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逼着李恪回长安
书名: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 作者:公子欢喜否 本章字数:2844字 发布时间:2022-08-15

雍州刺史府。


“……”


“李行之老先生曾与本王说过这样一句话,他生于陇右、养于陇右,陇右这一片山水百姓供养了老先生一身,供养了姑臧李氏百年传承!”


“姑臧李氏经常修桥铺路做善事,也会在灾荒年赈济救灾,但是李老先生拉着本王的手,对本王说,姑臧李氏对待供养家族这片土地,对待生于斯长于斯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做的太少。”


“陇右千百年都不变,佃客是佃客,千年一成不变,老先生说现在的陇右变了,一串串火红火红的沙棘果让他热血沸腾,沿途络绎不绝的商旅,赶车送货的轻快吆喝声日渐繁多,陇右,整个河西地区一下子充满了生机。”


“本王不是在这里炫耀自己的功绩。”


“本王只是想要多一些像李老先生这样开明的,能看到未来百年,千年天下发展趋势的人杰。”


“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不要被士族小圈圈的蝇营狗苟蒙蔽了眼睛,消磨了壮志,现在你们付出的一点点,就可以让整个陇右充满色彩和欢声笑语。”


“就可以把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变得更好,而你们也会从这更好中受益更多!”


“本王很早就说过,天下大势在滚滚向前,士族到了做出改变的时候了,变是常态,形势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顽固守旧最终的结局一定是毁灭。”


“为了士族的下一个一千年,主动求变,变中剜肉,变中求新,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


“大哥!”


就在李恪高谈阔论,做最后一丝努力,希望能够说服更多人的时候,魏叔玉急匆匆冲入大堂,把一封信交给李恪。


李恪看过信后,脸色变了变,他勉强歉疚笑着说道:“我母妃生病了,恐怕今天的讨论交心只能到这里了。”


“叔玉,通知处默的黑骑,马上拔营,所有带重带足一天就行了,另外王妃、秘书处随后自行安排时间出发。”


话罢,李恪拱了拱手就要走。


“殿下,不是杨妃娘娘,是长安太子的事情对吧?”忽然有人站起来。


很快其他人也起身,纷纷开口。


“殿下,长安现在就是一个是非之地,还是不要管了,反正陛下也没有下旨。”


“殿下这一次你离开是不是就再也不回来了?”


……


李恪看着这些人,沉声询问道:“你们都已经知道?只有我不知道?”


郝瑷讪讪说道:“殿下,我们不是有意隐瞒的,我们是真的不想让你走,你走了,换个人来,我们不安心。”


秦怀玉心恨李承乾不地道隐瞒,李泰命令王崇基警告前往陇右的商旅。


这些都让消息没有在陇右民间散开。


而陇右士族有自己的渠道,自从传闻李恪要被调出河西,他们就一直盯着这个事情,收到李承乾的事情后,他们选择了保密。


反正如果太子让陛下盛怒,直接废掉太子之位,吴王就不会离开。


而他们这些人现在也算是恪党了,将来吴王坐上那个位置,河西丝路的发展就永远不会动摇。


吴王总不至于亲手推翻自己的政绩吧?


“是啊殿下,丝路能有现在的繁荣都是殿下你一手打造的。”


“殿下没有你坐镇,我们不放心。”


……


岑文本看着,暗暗点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曾经视吴王恪为洪水猛兽的陇右士族,现在不也被折服了吗?


真正能为绝大多数人,想做事,能做成事,有一颗公义心的人,往往能够调和各方的利益诉求。


脱离了小圈圈的利益诉求,看似损失,可跳出了小圈圈,得到的更多。


相较之下,长安那边就有些相形见绌。


李恪看着众人,无奈说道:“这次我被你们害惨了。”


“至于大家的担心……”李恪话锋一转,郑重其事地说道:“诸位今后不妨心胸更开阔一些,效仿曾经士族的祖辈们,以天下为己任,心胸开阔,跳出我们自身小圈圈后,一起努力干好一件事情。”


“或许就会发现,无论是谁想破坏,都是徒劳无功,而周围会变得更好,而周围的好,会反哺你们每一个人,大家得到的好处会更多。”


“其实诸位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你们只是在本阶层,本圈圈里蝇营狗苟太久了,腐朽的气息和迷雾蒙蔽了你们的双眼,让你们看不清跳出小圈圈之外的美景。”


“而现在,我们陇右的美景已经呈现在大家面前了,我想接下来怎么做,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河西的现在,指引我们明天走向何方!”


“殿下我们明白了,服务型官府我们一定坚持做下去,我们等殿下再回来检阅!”一名年轻士族青年站出来大声说道。


“殿下放心,为了河西未来五十年,一百年的持续繁荣,服务型官府我们也一定会坚持不动摇地做下去!”


“我们等殿下回来!”


“……”


很快,众人纷纷开口。


李恪在陇右士族的相送下,在黑骑的护卫下,向长安快马加鞭赶去。


崔莺莺坐在马车内送行,看着李恪离开的方向,自言自语道:“天下为公,今日的离开不过是为了他日从容地回来。”


“陇右已经变了,谁都不可能抢走,可惜了,关陇系做出这么大阵仗,手段用尽,可终究还是局限在一个小圈圈的蝇营狗苟中,从一开始,就输了,可惜了,长孙无忌、温彦博、虞世南、窦威,哪一个不是当世人杰,一代又一代的士族人杰被私欲磨灭了雄心壮志,士族不亡,亡谁?”


李恪终于离开陇右,这个消息当他的黑骑进入关中后,第一时间传向长安。


而太子李承乾已经在太极宫外跪了三天。


陛下罢朝三天!


大唐中枢停摆了三天。


李恪回来的消息,先于他抵达长安,并且迅速传开。


所有人都在等着,这个事情该怎么收场?


“听说了吗,吴王已经到了关中。”


“早上这个传闻就出现在城中了,哎,吴王不应该回来,本来就不管他的事情。”


“可不是吗,现在回来,怕是再也回不到丝路了,没有吴王的丝路,还能持续繁华吗?”


“回不去丝路?吴王这次回京有性命之忧,昨天城南的老夫子说的,吴王太出色了,动了某些人的利益,有人要吴王死。”


“谁?谁这么狠……”


……


大清早,连日的雨夹雪渐变为大雪,整个长安城银装素裹,空气中多了一份清冷。


城内的百姓聚集在冒着热气腾腾的小摊贩旁边,低声地议论着。


宫内。


中书省。


宰辅们站在窗前,望着不远处的太极宫。


宫门紧闭。


这已经是第四天了,太子跪在那里,披着裘皮风衣,太子妃进入太极宫内了。


无他,第三日太子妃昏厥了,御医诊断,太子妃有孕在身,太极宫因此而打开。


不过对于太子,宫内的帝后依旧十分的冷漠。


一如这天,让人浑身发寒,又让许多人心中压抑急躁难安。


温彦博、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系最为急躁。


不过当李恪回京的消息传来后,两人均都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他们最怕李恪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而皇帝却又冷漠的对抗。


这种局面逼得关陇系骑虎难下。


到最后,唯一能走的路,就是整个关陇系,勾连其他士族,一同逼陛下了。


可这种豪赌胜败难料。


即便现在胜了,也为以后埋下了祸根。


不过现在这祸根也埋下了,今日之事,即便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也会记恨一辈子。


何况当今,手染着鲜血,拎着剑坐上这个位置。


往日君臣,皇权与关陇系之间的情谊从李承乾在关陇系的推动下,跪在太极宫门外就荡然无存了。


长孙无忌与温彦博对视一眼,长孙无忌看温彦博眼神中透露着胜利者喜悦。


他却生不出一丝来。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步棋走到今时今日这般地步。


看似关陇系赢了现在,却已经输了未来。


可他们不走不行,皇帝看重的只是丝路经济带能够给朝廷带来的利好。


谁主导丝路经济带皇帝都可以不在乎。


大家都知道,李恪主导丝路,也绝对不会造反的,皇帝也知道。


但关陇系在乎,李承乾在乎!


他们不能坐视李恪掌握丝路,借助丝路的庞大而又密织如网的各种关系,培养出一股难以遏制的势力。


逼得他们这样做,恰恰是为了当今之后的将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