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实在是忽视了它,生病了也没有及时发现,我在它身边坐了很久,一会儿看一眼,要么就摸摸头,摸摸爪子,坐累了起身去做饭,到厨房一看,什么食材都没有。
也懒得去买,仍旧叫了外卖。立在阳台,手扶着栏杆,眺望着远处风景,夕阳斜辉轻抚着树叶,一阵风又会携来一缕温暖,其中夹杂着树叶的香。
街道上,树荫中,藏着怕热的人,一年中总有一段时间,树会得到人的称赞,尽管树的变化不为了人,可不妨碍人将自己定义为这严寒酷暑世界的中心,趁着树没有嘴,便抢先规定了树的功用。
这一刻我才理解,树的无辜。树,如果有嘴想说什么呢?我来猜一猜,
“我是树,叶为自己长,也为自己落,同你这不长毛的虫子无半点关系。”
想来树是会感谢我,站在它的立场讲话,虽然是一些废话。可这些话于树是废话,同人就是生活中的又一乐趣,在这严寒酷暑的世界,不长毛的虫子不懂得自娱自乐,又怎么过活呢。
精致的生活多加一些废话有何妨,楼下树荫中的邻居发现了我,问到,
“吃了么,小叶?”
我回道,
“还没有,杨大哥你吃啦?”
“媳妇儿正做呐。”
我发现我好像喜欢上了循规蹈矩的生活,每天同样的话,说了又重复,每天见到熟悉的人,看见孩子走过自己曾经的岁月。
如果重复算艺术的话,谁又能阻止这世界上多一些艺术家呢。
那树下的人就不是在避暑了,或许可以理解为在和树探讨生命的真谛,每年在相同时刻,在同一棵树下,树是不是该称赞人的守约呢。
为什么有人幸福感不强,打一个比喻吧,不幸福的人都生活在汪洋上,脚下有一块几十年不会沉没的板子,他们就孤孤立在这一板上,摸不到岸。漂得久了,就不想再继续下去了。
为什么这些年来自杀的人愈来愈多,因为人生活的环境变了,现今的人愈来愈看不到岸边。
过去,我的目标可以是买一头牛,或者是盖一间瓦房。在那时候,人们所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他们很早就能预见自己的一生。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安排自己稳定的、按部就班的生活,工作,养育下一代。
而现在有的东西太多了,人们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不需要,人们努力的追寻着这些东西,辛苦得到后,前面又是新的一些不知道需要不需要的东西。
或者说漂在汪洋上的人明确自己的岸就是房子,车子,票子,这是最明确清晰的岸了,于是人有了工具可以划向岸边,有人拿着浆,有人牢牢攥着筷子。
其实呢,大不必要去悲观,只要活着,筷子也能变成浆,或板会变了快艇,即使运气实在差,那也是吹了几十年海风的人。
我们的目标要有,但不能太大太多,我们不妨在登岸前途经几座小岛。
我为什么从树谈到人,又从平淡讲到蓝图,一个直接的原因,我听到屋子里电视中在播放有关抑郁症的片段。我想说的是,请平等对待吹着海风的人,如果能偏爱,我会祝福“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