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末路枭雄(11)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2063字 发布时间:2022-08-12

十二月,李渊正式下诏命李密前往山东招抚旧部,贾闰甫为副使。

行前李渊设宴为李密等人饯行。李渊执李密之手,与贾闰甫一起三人同登御座,十分亲热。李渊叫二人一起举杯道:“吾三人同饮此杯,向神明证明彼此同心。贤弟此去,定建奇功,不负朕望。丈夫一言,千金不易。朝中确有人不愿贤弟前去,朕一颗赤心待弟,任何人无法离间。惟愿贤弟早日凯旋,兄弟完聚。”

李密为了让李渊放心,竟指天发誓:“密若有二心,就让我万箭穿心而死!”他万没想到,此话竟一语成谶。

李密又请求让王伯当同去山东,李渊准奏,任命王伯当亦为副使。


李密率当初一起投唐的万余人出潼关东进,但觉鸟脱樊笼,重入云霄,一路打马如飞,催军快行。

李密部众里有个叫张宝德的,看出李密不甘蛰伏,惟恐其叛乱祸及自身,途中上密折给李渊,言李密必反。

李渊深恐李密之灯,绝非省油。放他出笼后,李渊寝食难安,极不踏实,今接此密奏,遂又改变主意,决定召回李密。怕其惊恐生变,乃命慰劳其部属,余众暂归王伯当统领继续东进,只征召李密一人返京,说是另有要事委任。

李密在稠桑接李渊遣使快骑送来的飞诏,就让使者先出帐外歇候,对贾闰甫、王伯当二人道:“唐主派我等去山东,无缘无故,又将我召回。唐主前一阵子说过,有人坚决反对我前往山东,如今必是信了这种挑拨离间。我若回京,恐难逃一死。不如袭破眼前桃林县,收其兵粮,北渡黄河。待消息传到熊州,我等早已远走高飞。只要能到黎阳,大事可成。二位意下如何?”

贾闰甫摇头道:“主上待明公,恩义颇丰。况唐气势已成,天下终归一统。明公既已委质,不宜再叛。且任瑰、史万宝据守谷、熊二州,离此不远。我等早晨起事,只怕他们大军晚上就到。我等区区万人,若四面受敌,哪堪一击?即令攻克桃林,军队岂能一时集结?一旦被指为叛逆,谁肯相容?为明公计,不如接受诏命回京,表明并无异心,谣言不攻自破。唐主圣明,必不会滥杀无辜。若一定要前往山东,可徐徐图之。”

李密怒道:“唐主使我与周勃、灌婴同列,我焉能忍受?况我李密也应图谶,比那李渊不差。夫李渊,窃贼也!身居关中,投机天下。我宁死,岂肯为他臣虏!况投唐以来,认真观察,洞知其虚实,设若提兵再战,胜负尚未可知。纵使唐廷坐拥关中,山东仍可归我所有。今李渊听任我东行,足以证明‘王者不死’!天赐良机,为何要自缚双手,仰人鼻息?公我之心腹,为何处处向着李渊?寄人篱下,苟且偷生,如此生活,真就叫你留恋?你若不与我同心,我只好先杀了你!”

闰甫垂泪道:“公虽名应图谶,可近察天下局势已有大变!今海内分崩,群雄逐鹿,强者为尊。明公逃亡途中,谁肯听命?况自诛杀翟让以来,忘恩负义之名,早已背定!恐无人会再将手上兵马拱手委于明公。明公旧部担心公前往争夺兵马、地盘,说不定联合共同抗拒。一旦失势,天地之大,岂有容身之所?闰甫忠心事主,屡蒙殊恩,否则谁肯直言冒犯?惟愿明公趋吉避凶,岂是在下恋栈李唐钱粮?明公若有安身之所,闰甫何惧一死?”

一席话正中李密痛处,李密恼羞成怒,拔刀欲杀贾闰甫。王伯当再三阻拦,劝道:“闰甫一番好意。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明公若不从其言,看在往昔情分,放过他吧!”

李密方才罢手,言道:“既如此,你我二人尘缘已尽,你即刻去投他处,以后勿复相见。”

贾闰甫大哭,辞别二人,出帐上马,从此不知所终。

伯当也认为此时叛唐,不是时机,李密不听。伯当叹道:“义士之志,不以存亡变易其心。我与明公,义同生死,便同归于尽,有何不可?只恐我之死对明公毫无益处。”

李密于是斩杀李渊来使,召集部众训话:“弟兄们!瓦岗将士,百战万死,英勇抗暴。胜利果实,岂容他人摘桃?今李渊,坐山观斗,见瓜熟蒂落,竟来抢食,且自命天意,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与伯当激于义愤,决意起事。诸君皆瓦岗旧部,愿从我者,同归山东,与黎阳徐将军会合。愿回乡者请自便。”

众人皆道:“愿追随魏公,重振瓦岗!”

李密于是吩咐众人,如此这般,分头各去准备。

 

傍晚时分,李密趁着夜色,率众至桃林县城下。

李密对城上喊道:“我乃上柱国、光禄卿、邢国公李密,奉诏东征,路过贵县,欲求见县令,有事相商。”

守城士卒忙去通报,不多一会,县令登上城楼,问有何事。

李密取出李渊亲笔手诏,于马上道:“东征途中,奉诏暂还京师,所带家眷行动不便,意欲暂借住贵县,还望关照!”

县令沉吟道:“方今乱世,贼寇猖獗,不得不慎。公不介意,可将圣旨拿来一看。”

县令叫人从城楼上用绳索放下一筐,李密道:“唐突圣旨,本大不敬,事已至此,密别无他法,请吧!”李密将圣旨置于筐中,被提上城楼。县令取了诏书,仔细研读,看罢方跪下拜了几拜,口称“死罪”,传令兵丁开门。

李密带数十人进城,大多着妇女衣裙,头上幕篱直垂到腰际,另外只有几个家丁模样的人跟随。

到得县府,突然之间,那帮“女眷”扯掉幕篱,抽出衣中利刃,身手矫捷,逢人便杀,原来俱是须眉男子所扮。可怜县令与随从校尉,稀里糊涂作了刀下冤鬼。

李密命打开城门,放王伯当带其余部众入城。唐军士卒见县令已被杀,皆没了斗志,腿脚快的赶紧逃跑,剩下的被李密部众裹胁。

李密于是劫了粮草,让随众在桃林休整,一面派人通知旧部襄城张善相出兵接应。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