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三)​千金散尽还复来(下)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187字 发布时间:2022-08-18

千金散尽还复来(下)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五集

 

有一说一,不披红这事儿,也不能全怪道长贪财吝啬,如果只是见面分一半,能用630万两银子把清流打发走,道长咬咬牙,这头上的冰巾也就不换了,关键是徐阁老手里还攥着好几份奏疏呢,道长从徐阶那闪烁的眼神中,竟品出了几分磨刀霍霍向猪羊的深意,按清流这种吃干抹净、断子绝孙的分法,就是狗大户来了,他也照样顶不住啊。吕芳替道长换了块冰巾,又打开冰盒,装模作样地摆弄起了里面的冰巾,似乎是忘记了还有披红的事,道长幽幽地盯着徐阶,意味深长地感慨道,“为军的分钱了,为官的也分钱了,该给朕的百姓分钱了吧?”其实道长真正想对徐阶说的是,狮子大开口也要适可而止,当官的、当兵的、甚至连老百姓都分了钱,什么时候能轮到当天子的,还有当太监、宫女的分钱呢。

 

徐阶自然能听出道长的弦外之音,但奈何手里就这么点儿银子,拆了东墙补西墙,顾了头便顾不了腚,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只能一本正经地继续装糊涂,“皇上如天之仁!嗯...今年数江西灾情最重,三月发桃花汛四府州县都遭了大水,入夏以来七个府又都是旱情,江西奏请免了这些地方今年的赋税,另请朝廷拨款从他省买粮三百万石赈济……”免去一年赋税倒无所谓,关键是那三百万石的赈济粮,至少要花掉三百万两银子,这还没算运到江西的运费。道长斜眼觑着徐阶那副意犹未尽的模样,只觉得一阵又一阵的无明业火,在心头反复翻涌,强压怒意用指尖点着徐阶,叫他把话说完。徐阶小心翼翼地答了声“是”,硬着头皮奏道,“去年下半年以来,有些地方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譬如顺天府的宛平、大兴两县,去年一年征的赋税,竟是往年的三倍,天子脚下,百姓逃亡,十室九空。户部奏请拨二百万两银子,还给加了赋税几个省的百姓,其中顺天府就要拨六十万两,让流亡在外的百姓好回乡耕种...”

 

严党执政的时候,地方政府多少还讲些契约精神,虽说有的省份在嘉靖四十一年,就把税收到了嘉靖四十五年,但好歹还是正常按年头收税,只不过是提前几年罢了,老百姓还算有个盼头;等换了清流来执政,一群道德君子直接坐地起价,一年抵过去三年,而且是下有保底上不封顶,交不上税直接牵牛扒房,就问老百姓你怕是不怕。不吹不黑,严嵩父子把持朝政二十年,甭管人家严党贪了多少钱,至少天子脚下从没出现过,百姓逃亡、十室九空的情况;清流执政不满三年,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徐阁老那番话分明是避重就轻,道长眼皮子底下尚且如此,那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真实情况如何,根本连提都不敢提。自古苛政猛于虎,百姓背井离乡去逃难,自然就成了流民,几十、上百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流民越聚越多,万一好死不死的,再遇到几个“闯王”振臂一呼,就问道长你怕是不怕。

 

实话实说,这二百万两银子发下去也是于事无补,首先你不知道能剩多少发到百姓手里,而且百姓人都跑了,剩下的这点儿银子除了便宜那些胥吏,你还能退给谁。清流是先收税、再退税,别人都是水过地皮湿,唯独清流能让这水在地上来回滚两遍,等于是折腾完了百姓,掉过头又继续折腾道长,最后还能落个“体恤百姓”的好名声,这种神之操作也就清流能干的出来。此时道长只觉得一阵热气上涌,眼中好似能喷出火来,用力把额头上的冰巾往地上一掷,恶狠狠地吼道,“不用说了,顺天府跟宛平、大兴两个县令,都拿了没有”。就是这笔200万两银子的开销,彻底激怒了道长,清流等于是在用道长的钱来给自己立牌坊,更可恨的是,这钱转了一圈,最后又流进了清流的口袋,摆明了是把圣明天子当猴耍。

 

见道长大发雷霆,徐阁老也是心虚的一匹,急忙答道,“回圣上,已革职,正在审讯”,道长脸色铁青,声色俱厉地喊道,“把他们的家都抄了,还百姓的钱”。生气归生气,道长心里却是洞若观火,鬼知道这群龌龊杀才,到底从老百姓身上捞了多少,如今退回去二百万两,最多是替朝廷文过饰非、装点门面罢了。问题是道长一两银子也不想出,碍于自己的名声,又不方便明说,只能让徐阶去抄贪官的家还百姓的钱,毕竟冤有头债有主,谁多收的税就找谁去,凭什么要道长花钱替他们擦屁股。

 

虽然道长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但毕竟是二百万两银子,正经不少钱呢,光芸娘都能买10个了,徐阶迟疑了片刻,还是硬着头皮委婉地顶了回去,“是,只是抄了他们的家,也是杯水车薪。这二百万也不够退还多征的赋税,安定人心而已”。讲道理,全国那么多个县都在暗地里加征赋税,把顺天府的两个县挑出来当做反面典型,只是因为它们在天子脚下,正好撞到了枪口而已。抄了顺天府尹和两个县令的家,那点钱根本就是于事无补,连装点门面都不够用,何况徐阁老也承认了,多征的赋税不知凡几,这两百万也仅仅是安定人心罢了,说穿了其实是营销公关费,放在今天就是专门拿来撤热播、删帖使的。道长也知道徐阶说的是实情,可一想到1100万两银子打了水漂,这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台面上的理由说不过,就冲着吕芳狠打眼色,阴阳怪气地抱怨道,“朕都舍得,你还装什么样子?拨吧,拨吧,都拨了吧,无非是朕住的地方破一些,无非是宫里的人穿着旧衣服,上街都讨饭去!”

 

想当初杨金水管着织造局的时候,十万宫务员何曾穿过旧衣服,又怎么可能上街讨饭去;严世蕃兼管工部的时候,又何曾让道长住过破房子;若是严嵩还在内阁,怎么可能让道长为了多讨几两银子,拉下老脸去找臣子哭穷卖惨。所以说永远不要相信在野党,执政了特么都一样,嘉靖四十四年五月,清流杀掉了严世蕃,同年十一月又在狱中逼死了胡宗宪,算是彻底绝了道长的念想,如今宫里长满了芳草,宫外又全是甘草,道长远远望过去,绿油油地一大片,还都特么一个劲地往裕王那边倒,想想都觉得瘆人,道长也怕有朝一日,这些草忽然就变成了自己的坟头草。吕芳被道长点了名,立刻换了副痛心疾首的表情,冲着徐阶使了个眼色,意有所指的问道,“徐阁老,皇上的万寿宫才修了不到一半,宫里十万张嘴也都等着吃饭呢,这笔钱内阁没有算进来”。鄢懋卿南下巡盐的时候,严世蕃就嚷嚷着拨一百万两银子帮道长重修万寿宫,一晃就过去了2年半,万寿宫才修了不到一半,按照这个工程进度,这新房子道长怕是住不上了,等于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全特么便宜裕王了。

 

徐阶闻言也是心领神会,立刻拍着胸脯表态,“苦了谁也不能苦了君父,臣等都议好了,剩下的二百多万全上呈宫里,一部分修万寿宫,其余的供宫里各项开支”。看着徐阶、吕芳在自己面前一唱一和的样子,道长只觉得心中一阵腻味,“苦了谁也不能苦了君父”,徐阶话说的倒是漂亮,也不知道这“两百多万”,到底是两百多几万,收了1300多万,内阁就给道长留200万,这分明是在打发叫花子呢。想当初南下巡盐收了550万,严党分了道长100万,算算分配比例,清流这群鸡贼下手比严世蕃还黑,早知如此,道长还特么倒个锤子的严,真是追悔莫及、欲哭无泪啊。

 

道长眼神落寞地望着吕芳,怅然若失地感慨道,“百姓们常说的一句话,破财消灾,朕把这些钱分了,上天也该让朕的病好了。吕芳,都批了红吧。”道长说的话要反着听才行,虽然奏疏都批了红,但这钱却未必分地出去,内阁想分钱也成,前提是得先把道长的病治好,否则光是破财灾却没消灾,这不是欺了天嘛。讲道理,增加军费、补发工资、周济百姓,这些钱道长都同意花,只是不同意花这么多罢了,说穿了还是分赃不均,内阁漫天要价,道长就地还钱,事情没谈拢,就算奏疏都批了红,道长不点头,内阁一分钱也动不得。

 

眼见着道长的悲伤都快逆流成河了,吕芳哪里还顾得上去披红,直接跪倒在地,徐阶见状不对也急忙起身双膝跪地,高声安慰道,“仁君天寿,皇上还得将息龙体,以慰天下苍生之念!”吕芳跟着附和道,“奴婢赞成徐阁老的话,天佑主子,主子还要珍惜仙体呀。”徐阶一口一个“将息龙体”,自顾自地说着便宜话,但拨给道长的银子可是一两也没加,圣明天子都病成这鸟样了,徐阁老不看僧面看佛面,好歹给道长加几十万两汤药费也成啊。吕芳更过分,不但不帮着道长砍价,还舔着脸说什么“奴婢赞成徐阁老的话”,合着吕公公你也觉得,道长他老人家就值200万两银子嘛。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