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宫,他才取出。铺平白纸,是清秀大方的字迹:
陛下,恕宓妃冒昧传秘,宓妃先给您致歉了。
陛下可知,宓妃身负血海深仇,可奈何以我这蝼蚁之力,根本报不了仇。您为我杀了他,宓妃随您处置。
宓妃也实在是走投无路,请您务必出手相助啊!
看到这儿,他俊眉蹙起,殃帝必知宓妃之仇,可却坐视不理。让一弱女子冒杀头大险为朕送密信!
殃帝,这皇位您是不想坐了么?
他耐着火气,继续看了下去:
我挑酒壶的那一桌,便是楚相,他是殃国武相。但已年老,不成气候,其女烈妃乃是此仇罪魁祸首。
但陛下只需为宓妃杀楚相便可,望您借机发动战役,趁乱将其杀死。后寻机撤军,殃帝奈何你是众国之首,且也只损失一点兵马,也不会有太多计较。
求陛下一定出手相助,宓妃真是无策才作此密信。只要陛下愿出手,让宓妃做什么都愿意!
他看完,将纸卷扔进香炉,找人拿了张无字纸卷,在桌案前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以身相许。
后觉得不够,便又写:
朕后宫尚无一人,若你应下朕的后宫只容你一人,你便是朕永远的皇后。
她的抬眸一笑,使一位万人臣服,冷傲如冰的帝王坠入了爱河,成了爱情的奴隶。
为了一个女人,挑动两国之战,然只杀几人,不是爱情的奴隶,就是坠入爱河的傻子。
齐楚帝心道:既然这是你所愿,那朕便派兵陪美人玩一玩。
宓妃看到飞回来的白鸽,打开密信,俏脸一红。赶忙烧了纸卷,但想了想又觉得不对,正要在火中取出纸卷,却让火一烫,这一烫,倒是烫醒了她。
她手忙脚乱地为自己吹吹,铺平纸卷:事成之后再谈。
几月后,齐楚帝向殃国进攻,殃帝果真派了楚相,不过他还是料定这其中肯定有宓妃的一份力。
先杀了个痛快,再一剑刺向楚相,楚相一闪。却不料,这一闪,身旁便有几十支长矛朝他刺来。
想逃,可四面八方都是,根本逃不了!他必死无疑!
吊着一口气,问:“老夫未曾,惹怒,惹怒陛下,您为,为何?”
齐楚帝挥手,令他们将长矛如数抽出,冷声:“怪就怪你的女儿烈妃惹了不该惹的人。”
不该惹的人?言卿她没有……是她!
楚相死不瞑目,是宓妃。
再是几月,殃国后宫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烈妃被终身禁于百灵殿。原因:残害后宫妃嫔。
殃帝念其父为国捐躯,才恕了死罪。
在一个静得让人发怵的雷雨之夜,宓妃被猛地惊醒,冷汗连连。
她梦见陈娘,珍露托梦于她,倾述着她们死得有多么冤枉。
她穿上绣鞋,取一盏蜡烛,披上披风,独自前往了百灵殿。
在夜色中,她如鬼魅一般。
推开百灵殿的宫门,踏入烈妃的寝宫。走到床前,盯着烈妃的睡颜许久。她才唤醒了烈妃。
冷言:“烈妃,你的死期到了。”
她将手中蜡烛往烈妃床上一扔,烈妃惊吓一声,发丝生火!
见此,宓妃便木纳地转身又走了。
“本宫不要死!本宫还未与陛下携手白头!救命,救命啊!”
她想下床,可却有一根柱子突然倒下了,吓得她又缩了回去。
百灵宫哭喊声不断,大火在雷雨中连烧三天三夜,此乃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百姓说书的便把这个故事编成了话本子。
有人说:烈妃为爱而入宫,也为爱而亡,实属可惜!
也有人说:烈妃罪有应得,得了这个下场是活该!
宓妃也是三天三夜不见客,在殿院中坐了三天三夜。宫人劝阻,她也不理。
她就像一尊精致的瓷娃娃,一动不动。
三日后,殃帝怒气冲冲地闯进娴妃殿,瞧见红梅树下的人,走过去正欲质问,哪料轻轻一推,宓妃便倒了。
他慌乱地喊了太医 ,将人抱入寝殿的软塌之上。
七日后,她醒了。刚一睁开眼,一道圣旨便入了寝殿。她被打入了冷宫,原因是纵火烧死烈妃。
宓妃不言不语,身子骨尚未痊愈便下榻前往冷宫。
失了灵气,失了魂儿的宓妃谁见了都心疼不已,可尽管如此,却无一人帮她。
这人呐,凡事都求自保,眼下一个被打入冷宫的妃嫔,谁沾谁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