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过了,天气渐已转凉,我念叼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千古名句,同马小红、马小文下了河。
鸭蛋呢,我其实并不稀罕。
我重生后,家境甚好,伙食比前世高出了几个档次,这鸭蛋吃不吃,我都不太乎。但马小红、马小文却不一样,两家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着。今年的粮食,又不怎么打得来,向公社交公粮后,也就能维持一家的口粮。所以,老一辈的人都知道,那时候,浪费粮食是头等可耻的大事。小孩子吃饭,都必须量力而行,能吃多少吃多少,若是剩了饭,少不得会挨一顿小训斥。
“你个小崽子,吃不了那么多就少舀点啊!”
话一说完,父母的眼神里都是心疼和气恼。
而若是你不小心把饭弄撒了,那就更不得了。我记得,我就有一回,在姥姥家吃饭,手一滑,结果,碗破饭撒。当时,我心里是固然害怕并小内疚着,我舅妈更是不留情面。
“小风,你这是搞的什么哦,小心天上要打雷的!”
说着,她捡起地上的破碗,那表情,无奈中显着十足的糟心,就差一巴掌挥过来。
这事,千真万确,也印象深刻。我搞了那么一出后,我妈气得嘴嘟嘟的,一餐饭吃得匆匆又匆匆。
所以,那年头,撒了饭,是要被雷公收拾的。这,也似乎成了长辈们教导我们好好吃饭的唯一法宝。在这里,我要说,我当然也不想故意黑化我的舅妈。毕竟,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个常说是一穷二白的年代,大家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这样的表现,其实很正常。
所以,我领着马小红、马小文捡鸭蛋,最主要的是为了给他们家打牙祭。另外,就是捡鸭蛋这个事,又一次真实地发生了。这说明,无论我怎么扇动翅膀,有些事,是不会变的。我确实,很想看看,这次这个鸭蛋,还是不是前世那个鸭客家的。
记得那时候,有一个放鸭子的老农,我们称之为鸭客,每天都会赶着鸭子到河里觅食。有那么几天,班上的几个同学,总是会迟到。老师问他,他就编了些理由。结果,有正义的同学看不过去,当场举报,说他们在河里捡鸭蛋,所以来迟了。
这么一说,我就放到心上了。上学放学,我都会带着马小红、马小文几个,一起沿着河边走,想碰上几个鸭蛋。那时候,说实话,真的是山清水秀。河里的鸭蛋,在我们的火眼金睛下,每天都有斩获。前前后后,我们应该是持续了有半个月,捡到了百把个鸭蛋。那些日子,我们几个天天都有鸭蛋保证营养。而家长们听说是捡的,内心里多少又有点贪小便宜的想法,也就都没阻拦我们。他们可能想,我们不捡,也总有别人捡,一个小孩子,这点事也算不了什么。
当然,特殊时期的这些不文明行为,并没有影响我们长得笔直笔直。我们只不过是实在没什么好吃的,才犯了这样美丽的错误。
那么,今天能不能捡到鸭蛋,我想,都该在心里对那个老鸭客爷爷说一声,对不起。这对不起,是来自我前世的愧疚。您着实不声不响地干了件好事,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在我说完对不起后,还得说声谢谢。真的,谢谢您帮助我们在那个艰苦岁月解了馋,并且,从未拿起您那箍着铁尖头的赶鸭棍来找我们或者别人算账。
您,也是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