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吴王在太极宫内对陛下汇报了什么?”
魏王府,李泰有些醉汹汹回来时,王珪父子、唐俭等人早等在府中了。
李泰厚着脸皮跟李恪回吴王府蹭饭喝了酒。
听到询问,李泰差一点就脱口而出,与有荣焉的显摆,毕竟他也对泛河西走廊经济区有过帮忙的。
这一点,今天晚上皇兄当着很多人的面在吃饭的时候说的。
不过话到嘴边,李泰打了一个酒嗝猛地醒悟。
他想到了父皇的告诫,尽管这事情很快大家都会知道,可父皇的警告他可不敢违背。
这关乎他听不听话的问题!
一个不听话的皇子,再优秀,也就只能去就藩封王。
就好像皇兄李恪,父皇答应打下辽东半岛后,将半岛全部封给他,让他在那边当一个逍遥王。
他轻松之余,对皇兄的遭遇感到惋惜。
李泰打内心里承认,诸多兄弟中,只有皇兄李恪能够稳稳地压他一头。
可惜这个皇兄出身不够好的情况下,还不听皇帝老子的话。
“岳父、莒国公。”李泰瞬间清醒,郑重其事,礼贤下士,又十分明白地说道:“这件事情很快所有人都会知道,或许就在明日,总之最迟不会超过年关。”
“父皇严厉申明,不准我们提前将这个消息散播出去,所以请大家能够理解,若是要父皇知晓这个消息从本王这里传出,本王会在父皇心中留下一个不听话的印象。”
“妹夫,大家都是自己人,你难道连我们都信不过吗……”有着太子严令的王敬直忍不住开口。
不等他把话说完,王珪扭头瞪了眼,训斥道:“放肆,谁给你的胆子跟魏王这么说的!滚出去!”
“岳父息怒,岳父息怒。”李泰连忙劝说。
不过从始至终,李泰都没有将消息泄露出去。
这关乎他在皇帝老子心中的印象,无论如何,即便是再亲近的人,也别想从他口中得到任何的口风!
……
吴王府。
魏叔玉、秦怀玉、程处默相继从吴王府中走出来。
三人行走在黑暗的朱紫巷内。
程处默沉声说道:“魏王今天在吃饭的时候说话酸溜溜的,应该是被吓到了,同样也被大哥取得的成果给惊呆了,有些嫉妒,他会不会对大哥不利?”
“应该不会,魏王现在拉拢大哥还来不及,他是个聪明人,不会自绝前途的。”魏叔玉笑着说道。
秦怀玉比较赞同地点了点头,继而担忧道:“尽管大哥把数额缩小了,可是还是有些过分耀眼了,恐怕一旦公开后,河西地区就再也不安稳了。”
“这段时间岑文本这个恪党大头目应该正在清洗那些死硬分子,要是能多些时间就好了。”
“放心吧,杨妃娘娘身边的小太监出宫请大哥入宫,你们以为真的是杨妃娘娘的主意?”魏叔玉十分轻松说道:“如果我没有估摸错,这是陛下的注意。”
“陛下也很清楚泛河西走廊经济区现在就能取得这样的成果,未来一定会更进一步,这种繁荣会持续数十年,为了这数十年,陛下需要询问大哥一些事情。”
“假借杨妃娘娘思念大哥,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闻言,秦怀玉和程处默也笑了:“这就好,只要争取到年关,咱们这位恪党大头目,应该能把那些最不老实,地位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剔除。”
就如魏叔玉猜测的一般。
李恪入宫后,就被带到了皇后寝宫。
父子相对而坐。
李世民询问道:“你跟我说说,这份东西,还需要爹帮你保密到什么时候?”
嗨嗨……
李恪顿时痞笑起来,搓着手说道:“那个可能的话,爹你帮我保密到年关吧,我离开这个把月,雍州那边一定有人忍不住跳出来的。”
“那个恪党大头目要趁着这段时间把这些人清除出去,让这种坏分子不能隐藏在其中给我们搞破坏。”
哼!
李世民气得哼了一声,没好气的说道:“你们恪党这是要清除异己,听不得不同的声音是吗!你敢在朕面前说这些话,你就一点儿都不在乎吗!”
李恪翻了翻白眼不说话了。
他那么说,只是觉得皇帝老子对岑文本有些不公平,所以想替老岑喊个冤,让皇帝老子心里明白。
毕竟老话都说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喝,提一提岑文本,让皇帝老子记住也是好的。
鬼才知道,皇帝老子反应这么强烈。
长孙无垢看着李恪无奈的模样不由莞尔一笑说道:“别跟你父皇一般见识,他呀就是找到机会,就想着从你身上找回当父亲的威严。”
李世民尴尬无奈地瞪了眼妻子。
长孙无垢假装没有看到,笑着询问道:“恪儿,商贾的繁荣,所能产生的效力我们都看到了,可冷静下来之后会感到害怕,如果人人都从事商贾之道,就如同益州发生的事情,田地谁来种呢?”
“铜钱说白了不能当饭吃,你也在给朝廷的折子里面说了,朝廷当下的问题依旧是吃饭问题。”
除了征询李恪什么时候可以公开折子上的东西之外,这也是李世民连一晚上都等不了,迫切招李恪入宫的原因。
如果不是妻子提醒他,粮食才是最为重要的国家基石和根本。
他差点被折子中的税收金额迷昏了头。
李恪笑着说道:“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商业反哺农业。”
“活跃的商贾行为,会将天下积攒沉淀在高门大院中的财富充分调动起来,而在这个行为活动中,就需要很多人参与,参与人数最多的就是百姓。”
“百姓从其中能够赚取的或许不是最多的,但是百姓无疑可以从中赚取一定的钱财,这是商业行为比较冷清的时候所不能办到的事情。”
帝后二人点了点头。
泛河西走廊经济区的辐射能力,虽然主要聚集在河西走廊地区。
可是关中也受到了带动。
周围的益州、并州、吐蕃、塞北草原,底层的百姓可以说都得到了切实的实惠。
他们一直在关注着。
“继续说。”李世民沉声道,同时把他面前的茶杯推到了李恪的面前。
长孙无垢瞧着丈夫这个小动作,不由莞尔一笑。
有些人就是死要面子。
李恪继续说道:“百姓手中有一部分闲钱的时候,就需要朝廷引导。”
“引导?朝廷为什么要引导,引导百姓做什么?这与恪儿你提倡的服务型官府似乎有些背道而驰了,引导不就是一种命令吗?”长孙无垢拧眉询问道。
“母后,引导可以当做一种命令,不过这不是一种强制执行,如同征召徭役一样的命令。”
“其实引导正是服务型官府的一种最普遍行为方式,这种引导改变传统方式的朝廷命令,但凡是朝廷命令,虽然结果是为百姓考虑,可百姓会本能的存在一种抵触情绪。”
“引导则不同,通过一定的方式,吸引百姓主动去响应朝廷的号召,虽然这么做有些复杂,可是胜在不会让百姓有抵触,朝廷和百姓之间不会因为一道道冰冷的命令而有隔阂,命令会让朝廷的善政在执行过程中,在百姓心中打折扣,而引导不会。”
“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这是因为百姓手中有了一定的闲钱,他们很难真正做出有利于他们长远发展的最佳选择。”
“要么舍不得花,捂得死死的,让钱的作用不能发挥出来,要么就贪图了一时的享乐,割点肉,打点酒,老婆孩子小酒肥肉热炕头,小富即安了。”
李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话,让长孙无垢不由浅笑,皇帝气得翻白眼。
“你身为堂堂皇子,不也一直想要老婆孩子热炕头吗!你有什么资格指责百姓的!”李世民终是有些恨铁不成钢地挤兑道。
李恪也不生气,痞笑着说道:“所以这就更加证明需要朝廷的引导了,连我这个皇子都喜欢这种日子,说明绝大部分人都是这种思维。”
“不过作为一个有作为的朝廷,不能由着这种事情发展。”
“否则最终财富、地位的差距会不断地被拉大,大部分老婆孩子热炕头了,可一些看得远的人,有野心,有闯劲、有能力的人在这个过程不断的积累财富和地位。”
“这不就是又一种翻版的士族和百姓两个阶层吗?”
“合格的朝廷,就要考虑引导绝大部分安于现状的百姓,给他们一条发展的道路,让他们不被抛得太远,这种差距不会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