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知道父母一直操心自己的终身大事。
母亲是个精细的人,这许多年一直给自己留意着本地合适的姑娘。只不过许多年来,都没有找到她称心如意的,再加上他在外面又谈过一两个正式女友,所以此事便搁置了。
沟里面有个农妇张嬢嬢,最喜欢干保媒拉纤的事。她自己从来不在心里头衡量双方到底合不合适,只要左近有适龄男女,她便要掺和一下,朝双方说一说嘴。成了,便两头拿红包赚一笔介绍费;不成,便一局终了,重开一盘。
杨林还在上大学的时候,这张嬢嬢便经常来找李成贤和洪秀,说哪家哪家的姑娘很不错。当时杨林因为上学,并未考虑婚配的事,所以洪秀一直婉拒了。
后来杨林毕业工作了,张嬢嬢又来说项,只是杨林确实自己断续交了两个女友,再加上他实在不太喜欢这种说媒相亲的方式,因此洪秀又婉拒了张嬢嬢的说项。
这张嬢嬢心中便有点不高兴,逢人便说“李成贤的二娃儿大帽(自负)得很,给他说一个看不起,说两个也看不起,硬是想接个金宝卵媳妇哇,也不看看自己是个啥子家庭。真以为吃了点墨水就不屙红苕屎了?”之类的言语。
这些话从“话笆篓”阮二嫂赵二嫂等人的嘴里加油添醋传到洪秀的耳朵里,实在是把洪秀气得不轻。
农村就那么巴掌大点的地方,周边的人都是相熟的,最不缺的就是那种无聊之人,专门打探别人的阴私八卦以为消遣乐事,因此一些闲言碎语就跟长了翅膀一样,传得飞快。
虽然李成贤和洪秀因为这事,很是有点忿忿不平。但是杨林本人却并不在意。当时二十多岁的杨林,初生牛犊,刚刚出身社会,心气极高,总认为自己是那个特别的人,是“天选之子”,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来。听母亲十分不忿地给他说这些闲言碎语的时候,他只是一笑而过。
但终究杨林认识到,自己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干的也是普通的人所干的那些普通的事。他也终于单身了下来,成为了那张嬢嬢眼中的嘴里不可辩驳的反面典型。
但近处邻居的毕竟还是有不同看法的,还是有人认为杨林是个谦逊有礼忠诚厚道的小伙子。比如他们屋后的钱思常老爷子。
有一回,同李成贤洪秀夫妻一同散步,钱思成故意说起他的孙女钱香:“现在的年轻人啊,不论男女,咋个都不耍朋友了呢?我那个大孙女,都二十七岁了。一直喊她耍朋友,就是不耍!说找不到合适的。唉,你说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晓不得他们在想些啥子?”
洪秀回答说:“是啊,我们娃儿也是,现在也不耍。现在年轻人跟我们那时候不同了!”
钱思常就说道:“是呀,现在这些女娃娃都要求有车有房。那个车房嘛,结了婚各人去创嘛,两个人总要比一个人更快当更松活(容易)一些嘛。你说是不是哇?成贤。”
李成贤相对比较迟钝,然而洪秀在这方面就细致得多,她听出了对方的弦外之音,回到家中便对李成贤说:“上头那家人怕是看上我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