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行坐着古安娜的车到了李瑾李望在这里的房子,是一个简约的二层小楼,这房是租的,古安娜帮忙找人又重新装修了一下,是中式的风格。
在这地方,租客是有权利对房子进行改造的,只要不将房子搞垮塌,就随你折腾。
这个国家地多人少,所以土地的价格便宜,租一幢房子也用不了太多钱。像李瑾租的房子,每月只消六千人民币,实际住上四五个人也是没有问题的。
这房子还带了一个小院子,四周环境也不错,这里不盛行房挨房的建筑学,两座房挨得近的,从中也有十几米的距离。但这里的邻居也是热情的,李瑾就常收到邻居的鸡蛋。
那是一大家子,有六口人。养了十只鸡,是一个老太太养的,老太太八十岁,糊涂极了,一直把李望认成孙子。
但养的鸡却个个健康,几乎每只鸡都天天产蛋,有一只不产蛋的鸡常常受到邻居老太太的咒骂,可那是一只公鸡。
公鸡的叫声很响很脆,这是李望告诉我的,他每天都是听到鸡叫,然后起床。
在另一个邻居家,有一个小女孩儿经常来找李望玩儿。那小女孩有一双蓝色透亮的眼睛,极是漂亮,头发是黑的,她的眉毛如同卧了一双柳叶。
她的耳朵确实不小,是一对招风耳,鼻子细细长长,嘴唇的颜色很鲜艳,美中有憾是脸长了点儿。
这是以我一个东方人的视角来看,但在当地人眼中的女孩儿是十足十的漂亮,不带有任何缺陷。
要我说照我家叶小希还是差了一些,最重要一点差在她不是我侄女。
女孩儿的妈妈也很漂亮,不过年纪应该不小了,四十岁是肯定有的,因为她还有一个二十四岁的儿子。
她的儿子叫王大锤,据说是他到中国留学时,室友给起的名字,一个简单粗暴深富美学意蕴的名字。也看得出我们中国学生对国际友人是十分亲密的。
“王”这个姓在我国是大姓,中国姓王的人数估计比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这就出现了一个概率问题,在王大锤的宿舍,就有两个姓王的同学,说明一下,一个宿舍有四个人。
在下面这个环节就展现了,中国男性是很乐于助人的,尤其是在把自己的姓借给人用这一方面,理所当然,王大锤就姓了“王”。
“大锤”这个名字有一个没有什么曲折的来历,王大锤是一个勤工俭学的好学生,在大锤上学的学校附近只要有工地施工,你就能看到“大锤”抡“大锤”的身影。
也不知道是谁对大锤说,抡大锤是练武术的基本功,从此,热爱中国功夫的“大锤”和“大锤”结下了不解之缘。
至于大锤为什么从中国回来,而不是在中国生活,有一个俗套的理由,大锤要回国继承家业。他家有一个大农场,但他们一家都不住在那里,而是雇佣了几个人在打理农场,大锤会隔三四天去一趟。
他在家还有别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翻译,将中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成他们的语言。至于翻译的水平我并不了解,因为至今还没有人可以看到他翻译的作品。
但据他自己透露,他正在尝试翻译一些内涵相对浅显的读物,尽管这样,他进行地也略显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