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刚刚有一点亮,汤三父子两个就出来了,汤三用扁担挑着两个带盖的木桶,里面装着剪刀、蚕丝、饵料、窝料、线组之类的东西,汤小九扛着两根钓鱼竿。两人避开大路,沿小路绕到了汤小九上次钓鱼的那个地方,那块大石头还在。
汤三放下木桶,看着汤小九把东西一样一样取出来。先是把打窝器系到鱼竿上,装满窝料,轻轻地抛出去,将窝料倒入水中,这几日没有下雨,河水还是那样深,连七星漂也不用调了,静静地等鱼发窝。
三刻钟之后,打窝之处的水面上又涌出了细小的气泡。
汤小九压低了声音说道,“爹爹,你看那里,那就是鱼星,就是鱼在水下吃食和游动时吐出的气泡,看这大小应该都是鲫鱼!”
“屎蛋,莫要说了,小心把鱼吓走了,爹爹眼睛有些花,看的不是十分清楚,你还是快钓吧!”汤三瞪大了眼睛也低声说道。
本来想教给爹爹一点钓鱼的本事,这第一条就不行,看不清,还是算了吧!汤小九想道。
“哦,知道了!”
汤小九乖乖地拿起了鱼竿,用手将鱼饵搓下一块来,挂到鱼钩尖上,轻轻地把竿甩了出去。
只见七星漂在水面上的三粒浮子轻轻抖动,突然一个顶漂,汤小九猛的一抖竿,鱼线被拉直了,上鱼了。
“快,快,把鱼拽过来!”汤三激动地大声喊道。
汤小九幽怨地看着汤三,“爹,你吓到水里的鱼了!”
汤三张着嘴巴突然楞住了。
就这一转眼的功夫,汤小九已经把鱼拉到了岸上,不错,是一条鲫鱼,金黄色略有些发黑的肥鲫鱼,约有七八两重,汤小九让汤三先打半桶水来,把鱼放到了桶里。
刚才汤三大喊一声,水里的鱼胆子小,有的已经游到一边去了,重新聚鱼还得等一会。趁着这个时间,汤小九把蚕丝线取了出来,用剪刀剪了两尺长的两根,把其中一根递到汤三的手里。
“爹爹,一会儿你按照我做的方法把钓上来的鱼都绑上。”
汤小九取蚕丝一头做一个可收紧的绳结,将鲫鱼拿出来,把鱼尾从绳结中穿过去,收紧绳结,再把另外一头从鱼鳃穿入,从鱼嘴中取出,收紧蚕丝,鱼尾随着弯曲,将蚕丝收紧到极限,以不勒坏鱼嘴为宜,这样整条鱼就成了一个弓形,最后把鱼嘴里取出的蚕丝弯回来,在鱼鳃处缠绕一下,系个活结把鱼放入水中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减少鱼的游动,随之而来的耗氧也大为降低,在水中可数日不死。
汤小九教了两遍,汤三只是在做可收紧的活结处稍慢了一些,其他都熟悉了。
这一柱香的时间过去,水面又重新出现了鱼星,汤小九接着上饵甩竿钓鱼,汤三在一旁守着。
随着汤小九不断的上饵、抛竿、拉竿,鱼也陆续地钓了上来,一般情况下,早晚是钓鱼的最佳时间,这一窝子打下去,上的鱼比上次还要快,还要多。汤三已经前后绑了十五条鲫鱼和三条鲤鱼,这些鱼都老老实实地呆在木桶里,再也扑腾不起来了。
鱼星渐渐的少了,汤小九拿着打窝器又补了一次窝料,然后继续钓鱼。
汤三绑鱼都绑到手软了,看着桶里的这么多鱼,感觉自己仿佛在梦中一样,若不是怕吓到鱼,汤三可能都要不停地大喊大叫了。
一阵折腾下来,差不多午时前后了,鱼也渐渐地少了,而木桶里的鱼也装不下了,若不是用弓鱼术,或许都得死个五六条。
看到鱼不怎么上了,汤小九对汤三说道,“桶里已经装不下了,我看差不多能有三十斤鱼了,要不爹爹先回去一趟,把鱼放到家中水缸里,然后把桶带回来,我向河下游走一走,换个位置再钓。”
汤三看了看汤小九,“也好,我就先回去一趟,到家就回,你自己小心些!”
“知道了,爹爹路上也要避着点人,我这就往下游去了,再打个窝子,再等你回来。”
于是父子二人分开,汤三挑着木桶往回走。
汤小九沿着河往下游走,大约走了半里远,河又变得宽了一些,找了个水草多些地方站下,在这里打窝,然后再稍稍调了一下七星漂。
钓了半天的鱼,手臂有些酸痛,暂时也无事,就倒在岸边的草丛里,嘴里叼着一根草棍,思绪慢慢的伸展开来。
这小河里的鱼还是少了一些,主要还是资源有限。自然水域,食物缺乏,不像前世经常把生活污水排入河中,能够肥水,滋生一些微小生物供给鱼吃,还有人把食物残渣丢到河里,甚至于还有信佛之人时常把米面倒入河中喂鱼,故此鱼长的就大,数量也多。
现在可能钓一段时间就要换换地方,不然鱼少了,钓上来的鱼相对也变少了,耗费时间事半而功倍。
一个多时辰后,汤三挑着两个空桶找到了这里。
“屎蛋,爹爹回来了,怎么还不钓鱼啊?”汤三头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鱼,心中欢喜,催促汤小九快快钓鱼。
“爹爹,你有所不知,这鱼午时前后是不怎么吃饵的,就像有些人午时要小憩,就是休息一下子。”汤小九慢慢解释给汤三听。
“哦,没想到钓鱼还有这多讲究!屎蛋呀,钓了这么多鱼,你怎么打算的?”
“我估计下午还能钓到一些,或许就没上午那么多了,你送回去的约有个三十斤,再加上下午钓的鱼,如若送到百草坪,这一趟怕不行吧?”汤小九想了想说道。
“刚才的三十斤鱼再加上水,爹爹挑着用了半个时辰到家,也觉得有些累,如果到百草坪的话,路更远,一趟下不来,两三趟还差不多。”
“那就分两趟吧,申时中回家,就不生火做饭了,爹爹一会去附近多买点汤饼,够两顿吃的,我们到家就吃,然后一同去百草坪,酉时末就能往家返,到家后差不多戌时或者亥时了,再少吃点东西休息,等明日卯时再去一趟,对了,去之前再给六叔家送去二十五文钱,明日爹爹就不要去应役了。”汤小九倒是想的挺细致。
“好!好!爹爹都听你的。”汤三满口答应。
随后汤三去村头买了些汤饼,并去汤六家送了二十五文钱给杨氏,再到河边时,汤小九已经又钓起鱼来。
木桶里又装进了四条鲫鱼一条鲤鱼,汤三还是按先前做的,用弓鱼术将鱼一条一条绑起来放好。
汤三压低了声音对汤小九说道,“这鱼也怪,下午吃饵与早上比真的差远了啊!”
“若不是晚上急着走,日落前后还有一阵子鱼喜欢吃饵的时间,可惜不能等了!”
说话的功夫,七星漂点了点几下,又是一个大幅的顶漂,汤小九一拽竿,可惜提早了,没钓上来。若说抽竿三次四次就能钓上一条鱼来,这中鱼的频率也很高了,但是钓鱼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水下是什么情况,这就要靠经验了。
汤小九没有注意到,鱼窝里又缓缓的浮上来一个大的气泡。接着还是挂饵,向鱼窝里抛竿入水。
钓鱼抛竿也讲究一个巧劲,力求每次都把鱼钩抛到同一个位置,这也需要多次练习才能掌握,有时候外面的风略有些大,这样就等风的起落,一股风起来的时候不要抛竿,等这股风甚甚刹住,下一股风没起时再抛竿,这时鱼钩才容易抛进鱼窝里,不然的话是白费力,钓鱼的效率就差了许多。
七星漂抖了几下,又不动了,突然之前一个黑漂,汤小九手疾眼快,马上提竿。
鱼竿好沉,仿佛钩到了巨石一般,再提,一股庞大的力量从鱼竿上传来。
“我擦!……”
鱼竿把汤小九带进了水里。站在一边看着的汤三看到汤小九落水了,直接就扑了下去,猛地抱住了汤小九的腿,一个劲的向后拉。
没想到鱼线这么结实,鱼竿也借上了力,居然没有断,一个中年汉子一个孩童与一条大鱼就战到了一起,两人一鱼拔起河来。
汤小九知道钓到大鱼应该左右反复成八字型溜鱼,可是一是自己人小力量不足,再又是事发突然,不及反应,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尴尬的局面,大鱼一会向河中心冲,两人在后面拉着,随着鱼向前走,大鱼一会又向左或向右快速游去,两人在后面只好反方面用力往回拉。一来一往,反复多次,不过鱼再大,体力终究有限,慢慢的力量耗尽了,再向前或者向左右游,游地也慢了许多。
“屎蛋,怎么样了!”汤三关切的问道。
“爹爹,没事,好得很,再加把力,这条大鱼不行了!”汤小九一开始不小心喝了两口河水,但是汤三在后面抱的很稳,常干庄稼活的人,力气也大,看鱼扑腾的也慢了,不禁有些高兴。
又折腾了半柱香的时间,大鱼终于精疲力竭了,任由汤三拽着鱼竿把它拉上了岸。
这是一条大鲤鱼,从头到尾长有一尺七八寸,背上的鳞片是灰黑的,下腹发白,鱼鳍略有些发红,嘴上长着两个胡须,嘴还一张一合的。
汤三看了看鱼,又看了看汤小九,身上披着的布已经湿透了,脸上还被水草划了两条口子,渗出了一点鲜血,“你出血了,没事吧?”
“没事的,过两天就长好了,哈哈哈!”汤小九满不在乎地笑道。
汤三也很狼狈,身上的衣服也尽湿了。
“爹爹,我们回去吧,这么一折腾,鱼窝里已经没有鱼了。”
经这么一闹,水里的鱼早就炸窝了,没法钓了,虽说窝料还有一些没用完。
“走吧、走吧,今天爹爹太高兴了,哈哈哈!来先把这条鱼也绑上。”
这回这条鱼是父子俩一起绑的,汤小九绑着蚕丝线,汤三用手搬着鱼的身子,让它成弓形。再把鱼放到桶里,可惜鱼身太大,尾巴还翘在外面,只好由汤小九拿着盖子和其他零碎的东西。
父子俩一起回家了,到了家中汤三把买到的汤饼取了出来,两样的饼,白面饼和黑面饼,味道都差不多,汤就是菘菜汤,也顾不上再生火热一下,两人狼吞虎咽吃起来。
吃过之后,汤小九取过了秤,把大鲤鱼挂到秤上,称了起来,比十斤稍稍少了一点,九斤十四两。
“好了,屎蛋,你看是不是把鱼挑出来一些,这就要准备赶路了!”汤三问道。
“好,我来挑鱼,大鱼先留在家里,明早再送,到时众人都在,讨个好彩头,其他的鱼,挑上二十四五斤就可。”
说罢,汤小九顺着水缸把鱼一条一条的挑到桶里,同时还记下了条数,就这样挑了两桶鱼。
父子二人挑着鱼顺着大路向广缘走,路程很远,一路上走走歇歇,到了广缘后又折向西行,走了三里多路就到了百草坪村,到时比预想的早了小半个时辰,才到酉时初。
两人找人打听到杨时中的家,顺着指点的方向走不多远,就见一幢气派的大宅院呈现在眼前,高墙大院,朱漆的大门,而且大门还开着,虽说天快黑了,但是还有一些宾客提前就来了。
“爹爹,先等一下,我把线解下来,这独门的手艺可不能让人看了去!”
汤小九说完把手伸进木桶,把鱼嘴处系的活扣解开,再把尾巴处收紧的活结松开,把蚕丝线一一抽出来,并且确定数目也与挑鱼装桶时是一样的。
只见松开的鱼仿佛突然从沉睡中醒来一般,又用力扑腾起来了。
汤小九和汤三把鱼挑到杨府的大门口,正好有一个家仆见到,于是开口问道,“你们送的是什么?”
汤小九笑着说道,“昨天吴大叔在我们那定下的活鱼,今天我们就送过来了,这位叔叔来看看。”
汤三放下木桶,揭开了盖子,鱼还是扑腾,溅了一下水。
“不错,都还活蹦乱跳的,送到后院厨房,吴大就在那里。”这个家仆看了看鱼说道。
汤三二人挑着桶进了后院厨房,那是在后院西北角隔出来的两间房子,吴大正在那里宰杀猪羊,为了明天的宴席,有些菜得提前备好了,看来今晚上他们有得忙了。
汤小九走到吴大身边说道,“吴大叔,我和我爹把活鱼送来了,你看……”
吴大把刀丢到案板上,顺手找来一块棉布擦了擦手,“没想到啊,你们来的还挺快的!”
吴大回头又对井三说道,“你去把秤取过来,称一下鱼有多少。”
几个人毛手毛脚的把鱼捞出来,放到秤上一一称过重量。
“鲤鱼是十斤七两,鲫鱼是十三斤十一两,零头都抹了,十斤鲤鱼二百二十文,鲫鱼十三斤二百二十文,一共是四百四十文,如何呀?”吴大看着井三称出来的重量问道。
“就依吴大叔的!”汤小九谄媚的笑道,“家里头还有二十斤鱼,一次拿不了,明天早上再送过来,里面还有一条十斤重的大鲤鱼。”
“竟然有十斤重大鲤鱼,怎么不早送来,晚上小心弄死了!”
吴大很是惊讶,却又担心鲤鱼不能活着送过来。
“吴大叔且放心,那鲤鱼我爹单独放在一个水缸里了,应该死不了的,明天早上送过来,也让老爷们高兴高兴。”这谎话汤小九张嘴就来,反正大鲤鱼一晚上也死不了。
“好吧,井三,你带他们去帐房取钱,顺便送出去吧!”,吴大然后又对说汤三父子说,“大鲤鱼一定的看好了,一定一定不要让它死了!”
“你放心吧,我今晚上就算不睡觉也不能让大鲤鱼死了,明天一早就送过来。”汤小九信誓旦旦地说道。
汤三父子领了钱就回去了,半路上天就已经黑了,一路上磕磕绊绊戌时中才到家。
汤三在灶上摸索着找出火石和毛絮引着了火,把中午剩下的菘菜汤又热了下,借着光亮吃着汤饼。
“大鲤鱼没事吧?”汤三有些不放心,“上午钓鱼时你想过没有,如果爹爹不在身边,河水又深怎么办?”
“大鲤鱼你就放心好了!上午钓鱼么?我是知道你在身边,不然手就松开了,顶多身上湿一点,不过游泳我是早晚要学的,这里江河池塘太多了,不会水心里总没底。”汤小九解释了一下。
“还有,这卖鱼的钱……”汤三迟疑一下说了出来。
“爹爹的意思是……”汤小九想听听汤三的想法。
“屎蛋,你现在还小,你看牛蛋比你才大几岁,就有媳妇了,爹爹也急啊!爹爹知道这钱是你辛苦赚来的,可以给你一些闲时花,但剩下的不如放爹爹这里,等攒差不多了,爹爹也央人给你说一个,邻村有两三户人家去年生了女儿,家世也平常,等你再大点爹爹带你去相看一下,找一个相当的,好延续我汤家香火呀!”
汤小九心想,这和前世的压岁钱有些像,怕你乱用,爹娘给你存着,存着存着就没影了,不过老爹倒是专款专用,留着娶儿媳妇的,看样子还只能娶个童养媳,明媒正娶的可能钱不大够。
只是自己脑子里的念头太多太杂,随便找个人能过到一起么,不行再合离?这不坑人家姑娘一辈子么!自己虽是两世为人,但为人可不像前世有些年轻人一样轻浮,与人睡一下就和吃饭喝水一样平常,这个延续香火的事还是自己想办法吧,好在时间还长,谁又能知道我汤小九以后能变成什么样子啊!
“爹爹,你说的对,我现在还小,不过延续香火的事现在说来还有些早,你也知道孩儿是钓鱼的好手,有这个手艺,以后还怕娶不到媳妇么?这卖鱼的钱孩儿还有些用处的,刁婆婆那还欠了些钱,孩儿还准备买身衣服,此外钓鱼还要置备一些家什,家里这么多年了,也要置备一些东西的。明日早上送鱼去应该还能卖个三四百文,我看先给爹爹拿二百文吧!”汤小九看着汤三的脸说道。
“唉!你这孩子!算了,就依你吧,记得以后再卖鱼,不要都花了,爹爹多少给你攒点吧!”汤三叹了一口气有些失望地说道。
见到汤三同意了,汤小九心里松了一口气。
“知道了,以后每回卖完鱼孩儿都留出一份来让爹爹帮我攒着。还有孩儿想知道娶个童养媳要多少钱?”
“这个……听说要准备两身新衣服送过去,再拿四五吊钱;还有好一些的,就是骨架大屁股大好生养的,或是长得俊俏一些的,得拿个七八吊钱到一贯钱;也有十分难看的,脸上长个牛眼大的痣或者身上有脓包的,不给钱也行。”
“牛蛋娶的姜氏是多少钱啊?”汤小九对尚未谋面表嫂姜氏的身价有些好奇。
“听你六叔说给了五吊钱……”
父子俩吃过了汤饼就这样聊着聊着,慢慢的都睡着了。
翌日清早起来,时间充裕,汤三煮了饭,二人吃过之后又挑鱼上路了,那条大鲤鱼仍然是活蹦乱跳的。
到了百草坪后,杨家老太爷见到大鲤鱼也非常高兴,赏钱连带卖鱼的钱一共给了五百文,也就是五吊钱。回来之后汤小九也不好说什么,数了三吊钱递给了汤三,一共弄了九百四十文,都快一贯钱了,再给二百文,怎么也说不过去了。
汤小九还揶揄道,“爹爹,如若多遇几回送鱼这种事,孩儿娶媳妇就要娶个好些的了,哈哈哈!”
“那是自然,我儿聪明伶俐,定会娶上一个好媳妇,将来光耀门楣的!”汤三也是十分欢喜。
汤小九又取了一百三十文去了刁婆婆家。
“婆婆,小九把剩下的钱送来了,这是一百三十文,你数数。”汤小九对刁婆婆说道。
这么快!刁婆婆心想,汤家爷俩这是发了一笔横财呀!
“好好,那咱们就两清了!”刁婆婆有些意外的说道。
“两清倒没有这么快,小九记得婆婆说过成衣的事,我想先做一身。”
“哦,是这回事,你且稍等。”刁婆婆转身向屋内喊,“玉儿,你拿量衣尺出来一下,给汤家小哥量下身材,做身衣服。”
不一会儿,一个小妇人缓缓走了出来,个头不高,身穿墨蓝色的襦裙,手中拿着一柄木尺。
量过了身材,算好了布料,汤小九定下做一件粗布衫和一件粗布单裤,都是青色的,还有一双布鞋。布衫九十文,单裤七十文,布鞋二十文,一共是一百八十文。
刁婆婆交待,先交定钱八十文,马上就可以买布料做衣服,五日后来取衣时再交剩下的一百文。
汤小九笑了,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对刁婆婆婆媳二人说道,“稍等片刻,小九去去就回!”
回家取了一百八十文钱递给了刁婆婆。
这衣服的事也算解决了!回到家中,汤三和汤小九都无所事事,这时汤小九有些后悔,鱼没留下一两条来留着吃,不过渔具都是现成的,于是拿着鱼竿和饵料直奔河边而去。
还是第一次钓鱼的那个地方,站那块大石头旁边,汤小九再次把鱼竿抛进了老窝子,虽说这回没有下窝料,但是鱼在一个地方吃过食之后,还是有一些会绕回来找吃的,在这种地方钓鱼比在其他地方撞大运要强一些。
汤小九抽了八九次竿,终于又上了一条鲫鱼,可惜小了点,才三两重。反复又上饵抛竿,有时候明明浮漂没有动也提竿,就是让鱼饵多次掉落水中同一位置,起到引鱼和留鱼的效果,不出所料,两刻钟过后又上了一条六七两重的鲫鱼,有两条就差不多了,汤小九心满意足地拎着两条鱼回来了,晚上下饭的菜就是这两条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