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贤的另一个堂哥李成信赵先苗两口子是惯会钻营的。
当年他们为了逃避沉重的上交款,于是千方百计把户口从李家沟迁到了小童镇上。他们的眼光又贼准,县政府开放社会养老保险购买之初,一次性补缴的价格只有三万八千元,他们二人早早地便悄无声息地购买了,旁人都不知晓。
直到后来他们已经领取了养老金整整一年,李成贤也购买了以后,养老保险的事情李家沟的村民才渐渐地都知道了。
有一段时间,村民都在讨论这个养老保险的话题,究竟是买好还是不买好,他们各有各的看法。
有人认为买了的是傻瓜:那么麻批个东西,好几年都领不回成本,万一二天(以后)有了变数,就好比钱丢进水里,泡泡都不得鼓一个!
也有人抱着观望的心态:看看情况再说,好了的话,以后再买不迟。
农民都是质朴中带着算计,算计中带着狡猾的!眼前的利益他们看得很重很重,算得比谁都精。
只是国家政策不会给他们迟疑的时间,等他们回过味来再想买的时候,购买价格已经涨到了七万九千元,他们这下又觉得不划算了;等到七万九千元他们也想买的时候,政策上又限制了户口迁移。
最终李家沟就只有李成贤夫妻和赵二嫂夫妻两家人最终买上了养老保险。这许多年下来,村里人看在眼里酸在心里,羡慕眼红得不行,常常话赶话地说着弯酸言语。
李成贤夫妻知道村里人的心态,因此从来不在人前提养老保险的事情。然而这件事毕竟是李成贤的得意之举,因此在洪秀和儿女面前,他常常凭此炫耀,以彰显他作为一家之主的英明决定。
这时,见李成贤又来炫耀说嘴,洪秀翻了一个白眼:“哎呀,女人家本来就头发长见识短哒,不然要你男人何用?”
洪秀这明贬暗褒的话让李成贤极为受用,呵呵直笑。
杨枝赞道:“老汉儿,你真棒!”
杨林正色道:“你们咋是这样的呢?一家之主做出这么英明的决定那不是应该的嘛。老汉儿,你说对不对?他们都是一群马屁精,你看我,我就从不拍马屁,只讲事实,你还是很这个的。”说着伸出了大拇指。
这个超级大马屁,让李成贤笑得合不拢嘴了。
“嗬——哟,老哥,你这种话你都说得出口。”李亮翻了一个白眼,“我真是佩服你的脸皮。”
一家人哈哈大笑,甚是欢乐。
收拾了碗筷,下午是很忙碌的时间,得把肉腌制好。洪秀把杨枝那边的肉当着杨枝的面数好块数,对杨枝说:“一共五十五个肉,等小王回来拿过去吗?”
杨枝道:“等他?怕不晓得要等到好大一天呢。”
李成贤搓着手上沾上了酱油的盐粒,用目光看着大女儿,又看着洪秀:“那咋个办哇?晒干了我给你送下去?”
洪秀盯着李成贤说道:“这个肉这么多?你咋个弄得走哇?”
洪秀这话不是让李成贤想办法,而是打心底她不想让李成贤送到东沙去。两百斤的猪肉,别把她七十岁的老头子累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