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书名:明末之钓鱼佬 作者:菘菜汤 本章字数:6307字 发布时间:2022-08-10

深夜,汤小九昏昏沉沉睡的正香,突然被汤三轻轻地拍醒了。“屎蛋,还记得不,今天得去广缘卖鱼去,爹爹已经把饭煮好了,起来吃一口,我们好上路了!”

“哦!”

汤小九应了一声,抹了抹眼睛,翻身就从床上起来了,随手拿着那块布,披挂上来。又取了个粗陶碗舀了一碗水到院子中简单漱了漱口,再到桌子前拿起筷子吃饭,这回的饭还是糙米煮的野菜粥。

湖广就这点好,四季草木常青,野菜总是不缺的。

一边吃一边看着桌上简单的早饭,汤小九心中默想,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等汤小九吃完,汤三已经都准备好了,汤小九这回还是准备了两个带盖的木桶,每个桶放了一小半的水,把鲫鱼从水缸中捞出来放到桶里,等到广缘的时候两个手分开拎着也方便一些。

再有就是从刁婆婆家借的秤,以及上回剩下的几文钱。本来有十一文的,不过都带去给税吏交税的话也有些舍不得,就留下了五文,还藏在那不为人知的地方,剩下六文,一文拿在手中,一会交车钱,另外五文用草绳系好,丢在桶里。

汤三带着汤小九急匆匆地走到了黄茅岗,这时赶牛车的韩老汉还没有来,汤三嘱咐了几句就匆匆地走了。

大榆树下的人由三两个慢慢地多了起来,对汤小九来说只有两个是熟面孔,其他的都不认识,又过了一柱香的时间,韩老汉赶着牛车走了过来,身上穿的和前次差不多,只不过青粗布齐肩褂换成了青粗布的夹袄,毕竟天气又冷了一分。

韩老汉虽说年纪大了,眼有些花,但还是一眼就看到了汤小九。

“哎呀!这不是汤家小子么,怎么又到墟上来相看小娘子啦!”

众人一阵哄笑。

小娘子者就如同汤小九前世称呼年轻女子为小妹妹一般。

“韩老爹不要打趣,人家是有正经事要做的!”汤小九出声说道。

“你看他们哪个不是出来做正经事的!”韩老汉又逗了一句。

“好了,好了,你还是到老汉这来坐下。”

韩老汉人不错,又招呼汤小九到车辕上坐下。

汤小九把两个木桶放到车上,手里把那一文钱递给了韩老汉,怀里抱着秤,老老实实地坐到了车辕上。

旁边的众人也纷纷把要运走的东西放到牛车上,再把铜钱交到韩老汉手中。

韩老汉照例是一声大喊,然后扬起鞭子,赶着牛车向广缘而去。

还是辰时之后,牛车到了广缘,汤小九拎着两个桶带着一杆秤踉踉跄跄在墟市里走,这回倒是没有碰到李瞎子,不知到哪去给人勘舆定穴去了,陶五还是坐在那棵柳树旁边,汤小九走过去打声招呼。

“陶五叔,几日不见,最近可好啊!”

“啊……啊,不……好。”

陶五有气无力地说道,“肚子……肚子……痛!”

汤小九见陶五脸色有些苍白,摊子上的鱼也少了两条。

“鱼也卖了几条啊!”

“啊……没,吃了!”陶五慢慢地说道。

这就难怪了,鱼可能臭了,又舍不得丢,自己吃了能不肚子痛么!这个夯货呀!

汤小九也不敢多言,拎着桶就要向里面走,陶五又很吃力地说道,“别……别走,在……这……这……卖吧!”

“这不好吧,我这回卖的是鲫鱼,你卖的也是……”。

同行是冤家,两个人都是卖鱼的,不像上回,汤小九卖的还是泥鳅,勉强说得过去。

“无事……在……这,有……个伴!”陶五倒是希望汤小九留下来,两个人一起说说话,也有个伴,反正自己的鱼也没有人买。

汤小九心想,这陶五人倒是不错,憨厚老实,自己在旁边倒不担心欺负自己,而且有一个成年人站在这里,也能给自己壮下胆,于是就应了下来,仍在陶五和柳树中间把木桶放好,盖子揭开,秤摆在桶后面。

“陶五叔,你的鲫鱼还是十五文一斤么?”

涉及到自己鲫鱼的定价,汤小九还是要问一问。

“啊……啊,鲫鱼……十……二文,鲤……鲤鱼,十四……四文。”

陶五倒是把自己卖鲤鱼的价钱也说了出来。

没想到臭鱼也便宜不了多少,只是不知有谁来买。听了陶五卖鱼的价钱,汤小九也想好了自己要的价格。

时间还早,墟市上人不是很多,大都是早起来售卖东西的,而来买东西的人还没到几个,故此汤小九也没有喊着叫卖。

不过除这些人,还有几个人更勤快,那就是税吏,上回遇见的那个税吏又来到了汤小九的鱼摊前。

“小娃娃,才隔几天就又来了,这回泥鳅再给大爷挑几条好的,上次吃完了泥鳅,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好东西,大补啊!哈哈哈!”税吏歪着嘴笑道。

汤小九心想,这位还吃上瘾了,只是泥鳅上回都卖没了。

“官爷,泥鳅虽是好东西,但是也不好弄啊,上回剩了些小的都带回家吃了。”

汤小九不敢说都卖掉了,税吏中饱私囊自己可以不管,但是让人知道自己把东西都卖掉了,人家狮子大开口占自己的便宜怎么办,再说税率太高,自己也不是有意偷逃税款的人。

“这回带了几条鲫鱼,税钱小的也准备好了,这就拿给官爷。”说罢,汤小九从一个桶底捞了捞,捞出那一小串五文钱来,上面湿漉漉地,恭恭敬敬地递给了税吏。

“嗯,不错,能提前把税钱给爷准备好了!记住,以后有泥鳅给大爷留点好的!”税吏装模作样地说道。

“那当然,再有泥鳅一定给官爷留些好的!”汤小九笑着答道。

税吏走后,人渐渐地多了起来,这回可有不少是来买东西和闲逛的人。

汤小九见到人经过也开始招呼起来,“瞧一瞧看一看了,鲜活的大鲫鱼呀,只要十七文一斤了!”

如此这般反复喊了几遍。

听到汤小九的喊声,不时有人来看看他的鱼,有好事的还伸手摸一摸,不曾想被甩了一脸的水,也有那随大人来的顽童蹲在旁边看着桶里的鱼来回缓缓地游动。

慢慢的有人买了两条鲫鱼,汤小九拿着秤像模像样地给称了重量,一斤二两,抹了点零,收了十八文。 

看着汤小九有钱入帐,一旁的陶五羡慕不已,“啊……汤……汤……”,他这一结巴,还“汤”个没完了,“小哥,厉……厉害了!”

汤小九回过头看着陶五,“陶五叔,你的鱼放的时间太长了,怎么不做成咸鱼晒干再卖?”

正说话时来了两个用肩挑着木桶的年轻汉子,从衣服上就能看出是大户人家的家仆,径直走到汤小九的面前,放下肩上的木桶,“你这是卖的什么鱼,有多少?”

果然是大户人家的人,不问价直接问有多少!

汤小九答道,“还有十一条,都是鲫鱼,十七文一斤,差不多有六七斤吧!”

其中一个矮些的汉子用手捞了捞鱼,“嗯,个头不小,还挺肥的,就是少了点!井三,你刚才说先前一共买了多少斤了?”

那稍高些叫做井三的汉子说道,“有四十七八斤了吧!”

“日他娘的,一百斤都凑不齐,老子回去又该挨骂了!”矮个汉子气呼呼的说道,“小娃儿,把你的鱼称一下,老子包了!”

汤小九听说人家要把自己的鱼都要了,十分欢喜,立刻抄起秤称起来,“这位大叔,这鲫鱼十一条,称完了一共是六斤十二两。”

“六斤十二两,算六斤半吧!一斤十七文,给你一百一十文!”

说罢,矮个汉子从腰间的褡裢里取出两吊铜钱来,把其中的一吊递给汤小九,这是一百文,又打散另一吊,数出十文,也递了过来。

另一个高个汉子就把汤小九的鱼丢到自己的木桶里,这桶里装了不少水,里面不只有鲫鱼,还有不少鲤鱼,都在一起扑腾,时不时搅起一股水溅出来。

两个汉子抬脚要扛着装鱼的水桶走,汤小九有些好奇地问道,“两位大叔买这么多鱼做什么,可买够了吗?”

这回轮到高个的汉子开口说话了,“后日我家老太爷要给小少爷办百日宴,请了不少人来,最少得有十五二十桌吧,这不让我兄弟两个采买一百斤活鱼来,还说了越多越好,谁知道一半都没买到啊!”

“那为什么不多派些人手,到别的墟市上去买?”

“我家老太爷就在百草坪村,离广缘不过几里路,去别的墟市,来回少说三四十里路,活鱼买回来也差不多变死鱼了,我们不是花钱买罪受吗!”

“哦,原来如此,”汤小九又继续说道,“我家明天倒是能打上来一些鲫鱼来,你们还要不要?”

矮个汉子一听说还能有活鱼,于是急切的问道,“能有多少,如果是三斤五斤的话就算了,难得劳神,最少也得十斤往上吧!”

“十斤只多不少,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有几条鲤鱼的!”汤小九答道。

“如此甚好,这鱼什么时候能捞上来?”矮个汉子问道。

“两位大叔最迟什么时候要?”汤小九反问了一句。

“当然是越早越好,最迟么……后日午后开席,就定在巳时吧,巳时你把鱼送到百草坪村中杨时中杨老太爷家,找我吴大就行,不过咱们可把丑话说在头里,过时不候啊!”这矮个自称吴大的汉子说道。

“这个小的一定不会误了时辰的,只是这价钱么?”汤小九迟疑了一下问道。

“杨老太爷家大业大,断不会少了你的钱的,鲫鱼还按十七文一斤,如果是鲤鱼再给你加五文,二十二文一斤好了,不过必须都是活的,死的可一概不要,知道了吗?”吴大说道。

“这个小的都清楚,如果顺利的话或许明天晚上就能把鱼送过去。”

看到汤小九说完这话,一旁的陶五看着有些急了,“啊……鱼……鱼……”

高个的井三笑着说道,“陶五,你是说想把你的鱼卖给我们哥俩吧!你的臭鱼一文钱一斤我都不要的,上回有人吃你的鱼吃坏了肚子,将养了半个多月,没找你赔钱吧!哈哈哈!”

说罢,井三与吴大挑着木桶扬长而去。

一席话臊得陶五满脸通红,嘴张得很大却说不出话来。

汤小九没想到鱼这么快就卖掉了,而且还找一个压力颇大的活计,好在时间还很充裕,先找几个大的草叶把收的铜钱包好,放在桶里,自己还是站在那里继续说先前和陶五话题。

“陶五叔,我刚才说你怎么不把鱼做成鱼干呀,一时也放不坏的。”

“盐……鱼缩……缩了!”

原来是要用盐,而且鱼的水分没了,也就不压秤了。

正常活鱼的水分占到体重的七成到八成,而鱼晒成干后只有原来活鱼重量的二成到三成,在陶五的眼中,这生意没法做了!

汤小九笑着摇了摇头,不过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也顾不上陶五了。于是向陶五拱了拱手道别,拎着桶和秤自去采买东西去了。

买的东西还是那几样,烧酒一壶,干虾半斤,饴糖十五块,一共花了三十四文钱,加上家里的五文,再去掉回程的车脚钱,自己还能有九十八文,本想买一件衣服遮遮羞,一想起买秤还要用钱,这几日爹爹还要应付徭役,不可预见之事太多,再忍忍吧!

午后,汤小九又随韩老汉的牛车回来了,自己拎着东西先到了家,此时汤三还未回来。

汤小九把东西放好,取了一块饴糖,自己口中含了一块,找块碎布蘸上水把秤好好擦拭了一遍,又数出了三十文钱,又另取了一块饴糖,抱着秤来到了刁婆婆家。

院子里大壮自己蹲在地上玩,看到汤小九来,直喊,“九哥哥!九哥哥!”

汤小九把饴糖递给了大壮,“大壮,去把太婆请出来,就说九哥哥来了!”

不一会,刁婆婆从屋里走了出来,手还甩了甩水,好像在洗什么东西。

“小九这么快就从广缘回来了!”

“是啊,婆婆,我把秤带过来了,你仔细看看,可一点也没弄坏!”汤小九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三十文钱。

“婆婆,这是三十文钱,先作我买秤的定钱吧,剩下的一百三十文这个月内就能交给婆婆。”

刁婆婆先是接过秤,大致看了看,然后又接过了钱,“小九啊,果真是有信义的孩子,定钱婆婆收下了,这秤就先放在你家吧!”说罢把秤又递了回去。

汤小九欢喜地接过了秤,又看了看院中的大壮,这孩子身上倒是穿了一身半新不旧的衣服,汤小九于是又向刁婆婆问道,“婆婆可知哪里有卖成衣的,小九去了两回广缘,居然没有看到卖成衣的铺子!”

刁婆婆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汤小九,也是个可怜的孩子!汤三的娘子走的早啊,这男人照顾孩子就是不行。

“唉!成衣铺只听说县城里面有几间,但是光顾的人也不多,小九你不知道啊,这男人种田,女人就在家中做女红,衣服、鞋子、被褥都自已家女人做的,富贵人家的夫人、小姐们不用做,那也是雇了绣娘的。小九可是想做几件衣服?”

“婆婆,小九确实有这个打算,等把欠婆婆的秤钱还完了,手头如有多出的钱,还是想做身衣服的,不知婆婆可知谁家的女红好,帮我引荐一下。”汤小九想了想说道。

“这就不消说了,不是婆婆自夸,大壮她娘亲的女红就非常好,做个单裤、布袍、鞋子又快又好,针脚还密实,价钱公道,只是在布匹价格之上加几文工钱,等小九有时间了,可以来试一试!”

刁婆婆是肥水不落外人田,不过这一件衣服再贵又能贵到哪去,上次在广缘从陈六那就知道了一匹粗布不过是三四百文钱,这一匹布可制上衣十件或下裳十五件,算起来一身外衣布料的成本也不过八九十文而已,人工就按一天二十文,有三四天就缝制出一件来,自己要的衣服有二百文左右也差不多了,故此汤小九也没太在意,满口答应刁婆婆到时来此定制衣物。

从刁婆婆家回来后,汤小九一直也没有闲着,上回钓鱼剩下的饵料和窝料虽说还有一些,不过为了后日送鱼去百草坪这个艰巨的任务,还是多多益善的,于是照着上次的法子又忙了起来,饵料好做,将配料加好密封就成,窝料制成的时间短,入水即化可不成,可是又没有时间再凉晒了,还是先拌好了,等晚上爹爹回来煮饭的时候烤一烤吧。

做了这么多,还有一件事汤小九没思量好,人家要的可是活鱼啊,鱼少的话装在桶里能活,但是不超过十斤人家不要,如果鱼多的话,都挤在一起,钓上来没等回家就死翘翘了,到头来还是白忙活一场啊!前世养鱼可是用增氧泵的,这个时候上哪里去找啊,根本就没有啊!再想想,再想想。

好像曾经听说有一个弓鱼术,可让鱼短时间不死,多短的时间呢?一两天不成问题!嗯,就这么做,明天钓鱼的时候把蚕丝线也带去,顺便再带上一把剪刀。

汤小九忙碌了一个多时辰,天已经慢慢地黑了下来,又过了小半个时辰,汤三才风尘仆仆地到了家,一进门就准备生火煮饭。一大天了,两个人都是早上匆匆吃了一顿,已经饿的不行了,汤三一边引火一边问孩子,“屎蛋啊,今天到广缘如何呀?”

汤小九就坐在旁边,“爹爹,今天鱼都卖出去了,不过孩儿又找了一个大活计,百草坪杨老太爷后日要给长孙办百日宴,后日巳时前要把鱼送到他家去,最少十斤,要全是活的,鲤鱼和鲫鱼都可以。这鱼的价钱给得也不少,鲫鱼是十七文,鲤鱼二十二文,爹爹明日能否向黄甲长告个假,和我去钓鱼,顺便再送到百草坪去。”

“哪里能告个假呀,除非找人顶替一下!”汤三想了想说道。

“这好办,有钱能使鬼推磨,找个人嘛,我听闻现在农闲,找人帮工不过二十文一天。”说着汤小九把买东西剩的钱拿了出来,“我到刁婆婆那把她家的秤买了过来,已交了三十文的定金,还欠一百三十文,这里卖鱼的钱除去一些花销还有九十多文,我看爹爹拿个二十五文去找个人吧,只是这天黑了,须要马上把人找到,否则明早误了时间,是要责罚的。”

“嗯,果真是时间紧迫,你且忍一忍饿,我到你六叔家去去就回。”汤三数了二十五文钱要走。

“且慢,爹爹去了打算怎么说,直接告诉六叔我二人去百草坪之事么?”汤小九拦住了汤三。

“你待如何?”汤三问道。

“让他知晓终不太好,以后倒可以慢慢再告诉,爹爹不如说身子不适,且歇息一两天可好?”

“也有些道理,且如此吧!”说罢汤三奔汤六家走了。

不多时汤三就到了汤六家,一家人正围着桌子吃饭,见到汤三来了,纷纷站了起来。汤三说明了来意,并把铜钱拿了出来。汤六夫妻倒是有些疑惑,这三哥不是好好的,为何要说身子不适,不过人家把钱都拿了出来,只是央求找个人顶替一下,倒不算什么事,夫妻俩自是应了下来。

待汤三一走,一家草草吃过了饭,让牛蛋和小兰先去睡觉,夫妻二人借着灶里的残火说着刚才之事。

汤六先开了口,“三哥这是什么意思嘛,准是有什么事不说!唉!明天早起来些,找东头的赵麻子,二十五文钱做一天,上哪找这好活去!”

“你这个夯货,这钱就白白让赵麻子赚去!”杨氏数落着汤六。

“那就给他二十文钱好了,现在工价银都是这些,咱们还剩五文。”汤六想了想说道。

“哼!”杨氏还是有些不满意。

“怎么了嘛,你还有何好主意,不妨说来听听!”汤六哄着杨氏说道。

“依我看啊……明天就让牛蛋去顶一天,去了先和黄甲长诉诉苦,说三哥受了风寒,家里屎蛋还小,就让牛蛋来顶替一下,老黄如果同意了,咱们就多赚了二十五文,不同意的话再给他五文十文的,保准同意的。干活的时候你再照应牛蛋点,这钱也就剩下了。”杨氏有些得意的说道。

“妙啊!”汤六闻言惊诧的张大了嘴巴,“娘子,你就是我的师爷呀,怎么想到的!”

“哼!我是师爷,你可不是什么大老爷啊!”杨氏用眼睛翻了汤六一下。

二人计议已定,熄了灶火,自去休息。

且说汤三回到家中,简略和汤小九说了一下,六叔家已经应下此事,然后接着煮饭,再是吃饭。汤小九借着灶火把窝料都烘烤了一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明末之钓鱼佬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