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把所有的纱都给我搬过来。”老板一听说凤娘要很多,连忙叫伙计干活。
林凤娘细细地看着,因为窗帘最好不要太过轻易更换,故她让店家给她挑质量最好的出来。本来这纱就是是一般种田人穿的,种田人喜欢的是粗麻布,便宜又耐穿,老板亲自把一批做工和质量最好的轻纱给凤娘挑了出来。
林凤娘想着:纱窗统一用了米白色的薄纱,六十多个窗户和大门,先要三十匹,而窗帘却是选了浅紫、浅黄、米黄等几个明快的色彩,窗帘比较长,每种要了二十匹,林凤娘又考虑到自己喜欢睡懒觉,为了隔离外面的太阳光,她又要了十五匹黑纱,准备把主房和东西厢房都做多一层薄纱。
一共是一百零五匹,每匹八百文,老板每匹让利一百文,共七十三两五百文,老板一高兴又去掉了三两五百文,共七十两银子。
林凤娘宋天快速地结了帐,老板收了银子后,和伙计一起快速帮忙,怕林凤娘反悔不要,这一下子就清理了差不多三份二的库存,老板真是开心得想哭。
当宋天、林凤娘把这大包小包的东西扛回山上时,又引起了不少的震动,大家都很开心。主家看起来凶恶,但却买猪肉回来给他们吃,虽然野味很好吃,但他们是农家人,以前都是以吃家养的家鸡、家猪多,或多或少都有些想念这些家禽的味道。
“啊,居然有青菜和冬瓜,今天有青菜和冬瓜吃啊!“妇人们开心极了!今天看到家猪肉,大家心头雀跃。
妇人则是更喜欢那五十斤青菜和十多个冬瓜,她们和林凤娘一样,自从逃难和卖身后,吃的都是野菜,个个舌头都吃得怕到不得了。如今跟了新主家,住在这深山野岭里,每天不缺少肉吃。
但这人就是这样,肉吃多了,还是会想念以前在家中所种的各种新鲜水嫩蔬菜。这回她们多了一心眼,准备到时把冬瓜籽留下来撒到屋子旁边的空地上种植,到时可以随时吃着自己种的瓜果。
过了两天,墙壁已全部砌好,宋天安排一部分汉子跟着小木匠许向东,去之前砍筏的树林里搬运上梁的梁木,自己又亲自带着杜家、吕家、吴大叔家等汉子用防火磕做火墙火炕,众人虽然迷惑不解,但主家要求就按要求去做。
”各位,这是用来冬天烧火取暖的。“做好后,林凤娘告诉他们那些奇怪的墙和炕是用来烧火取暖的。众人这才愰然大悟,同时又很感激,因为所有的房间里都有火墙火炕,主家都是一视同仁,并没有只给自己做火墙、火炕,连下人房都考虑到了。
又过两天,房屋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终于建好了,大家都开心不已,从远处看去,一座像模像样的坚固四进院青砖瓦房耸立在大众眼前,林凤娘、宋天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现在是十一月初了,总算是赶在入冬前建好了房屋。
宋天和林凤娘算了一下,从烧砖头到建房子,一共用了四千斤碎米,十六两银子,库存还有一千七百斤碎米,倒也还算好。
现在剩下的就是建外墙了,外墙也是只需要建安泥土山这一半的地基,石头山那边的不用打地基直接就砌青砖外墙。这外墙因部分不用打地基,又全部不用上梁,加上众人又经过一个多月的盖房实操训练,故速度飞快,才只用了一天半就完工了。
林凤娘还在考虑安全的要求下,命令外墙加高一米,这样,接近三米的外墙,无论什么样的猛兽都跳不进来了。
木匠也把林凤娘要求的那些窗户和门窗都做好了,也很感谢老天的给力,这九月底到现在一天都没下过雨,所以那些打造好的窗户和门窗都整齐地放在山坡上。
打造完成这上百件东西后,这小木匠许向东的手工艺也越来越漂亮了,林凤娘还发现这许向东不知从那里寻到的节节草,把这些木材的表面打磨得光溜溜的,非常的平整和光滑细致,而小木匠的手却起了厚百厚的一层茧子。
并且许向东在林凤娘还没吩咐的情况下,还额外做了十多张床。“小许子,你真桻!”林凤娘忍不住给他坚起了大大的大姆指。
“那个小许子,这房间里要是能多放一张小床会不会更方便一些呢?”林凤娘考虑到有几家下人人的家里人数比较多,又和许向东商量了一下,在独立的十三间倒座房里,各放置多一张单人小床,让那些带有小娃的夫妻俩或父子三都能各有安稳的睡眠。
许向东是知道老爷夫人以后还将会再买人回山的,“是的,夫人,小的认为还是夫人想的比较周到。”反正这山里的木材多得是,所以小木匠倒是觉得可以趁此机会好好锻炼自己的本领。
“对了,小许子,你过来看看,我还需要你帮做一大批这种木杆。”林凤娘又让许向东看了她所画的一根可以挂窗帘布的木杆。
许向东很感动,夫人年纪小小的,居然考虑得那么周到,居然连下人们住的房间都有窗帘。于是他更努力了,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就都全身收地投入和木材的打交道了。
木匠实践越多,技术越好,挂窗帘布的木杆也是比较简单的,故也很快就给弄好了。林凤娘默默在心里给了这小伙子满分,放现代活妥妥一大国工匠。
宋天安排众人分工合作,杜老爹父子三负责煮米汤搅拌泥土,其他汉子负责前座房、东西厢房、主人房、后罩房的铺砖。
分别把这座四进大院分开铺砖,手工最好的安置到主房那边铺砖,因为那里有会客厅和偏客厅,整整三天,就又全部铺好了,全是一色大青石的地板砖。林凤娘让宋天带人在院子靠泥山树林的那一边,挖了几个很大的化粪池,让院子里的污水集中排到化粪池里,以后开荒种植时能用来作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