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舅舅费了老大劲儿,终于是将三头猪齐齐送上了天堂。
崔阿姨的,三百二十斤,她同事的,二百七十斤,我家的,三百五十斤,每一头,都足够我们好好地安排做腊肉和腊肠了。余下的事,就交给舅舅了。崔阿姨约定了腊月二十七来取,这时间,也是够紧迫的。
天色,却也不早了,我估计,回城的车应该是没得了。
“崔阿姨,今晚就不回去了吧!”
现实情况如此,这年头,又没有滴滴,我也没法子,只好盛情地发出邀请。
崔阿姨的脸上有些为难,她同事也一样,显然,这不在原先的计划内。城乡,再怎么说还是有差别的。我心想,她可能有些担心住不惯。
“是啊,小崔,现在要回去,也没有班车了!”
我妈也是很认真地发出了邀请。
“这……”
崔阿姨还是有点犹豫,那舞台上穆桂英的英武全然不见。
“崔阿姨,您不是还想要点糍粑的,明天我们上午就开打!您今晚住一宿,明天打好糍粑再回去!我保证,给您打第一锅!”
我这么一说,崔阿姨不好意思再拿不定主意了。你想,这又不是靠两个风火轮能够办成的事,县城那么远,要走回去,不过半夜才怪。而且,确实也没得车啊!如果,这半道遇上个什么事,那不是就不堪设想了?
她嫣然地一笑。
“行,今晚就不走了,明天打糍粑!”
“好耶!”
王云噘着的嘴瞬间打开,齐整的白牙,衬着她天真的笑容。她啊,就想着能和我在一起呢!
这事,就这么定了。我们一行人,心情很放松地在夕阳下走回我家。
随着日头西沉,夜幕降临,村里的灯也亮了起来。
洗洗完毕后,大家都还没有睡意。我特地打开了收录机,放起了何雅的歌。
“两位阿姨,这是我们学校何老师的歌,不知你们听过没有?”
我这,其实也是白问。
崔阿姨她们,痴迷于传统经典剧目,流行歌曲,是她们眼里,最没价值的东西。所以,她俩笑了笑,摇了摇头,毕竟,在我家,也不好驳我的面子。
“这些歌,都是我作词,何老师谱曲的!”
我这么一说,她俩才有些动容。
“什么,是小风的作品?”
崔阿姨在惊问之下,向我伸出了大拇指。
“对的,我编了很多歌!”
见她这般表情,我很淡定而自信地说道。
“那,那得好好听听,早就听说小风会编歌,没想到,都已制成卡带了!厉害,厉害!”
接下来,崔阿姨还真是很给面子地竖起了耳朵。
这无疑,是音乐上不同审美的碰撞。我们有时候,经常会刻意拒绝新事物,却不愿意花点时间去了解它,从而很不讲道理地将它一棍子打死。殊不知,存在即合理。传统经典艺术,的确弥足珍贵,需要传承和保护,但为什么却举步维艰?而流行音乐,又为什么能大行其道?是传统经典艺术不好吗?答案肯定不是。
一句话,时代变了。我纵是知道它美,但却欣赏不来。太专业的东西,总是曲高和寡。柳永的词,为什么能“凡有井水处,皆会歌柳词”?就是因为,它并不是高高在上,它生长在民间,扎根于大地,流传于市井。而当一门艺术,渐渐失去生存土壤的时候,传薪播火,将无比艰难。
当然,崔阿姨听了我的歌后,会怎么想,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