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十年前,杨林刚刚大学毕业那一年,益杨县推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政策。
只要是城镇户口的居民,从来没有参与社会养老的,只要到了一定年龄,一次性补缴五万元,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以按照最低基数每月领取养老金。
益杨县所辖的各个镇都分配了一定的名额。
李成贤的大舅子荣贵给他的二姐洪秀打电话,说一定要买这个保险。洪秀弄不懂,他就跟姐夫李成贤详细说如此如此。
李成贤一开始也搞不懂,荣贵再三来电。当时他的老岳父,一个八十多岁的,在老公社当了一辈子公社主任的老共 产 党员十分着急,说“国家的好政策,你们要是抓不到车子尾巴爬上去,过了这个村就没得这个店了”。
老岳父洪天启是个说一不二的人,从来就没有把李成贤这个“只晓得㘸笨(贬义,干力气活)”的女婿放在眼中。老实巴交的李成贤对他总是仰视和心存敬畏的。
有了大舅子和老岳父的反复催促,又想到这是国家的政策,国家是不会欺骗老百姓的,所以,虽然不懂不明白,但李成贤还是决定给洪秀买这个养老保险!
他仔细地算了一笔细账。每个月可以领几百块钱,七八年就可以领回五万块的成本;就算活不过七八年,“也他妈的有一笔烧埋费”——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把账算得很绝。
但是洪秀却死活不同意!
一次性交五万块!这是这个农村妇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她拿不出这么多钱,也从来不敢想能够拿出这么多钱!
拿不出这个钱,就意味着要借钱!一想到要借钱,洪秀那根敏感的神经瞬间就被刺痛了!
跟着杨林的父亲杨有钱的时候,他们一家一直在借钱和还钱这两件事上来回倒腾着,一直到杨有钱死的时候,还给她遗留了一大笔债务!
好容易还清了债务,现在又要让她借钱,这是洪秀万万不能接受的。即便弟弟荣贵再三说,“没得钱,我借给你”。
但是李成贤已经决定要买了,他沉着脸说“你不买,我要买”!
他想得很清楚,他已经六十岁了,小女儿李亮才十一岁,以后读初中高中甚至大学肯定要花一大笔费用,这费用怎么出呢?虽然儿子杨林早就明确表态,他妹妹以后大学的费用由他负担。但是各人有各人的事情,儿子以后要成家立业,花钱的地方更是多得数不清。
老话说得好:兴家好比针挑土,败家如同水淌沙!这是说,要兴旺一个家庭就好比用针一点一点挑土那样艰难;要败掉一个家庭却如同大水冲淌河沙那样容易!
在李成贤的心里,一个家庭想要兴旺发达,想要越过越好,光靠家里的某一个人,是不切实际的。家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同心协力,共同去拼去创,即便是年过花甲的自己。
未来一定是属于年轻人的,他能做的就是要为年轻人减轻负担,以后让他们自己去拼去创,他决不成为他们的负累。
他的想法很质朴,也很纯粹!
买养老保险没钱,那就想办法。他没有同舅子荣贵借钱,直接给在粤州打工的女儿杨枝打电话,借三万!杨枝二话没说给父亲寄了三万块,李成贤取出家里的所有积蓄,又在村里借了一点,凑够五万块钱。
要买养老保险必须是城镇户口,这一点洪秀是符合的。
千禧年左右,津蓉高速开始修建,改变的春风自此终于吹到了益杨县。随后益杨县火车站也开始规划修建。
杨林的老家杨家湾距离县火车站很近,被划归为城乡结合部,后归并在小童镇,自此洪秀和三个子女的户口摇身一变从农村户口变成了城镇户口。
这就为这次买养老保险提供了户口上的条件。
但是当时洪秀只有四十七岁,如果购买了保险,得再等三年才能开始领取。这就让人的一颗心心像那秀才的鸡巴——悬吊吊的,总不踏实。毕竟钱给出去了,要三年以后才能见利禄,实在令人煎熬。
能不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尽早的见利呢?
李成贤又动起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