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中队以上干部整齐地坐在会议室里,刑警大队的案情分析会正在举行。
周至祥走到题板前演示道,进行了模拟演示:
“各位,从近期发生的一些事情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几个事件的关联性,平原公司夺了宏运公司的标,宏运公司派出吴寄山等人收拾平原公司的李明鑫,以败北告终。于是,炸掉平原公司的仓库。平原公司为了报复宏运公司,进行断电报复。对于这一串儿案,我建议对两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传唤。”
姜长庚点了点头:“有道理。大章,你看呢?”
龙大章站起来说:“周副大队长的分析,从逻辑角度看无懈可击。可是,这些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只能证明双方存在作案动机,没有其他事实佐证他们实施了犯罪行为。另外,也不排除其他利益团体嫁祸于人的可能……”
周至祥打断了龙大章的话:“大章,作为一名专业刑侦人员,要多体现专业性,‘可能’这样的词儿,还是少用。姜局长,我发现,只要我提出的见解,龙副大队长都有不同意见,如果我们都这样议而不决,互相扯皮,怎么提高办案效率?”
姜长庚一看,又是“二牛顶架”模式,便赶紧打圆场:“二位,你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是,我们还必须找到其他证据,只有这样,才能不冤枉一个好人。下面,我布置一下任务,爆炸案、断电案并案侦查,专案组仍由周副大队长负责。”
被排除在专案组之外的龙大章心有不甘,他和朱丽雅来到公安局技术室,认真观看着博物馆附近的探头摄像资料。
龙大章指着一个画面:“看,这个人从这里走过,十多分钟后又从那边返回来,跟爆炸案的作案时间相吻合。还有,这个人很像武玉鹏。”
朱丽雅仔细分辨着:“武玉鹏?不像,他没这么瘦。再说,他还敢在龙城活动?”
龙大章说:“或许武玉鹏的生活处境很不好,才瘦得变了样。”
他打开另一段视频说:“这是断电踩踏案附近的视频,你看,这个人走路的姿势是不是和前一个很像?很多犯罪嫌疑人都心存侥幸,武玉鹏也不例外。”
朱丽雅问:“大章,怎么看谁都像武玉鹏呢?”
龙大章说:“这两个视频中,都没有照到他的面部,但是,从走路姿势和身高胖瘦来看就是武玉鹏,我观察过他的步态。再说,武玉鹏在钱如意的公司当过电工,当过爆破员,他具备单独作案的条件。”
朱丽雅点了点头:“如果是武玉鹏,他作案的目的是什么呢?”
龙大章说:“武玉鹏过去是宏大公司的员工,给钱如意当过打手。后来,
因为打架斗殴、不服从领导,被钱如意开除。武玉鹏还告过钱如意侵吞国有资产,最后不了了之。也就是说,武玉鹏存在报复钱如意的可能。”
朱丽雅问:“可是,他为什么要炸平原公司的仓库呢?”
龙大章说:“不图三分利,不起早五更,这就是案件的关键。我有一个大胆的设想,有一股势力想制造两家公司之间的矛盾,转移公安的侦查视线,这股势力,或许是我们要寻找的‘东北新干线’。如果是这样,‘东北新干线’的核心并不是钱如意或李明鑫。”
朱丽雅似在自语:“会是谁呢?”
龙大章说:“我们再去检验室看看。”
龙大章和朱丽雅来到检验室。
检验员告诉他们:“化验的残留物检验结果已经让周副大队拿走了。”
龙大章不解地问:“他拿走了?什么结论?”
检验员说:“他刚拿走的。关于结论,因为残留物过了火,很难下结论,但初步检验,残留物里有微量毒品的成分,尚不能构成储存毒品犯罪。”
龙大章苦心调查的龙城毒品动向,伴着一声爆炸随风而去,这样一来,他想通过毒品找到“东北新干线”的计划又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