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创业看似激情、果敢,实则艰辛、苦涩,在大势、资本、渠道、人脉等诸多因素俱缺的情形下,仅靠能力、智慧、毅力犹如猴子捞月!
而情怀这玩意儿更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没有任何家人朋友,愤懑至极想爆个粗口,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宾语。
--------------------------
小若莺雀的遁一文化,经营设计却如吞象的蛇:
实物产品有传统的陶瓷商品,有独创的茶具套装;特色服务有设计打样,有茶艺培训,有茶壶定制;销售模式有茶店代售合作,有论坛发文推介,有专业网站B2B推广,甚至还有自营外贸。
中信有几个聊得不错的国际友人,那是以前值夜班时通过ICQ认识的,虽然他的英文一般,但网络聊天无须口语,再加上双语字典,倒也能沟通无碍。
其中有个叫埃布尔的冰岛人,喜欢东方文化,尤其是古典诗词,每次与之聊天,中信也最是艰难,往往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单词,需要大量的查找,但也最是愉快,当一句古诗被埃布尔理解了,便收获一次成功的喜悦。
最近的一次聊天中,埃布尔得知中信注册了公司,并且主营陶瓷产品,他主动谈起,他的家族在北欧几国都开有超市,其中就有来自中国的陶瓷产品。
随即,埃布尔又表示了遗憾,毕竟在国内已有多年的合作伙伴,虽然他很想帮助中信,却也是无能为力。
中信笑着表示理解,为缓解短暂的冷场,中信又发去了一句古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人又沉浸在解释与理解的意境之中,此前的话题已然抛之脑后了。
一周后,中信突然收到埃布尔的电子邮件,附件中是几个图片,正文大意是请中信代为寻找图片中的熏香炉,家族的那个合作伙伴找不到同款产品。
“老婆,你来看一下。”
“怎么了?”田冰应声放下手中的木槌,走了过来。
“老埃问我们能不能找到这款香炉?”
“你不是说他们家有供货商吗?”田冰虽然表示着疑问,眼睛却认真地盯着屏幕上的图片。
“他的供货商搞不定呗,想看看你这个专业的能行不?”
田冰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意见:“那就别找了,在瓷都肯定找不到,这个款式不是中式的,有点儿像西亚那边的风格。”
“那怎么弄啊?”中信有些犯愁了,这可是朋友首次提出的请求啊。
“你呼他一下,问问他什么情况,量有多大?如果只是一两个的话,我顺手就帮他做了。”田冰淡然地说着,脸上是满满的自信。
“我还是回邮件吧,按照时差,他那边还是半夜呢。”
回完邮件,中信伸了个懒腰,去了茶桌那里坐下,他有小半天没喝茶了。
中信刚刚泡好茶,给忙碌的田冰送去了一杯,就听见滴滴滴的声音传来,原来,埃布尔并没有休息,他一收到中信的邮件,便在ICQ上呼叫了起来。
一番交流后,中信告诉田冰,这是埃布尔一个老客户的订单,提供了照片和大概尺寸,数量200只。
田冰没有抬头,一边忙活着手中的器物,一边说道:“难怪他那个供货商做不了呢,批量太小了,没人愿意接这个单子。”
中信动心了:“要不咱们来做?订单虽小,可也是蚊子腿儿啊!”
“你问问单价能给多少?”
噼里啪啦一通键盘敲击过后,中信有些小兴奋地说道:“32美刀,按照牌价,我算了一下,大概260块一个,总货款五万多。”
田冰放下手中的活计,来到电脑前,指点着图片进行着专业的分析:
“亲爱的,你仔细看看那个香炉,一共由三个部件组成,而且开孔很多,有直面、有斜面、有球面、有滴子,制作难度很高,需要开好几个模具,这些成本可不低啊。”
“也是啊,对于厂家而言,这个单子确实太小了,谁愿意接啊?就算要接,价格也不会太低。”
看着中信的情绪有些低落,田冰赶忙出声宽慰着。
“等会儿,我再好好看看,这个数量翻石膏模应该是可以的,如果我们自己翻好模具,再找厂家做注浆生产,应该也能行,只不过,忙活一大圈下来,却是赚不到什么钱。”
“先不管赚不赚钱,你先确认能不能做,只要不亏欠,就值得尝试一回,我这就告诉老埃,明天回复他。”
订单虽然不大,但也是个良好的开端,田冰接了任务,一如中信此前的魔怔,全力投入制作打样中,帮不上忙的中信则是全力保证着后勤,却也只会端个茶杯喂个茶水。
第二天,小样终于做出来了,中信拍了照片发去邮件。老埃很快就确认回复了,至此,第一个小单子算是抓到了手中。
双方约定,不设定交货日期,货品生产出来直接发货即可,货到付款。
看着一脸兴奋的中信,田冰却有些担忧:“亲爱的,我们的风险是不是太大了点儿?万一货到了,他们不满意不付款,怎么办?”
“没事儿的,你就放心吧。我和老埃说过,破损率定在5%,发货时,我们发210套给他,基本上就不会有问题了。另外,外形与材质,以及工艺标准也都确认过了,注浆产品的表面光洁度不可能很高,只要具备实用价值,就不算次品。再说,我也信任老埃不会刻意欺骗我的。”
中信的考量是基于商务与情谊,并非没有道理,田冰也稍稍安了心,开始准备翻模的事宜。
两人又一起去了装饰市场,遍寻之下,合格的石膏粉被两人抬回了公司。
历时两天,模具给翻了出来,为了避免出现损坏,一共翻了四套,办公室俨然变成了工作室,四处都是泥巴和石膏,还有杂乱的用品用具。
双休日,两人带了小脚板一起乘车去了陶都,直接到了一家较为熟悉的私人陶瓷厂里。
对方是比田冰略小两岁的女孩儿,长得挺漂亮,她正仔细打量着石膏模具。
田冰熟络地问着:“叔叔在家吗?”
“他在车间忙着呢。”
田冰指着窗下的工作台问道:“你平时这么忙,也在做茶壶吗?”
“哦,那是我妈在做的。”
田冰欣赏着展柜里的紫砂壶,特真诚地夸赞道:“嗯,这些都是阿姨做的吗?比我的手工好多了。”
“冰姐才是高手呢,不仅会做茶壶,还会翻模。”女孩儿笑得很可爱。
“哪儿呀,我是学得太杂,工艺上算不上真正的精细。”田冰似有感慨。
“……”
见两个女孩儿聊得火热,中信索性带着小脚板出去转悠了。
临近中午,那女孩儿和田冰已然亲姐妹一般了,热情地挽留三人共享家宴。
用餐结束后,田冰在陶都就多了一家亲戚,香炉的事情也算彻底放心了。
当天下午,在女孩儿的陪同下,田冰一家游览了景区,当晚就在陶都住下,女孩儿和她先生一起再尽地主之谊。
次日,与女孩约定好相关事宜后,中信一家逛了陶瓷城后,才返回了吴市。这一次陶都之行,凭借田冰的专业技能和交往能力,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命运的小手隐约可见,似在慵懒地晃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