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凤娘帮众人挑选布匹的时候,宋天去了斜对面的杂货店各买了五十斤盐油酱醋,还专门买了二十斤辣椒,他可是记得凤娘特别喜欢吃辣兔子。
林凤娘这买布像买菜似的,差点没把这二十多人都吓得半死,他们不大敢相信,这是给他们买的。这粮食价格不停长,吃的东西一天比一天差,这几天都没主家过来买人,每天提心吊胆的看着人伢老板的脸色。
就在大家觉得快要绝望时,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大主顾把他们这些人全家都给全买了下来,众人又感觉到了希望。
现在的他们要求很低,觉得有得吃就不错了,从来没想过穿的。现在主家竟然给他们买这么多布料,还有新的娟花和发带,并且布是棉布的,并且还有细棉布,要知道他们现在身上穿的都是破烂的粗麻布。
主家长得高头大马,脸上有疤痕,看起来很凶恶,让人惧怕,但主家夫人却是明媚皓齿,慈目善眼。
自从离散开家纟外出漂泊流浪以来,他们生活卖身后,也只渴望能满足一日两餐就好了,只要一家人能不分开,能活下去,他们不敢有其他过份的要求。
宋天和林凤娘可没管众人是怎么想的,他们只是觉得既然买人,就得解决别人最根本的起居饮食,衣食住行,一日三餐,这个是最基本的需要。
现在自己手上有足够的银子,粗麻布、粗绵布、细棉布是有一些价格上的差别,但一套衣服能穿那么多年,林凤娘就不想太计较了。何况这粗麻布他们也是穿过的,太粗糙,磨擦着皮肤,晚上睡觉都不舒服,如果不是要下地干农活,或者要去打猎,能不穿就不穿。
让他们和伙计快速把布匹和棉花放上大板车,两家人负责一辆大板车的货物,一行人数太多,不方便逗留太久,买完需用的东西后,宋天带他们快速离开江高港口,快速度上船。
上船后,还是和上次一样,十个男子分两左右两边划船,宋天在船头指辉方向,家属跟林凤娘进船舱休息。
也是用了快半个时辰,快到达大风山时。宋天和林凤娘和上次一样,拿出早准备好的黑头套给众人,并向他们解释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位置不被泄漏,请他们照做,这些人也是因为山匪的入侵经历漫长的逃难和在异乡漂泊,能明白主家此时的安排,于是都顺从的带上了墨头套。
宋天又划了一盏茶功夫,到达海滩,把船停靠好,便和凤娘像上次一样分别把男女一个一个地从船上扶下来,在海滩上按顺序排好队,宋天在前面带队,林凤娘在旁边监督,各家的家属跟着各家,每人都扶着前面人的肩膀,一个一个的跟着爬上去。凤娘领着他们走出小路,靠近山脚下时,才让众人摘下头套休息。
宋天接着下去扛大板车及车上的布匹棉花,林凤娘安排了吴大叔和孙家兄弟把小路旁边的野果给众人摘来解渴。
大家边吃着果子,边听林凤娘简单介绍这里的情况,凤娘告诉他们只要不要随意走出白风山这石头山,在这里都会相对比较安全。
没多久,宋天就把大板车和上面的布匹棉花等搬了上来,走了五趟功夫,宋天就连车带物的把五辆大板车和车上的布匹棉被等都取了上来,众人一看力大如牛、行走如飞的主家,不敢轻易造次。
林凤娘让众人按自家的人口数量和需要,现场分配好各家的物品。
吴大叔父子三人分得两床棉被、三匹粗绵布、三匹细棉布、三十斤棉花;徐贵一家四口三床棉被、四匹粗绵布、四匹细棉布、四十斤棉花;孙家兄妹四口人三床棉被、四匹粗绵布、四匹细棉布、四十斤棉花,胡家汉子四口人也是三床棉被、四匹粗绵布、四匹细棉布、四十斤棉花。剩下的八人除了朱三外,都是有家庭的,大家都是按人数分布匹和棉花,棉被每家两床,两家人共用一辆大板车装载物品上山。
剩下的七十斤棉花、十七匹布料,六床棉被由林凤娘这边统一保管,大家有需要再另行领取。众人分得东西都欢天喜地,大家都乐傻了,哭了。他们这段时间在外漂泊,从来都没穿过、用过这么好的东西,各家人都紧紧地推着装载着自家的东西,很是珍惜和感恩。
林凤娘让家中妇人众多的家庭帮没有女人的吴家父子三和朱三等人做衣服。宋天、林凤娘把众人带到今天刚刚铺好瓦片的新屋子前,听到消息的杜家、吕家、许家都前来帮忙。
“这样,各位,因为房子尚未建好,所以男的集中一起住一间房,女的集中住一间房。”林凤娘大声告知目前各家需要分开居住。
男的全部住一间房间,女的集中住一间房间,五岁以下的孩子跟着母亲住一起。众人一听有点不大习惯和家人分开,但林凤娘说明这种情况大概持续一个多月左右,到时建好房屋好,各家都能分到单独的房间。
大家一听也就没有意见了,毕竟只有一个月,并且一家人也住得那么近,就在隔壁屋子里,每天都能看得到,也就罢了。
男的房间在建的时候也建得比较大,故能放的床比较多,十五张床全部住满,小木匠还贴心地在房间的两面墙壁上做了两大排的柜子给众人放行李,住的人比较多,但每个人都能分得一个柜子,众汉子开心不已。
女的房间也有接近十张床,同样也有两排柜子,众妇人分了后,还多出几张床,她们便用来放布匹和棉花。
宋天又让几个汉子跟着他到山脚下搬了几箩筐木炭和火炉子,顺便还抓了五只大肥兔和四只胖野鸡回来,再把米面搬过来,凤娘让杜家、吕家的媳妇从石洞那边抓几只笼里养的鸡兔过来,在旁边挖了几把野菜,让众人七手八脚地做起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