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几,王世充又命罗士信率二万人马攻打唐之谷州(原新安郡)。士信见王世充对其防备不似以前紧,便悄悄传信于世珍,叫她做好准备,若得便,即派人接她一起投唐。
出征前一夜,如花又问起士信今后打算,士信仍拿以前那些对郑忠心不二之辞搪塞。
如花扑入他怀中,哭道:“夫君!妾腹中已有罗郎骨肉,你应该将我当自家人,将心里话告诉如花!”
士信如雷轰顶!惊问:“公主此言,可是当真?”
“岂有玩笑?你虽从不对我吐真言,我却从没有骗过你!你没见我最近喜酸厌荤腥?妾生是罗郎之人,死为罗郎之鬼,只求郎君待我以诚,以心换心!”
士信怎敢轻信?忙道:“士信绝无二心!公主放心在家,待我凯旋!”
士信虽不敢对她吐真言,心下已决定暂时不走,另找合适机会,看可否连如花一起带走。
如花沉默片刻,推开士信道:“日后你自会明白我对你一片真心。今日我不舒服,想自己待会,你去吧!”
士信惊疑不定,自在书房待了一夜,也未休息好。
第二天,士信带了两万人马出城。如花叫翠云带上英儿,一同乘车随行。
离城二十余里,如花却叫侍从传话士信,叫大军停下稍待。
士信驱马来到如花车前,问有何事,如花隔着车帘答道:“待会将军便知!”
少顷,只见一乘小轿从东都方向赶来,竟是如花差人接了世珍前来,士信一见,甚觉诧异。
如花叫打起车帘,对车前士信道:“将军现已脱樊笼,就再有追兵也奈何将军不得,将军可否将心里话相告?”
士信不明就里,反问道:“公主为何一直疑我有投唐之心?似这般猜忌,倒教人如何自处?”
如花道:“岂是我心性多疑?上次东征归来,你酒后将一切打算都说了出来。”
士信大惊:“既是如此,公主为何还一再追问?”
如花却道:“虽你酒后吐真言,我却要你在清醒之时亲口告诉我,看你待我是否真心。”
士信见事已至此,叹息道:“非士信有意欺瞒公主,实是怕公主奏闻郑君,全家遭祸!”
如花叹息道:“你终是不肯信我!将军现打算如何发落妾身?”
士信知多留东都无益,便道:“公主若不嫌弃,请同去长安;若公主不愿,士信莫敢强求。”
如花沉默有顷,从怀中掏出一书札递与士信,说道:“既如此,请与君决绝!”
言罢,叫跟自己同车的侍女翠云抱了英儿下车,随即命车夫掉转车头而去。
徐世珍不忍,叫道:“公主请留步!公主自回东都,岂不遭罪责?让我等何能心安?”
如花头也不回,哭着驱车离去。
士信怔了半晌,见公主车驾渐行渐远,方拆了书札来看,只见上书:
夫君:
天下终当混一。李氏名应图谶,非人力所能挽回。妾虽知将军有投唐之心有日,却不忍告发,非纯为私情,亦不愿以一家之私而害天子良将之故。愿将军得遇明主,大展宏图。
父皇待我恩重如山,本不该纵将军投敌。然以父亲之才识、性情、德望,均不足以成为拨乱反正之主,何苦叫中原百姓多遭乱离之苦?妾自知亡国之日可待,得遇将军,本以为善始善终,得保小家。将军若肯待妾以真心,告以实情,自当追随将军天涯海角,然将军只视妾为郑君之女,视为引诱将军之毒饵,此责自不在将军身上,谁让我是逆天行事之人女儿?妾无颜再留将军身侧。
今生无缘,愿为来世之约。
二万士卒,任将军处置。率归新朝,富贵不浅;遣回东都,妾或可免于一死。
如花手书
士信已不觉泪下,朝如花离去方向泣拜道:“只怪我有眼无珠,害了这样一位有才有识、有情有义的好姑娘!”
徐世珍拭泪道:“如今悔之晚矣!请将军速将军队遣回。晚了,公主可能命休矣!”
士信即刻假传圣旨,令二万士卒速回东都,只留当初在瓦岗随他投东都的千余亲兵,西行至谷州新安城下,向唐军投诚。
李渊听闻有名的“白马无敌将军”、郑国驸马、冠军大将军罗士信来归,欣喜异常,派使节慰问,赐帛二万段,任其为陕州总管。
却说如花当天转回东都,进宫对王世充禀道:“罗士信投唐去了。”
王世充大怒道:“逆子坏我大事!来人!将她拉出去赐白绫赐死!”
几个妃嫔、内侍跪下求情,世充怒喝道:“尔等同情叛逆眷属吗?”
妃嫔、内侍们吓得不敢吭声。
世充挥挥手,便叫内侍将如花带下去。
如花喝住拥上前的内侍,平静地问:“孩儿身犯何罪?”
世充面色阴沉:“你纵夫投敌,还带走两万精兵。还不知罪?”
如花冷冷道:“我丈夫是自己选的吗?”
世充怔住。
“孩儿当初就说过,怕他变心,是父皇命孩儿嫁给她。”
“你……朕命你监视他行止,为何你在密札中说其忠诚可靠?”
“那些话他确曾说过,父皇不信,可找侍女对质。后来他东征立功,父皇别无赏赐,反夺其爱马送人,他才变心。”
“那你为何不早禀报?”
“孩儿也是出城才发觉,立刻回来禀报。父皇还可派大军追击。”
“哼!他勇猛无敌,又有两万精兵在手,纵然追得上,也没法将其制住。你坏我大事,无论如何狡辩,都死罪难逃!”
这时兵部官员来报,罗士信带亲兵投唐,将二万兵卒遣回。
如花见士信放弃用二万精兵换取富贵之机,心中更加钦佩,趁机道:“罗士信将兵马遣回,孩儿之罪便轻了。”
世充恨恨道:“驸马降唐,叫朕如何稳定人心?不处罚你,如何处罚其他叛逆亲属?死罪可免,囚禁宫中,永不准出来!”
如花见胎儿可保,神色自若随内侍受罚去了。
罗士信听闻如花被终身监禁,向东泣拜道:“士信一家得脱虎口,全仗公主玉成,公主却为我遭此大难!”
王世充见连驸马都投敌,更加严密防范,将所有受怀疑之人家属扣押宫城为质,被关进宫城者常不下于一万。又制定残暴的连坐法:一人叛逃,全家其余不论男女老幼,一律处死;五家连保,一家逃跑,四邻全部处死;告发者免死,并给予重赏。由是告密之风盛行。
市民相遇,不敢交谈,道路以目,但以手指口指宫城,意为怕王氏密探听去,惹来杀身之祸。
文武百官亦吓得钳口不言,朝堂上只照例应卯,不敢建言;下朝后即紧闭家门,不敢会客。
注释:历史上英年早逝的少年英雄罗士信,应为演义小说中“冷面寒枪俏罗成”历史人物原型,不过《隋唐演义》、《兴唐传》中二人皆有,且改罗士信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傻大憨猛”,而史籍记载的罗士信智勇双全,只可惜太短命。作者惋惜其英年早逝,为其添加了两段浪漫传奇。此处插图用的是张翰版罗成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