三个汉子首次挖陷阱就有好这么好的收获,自豪感满满,心情也是非常舒畅,恨不得天天跟着宋天打猎,在他们看来,这打猎实在是太容易了。
“你们确定?你们想去,当然是可以的。”宋天觉得很好笑,没有点破他们:这深山里就只有他们这几户猎户,最近周叔的儿子都是陈叔和龙虎兄弟带着,最近带着孩子打猎都没敢往深山去,这是牺牲了陈叔和龙虎兄弟两家的利益,毕竟是带着别人家的孩子打猎,多少还是有心理压力的。
“娘子,我带点肉去陈叔和大哥那边去一趟,很快就回来。”宋天知道欠下了陈叔家和龙虎兄弟家的人情,因为最先是他提议的,故三天两头就背米和肉过去,当补偿两家的损失。
本想直接给银子的,但他知道两家肯定是不会收的。这野猪两月不打就成窝成窝地长,繁殖得非常快猛。要是以前,这几家猎户这么积极的的扫荡,每次进山能抓到一头两头都不得了,哪里能像现在成窝成窝的抓啊。
四辆大板车上都装得满满的,除了猎物外,宋天还细心的把几窝野鸡蛋也捡了回来,他可是非常想念那惹味的小葱炒鸡蛋,那滋味真是想到都流口水。
宋天终于忍不住了:“娘子,要是有空再做那个小葱炒鸡蛋吃,好不?”“行,这还不容易。”林凤娘要是知道这宋天就这么点出息,肯定笑弯腰。
要是有种了韭菜,那才叫真正的好吃,真正的惹味。林凤娘这次大棚就是要多种韭菜和青蒜等,毕竟这些都是这个季节非常抗寒的蔬菜。还有蘑菇,只可惜啊,她没有稻草,那可是种蘑菇最便宜最划算的食材。
虽然她没有稻草,但这山上有大量腐殖土,也即是树叶腐烂的土。这个做蘑菇的菌种她刚好会弄,可用小麦、米糠、麦麸、石灰、杂木屑。
做菌种的比例她也倒背如流:小麦的比例占两成左右,稻草或腐殖土占六成,麦麸占一成半,石灰占不到半成,她以前做过的实践证明,原料以麦粒最好,木屑、刨木花一般,稻草最差,但稻草最便宜,现在的腐殖土就比稻草效果更好了。
用石灰水浸好麦粒,涝起用清水冲洗后沥干,放入锅内煮至刚沸为止涝起凉开。之后加入各种辅料混合,再用一点石灰调好,再用消毒的器皿装好,放置七到十天。菌丝萌发生长至四厘米的菌斑时,再立刻对菌毕进行人工搅拌,同时再给菌丝增氧,二十五天左右就能长满菌种。
林凤娘想起这事,说干就干,这个蘑菇的菌种需要二十多天才能弄出来,她还真的得提前准备才是。于是大风山上,众药童在忙、众汉子在忙、众妇人在忙、宋天在忙、林凤娘也在忙,真是没有一个人吃闲饭的。
“这里有好多好多的猪草啊,你们快来这里。”小七、小石头、小木子等几个孩子们,他们每天都忙着帮杜家老婆婆找甜象草、皇竹草,种甜象草、皇竹草来喂鸡喂兔。
这鸡兔们吃这些有营养的牧草比吃粮食还要长得好,长得快,还少生病,也只有杜家老婆婆这种多年养殖的农家老妇人,为了省粮食异常细心才发现的好办法,还真是替大风山庄省了不少的粮食。
这样一忙就又是三天过去了,早上宋天带人打猎,下午带人做暖棚的围墙。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四个半亩地的小暖棚就围好了,刚好用了两亩地,搭成一个“田”字型。
“相公,这样的搭建是最有利于更有利于暖房的保暖,也方便清理积雪。”林凤娘觉得只需要在“田”字的中间用手往上一顶,雪和枯叶都容易抖动下去。宋天看了也是觉得很有道理。
“夫人,范老,我们这次已经把药都全给收回来了。”药童和汉子们已把白风山剩下的药草,已全部摘了个清光,就差没把石头和泥土给弄回来,共弄了接近上万斤的鲜药草,晒干估计至少都有两三千斤。
“好,好,你们干得好,干得好。肯定是累坏了,都好好休息去吧。”范大夫很是满意,林凤娘也很满意。
黑风山那边经过宋天接近数天轰炸式搜捕,野猪不知道是换了地方还是什么原因,每天抓捕到的数量也开始慢慢减少。
宋天准备再去换两个远一点的地方试试,果然,不得不说猪真的不是蠢死的,反而聪明着呢,野猪群看到自己的族群不断减少,收到危害的信号,懂得及时撤退,寻找更安全的地方进行隐蔽。
几个汉子跟着宋天换了两个地方后,又开始有了满满的收获,每天这各种大野兽小野兽的,白风山庄院子里各种肉都没有停过,汉子们又产生了属于他们自已的骄傲自豪感。
这次,宋天没有再笑他们,经过这些天的考察,他发现这朱三、孙家兄弟这几个人还真能吃苦耐老,不光会建房子,也有做猎人的天生机警和灵巧。
宋天便把自己自小在大风山的捕猎经验细细传授给他们,几个汉子也认真学习,毕竟技多不压身,多一个技术,就多一份谋生的本领,他们当初也是因为会盖房子才被主家看中,全家才能脱离人伢行,过上好日子。如今一家四口分到三房一厅的套院,母亲和妹妹每天过得丰衣足食,乐呵呵的。
“我们都要在这里好好干,报答老爷夫人的收留之恩。”他们私下立定心志,除非主家不要他们,赶他们走,否则这大风山就是他们的家,他们铁定要留在这里,为主家效力。
这每天跟着主家收获到丰盛的猎物,带给他们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是前所未有的。试问这些在曾经在饥饿当中的人,看到这么多的食物和猎物,并且还是通过自己的双手捕获的,会是多么的激动人心。
林凤娘这边看着快要搭成的大暖棚,想起了江高城的那两个新买的庄子,不知那里的小麦播完种没。看来明天得整理一下出发到江高城了。
其实江高的那两个庄子特别适合作为大棚种植的基地,毕竟那两个庄子种植了多年,土壤非常贫瘠,土地需要休整和休养。但现在到处缺少粮食,只能换几种方式进行种植了。
“范老,这次的药草太多,我们只带那些卖得较好的药草出发,而那些不大值钱的药草先留下。麻烦你让人整理一下。”林凤娘让范大夫、药童他们整理这些天采摘到的药草。
这次大面积的扫荡,除了收获几十斤的鹿耸草、鹿仙草之外,桑黄也有十多斤,石上莲、岩黄草、石耳等接近上千斤,其他的七千多斤普通药草,其中更多是医治伤风感冒的很低价的草药。
林凤娘想了想,因为那些药草也卖不了几个钱,并且还是生的,重得很,根本不好带,加上他们现在大风山上人多,冬天来了,也很可能会伤风感冒,极有可能用得上。
于是便留下四千斤治感冒的生药草放在大风山,晒干顶多也才就一千斤左右吧,在仓库应该不会太碍地方。
林凤娘没想到她的这个一念之差的决定,在年后的大雪灾天救了大树村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们的性命。
林凤娘觉得等宋天有空时,再让他安排人建几间专门可以安放药草的屋子,也样就不会增加仓库的压力,也可以方便范大夫找药和泡制药材,这药材经过合理的泡制,用起来更显药效。并且这药草看起来重量不多,如果挤在仓库里却特别的占地方,也容易互相串味。
当林凤娘和范大夫把药草整理得差不多时,有个药童拿了一大块野辣姜进来,“夫人,这些野姜要不要采挖?山上还有几小片野辣姜没来得及收。”林凤娘拿起来看了一看,这野辣姜还长得蛮老的,吃起来应该很辣吧。
范大夫也拿起来看了看闻了闻:“夫人这种野辣姜,也是可以入药,在伤风感冒时,身边如果没有其他药,可以用来发汗退热,还可以煮红糖姜水暖身,也可以治妇女的痛经、小腹疼痛,小孩子腹泻,必要时还能解毒。只是这野辣姜很重称,故当药卖掉,卖不出几个钱。”
林凤娘一听范大夫说可以入药和解毒时,竖起耳朵,一听说卖不了几个钱,就像是个泄了气的皮球。“那就先放上一放吧,反正也卖不了几个钱,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