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平平无奇甜宠文【69】
蒙mix/文
1、
浩浩荡荡的一模考试宣布结束,几家欢喜几家愁。
成绩还没出,我的同桌小李就已经蔫了。其实考的好不好,自己心里有数。比如我的数学,想想就知道,一定是惨不忍睹了。不过别的优势科目我倒是不慌。感觉自己心态越来越好了,半年多前我还在天天为它钻牛角尖,半年后虽然数学没有取得多巨大的进步,但我已经可以平常心看待。
有时候,人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小明主动“捡起”我的烂数学起,每周集中补习,每天规定复习任务,偶尔放个小假,一切都已形成一种习惯,一种肌肉记忆。每周对数学的补习,好似跟数学的一番对话,让我知道我现在站在哪个水平,有哪点细微的进步,还有多少进步的空间。即使进步不大,我也不感到彷徨无措,反而对数学产生了一种信念,一种知己知彼的感觉。
同桌小李正在检讨她失败的原因:“我觉得我平时的学习效率太低了。白天上课总是犯困,听不进去;晚上又要应付一大堆作业,忙完有时间也没精力复习下去,只想着早点睡觉。可是明明睡足了6小时,不玩手机不失眠,白天还是犯困,提不起精神,怎么办啊?”
我想了一下,提议道:“那不如,上课站着听?”
这是我们学校另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当你上课犯困时,随时可以主动站着听课,如果你担心挡到别的同学,可以走到教室后面站着听,直到不困了自行回座位就行。
不过光“站起来”就需要很大的勇气了,从高一到现在,我也就见过班干部和班里几个“社牛”偶尔这么做过。
果不其然,小李摇头否定:“不要,我不敢。”我俩是一对“社恐”朋友。
那我一时也没办法了。一筹莫展之际,小李突然眼前一亮:“哎!听说早起锻炼也能提神醒脑!不如早上起床去跑个步再吃早餐吧,小红,你陪我一起,好不好?”
……我最不爱的就是运动啊姐妹。我打算委婉拒绝:“…可是没吃饭就运动会不会晕倒啊?”
小李回道:“不会啊!只要你平时吃好喝好不低血糖,跑几分钟不会晕。我们下午跑操也是没吃晚饭就跑啊!”
我不甘放弃:“可是……”
小李打断话题,可怜兮兮地看着我:“好不好嘛?我们先跑一周,如果没效果再想别的方法,行不?”
“……行叭。”我果然不擅长拒绝别人。
2、
第二天起床铃一响,平时会赖几分钟床的我一下就弹起来,梳头、整理好床铺、上个厕所、洗漱完,回到床位,小李已经搞定完跑来找我了,我就加快速度穿好鞋子套个外套出门了。
——被人等的感觉很不好,我觉得自己从没有这么着急忙慌过。
来到操场,我问小李:“我们跑几圈?”
小李回道:“先跑两圈吧,慢跑800米。”
然后我们开始慢慢跑起来。说实话,慢跑没有体测这么累,主要考验耐力。跑完一圈我感觉脚步有些沉重了,估计自己坚持不住了,仅凭一股信念跟着小李,结果不知不觉,脚虽仍然累,却好像适应了这个节奏,愣是坚持跑完了。
跑完这两圈,已过10分钟,我俩就匆匆走去食堂干饭了。
别说还是有点效果的,刚起床那会儿我是真的困到还能再睡两小时,现在我是真醒了。
中午去食堂吃饭,跟小明他们分享了这个“提神醒脑小妙招”,并讨论了一下有上课站着听课经验的朋友的具体体验。
小刚开口:“我经常犯困,经常站着听课。站着确实睡不着了,但眼睛能看到更多东西,前排同学偷偷玩手机啊,看课外书啊,搞小动作啊,看得一清二楚,结果看得我更听不下去了:别人都在摸鱼,我也想摸!”
小马加入:“哈哈哈哈,确实,我有同感,有一次我通宵打游戏,第二天困得不行,我就到教室后面站着听,结果听着听着,注意力跑到后排同学偷偷吃的零食去了,后面整节课都在边听边跟他们一起吃,还想着自己下课也去买一包!”
小海加入:“我没有站着听过课,但我同桌有过。有一次评讲试卷,全是选择题,老师按组轮着说答案,按计划轮到我同桌那题他刚好不会,他就想到站着听课这个办法,瞄到前排学霸的答案,顺利过关了。”
小王加入:“哈哈哈好狗啊!怎么这么聪明!我也没站着听过课,但我高一有段时间有早起跑过步,跑完步一身汗,我同桌整天抱怨说味太冲,而且一个人跑挺孤单的,我坚持了一段时间就不跑了。”
小A加入:“你可以拿件毛巾擦擦汗,或者干脆拿件备用衣服,跑完就去厕所换了就得了。我高二夏天的时候也跑过,跑完确实精神很多,但天一冷我就不想跑了,只想窝在被子里,多窝一分钟是一分钟。”
小B加入:“我两个都没体验过。我赖床,起不来,上课犯困下课铃一响就趴桌上补觉。就是怎么补也还是困。”
小C加入:“我也两个都没体验过。可以办两张'体验卡'吗?我想都尝试一下。”
……
小明最后加入:“那要不一起跑?想跑的就报名,明天一早到操场集合,想跑几圈就跑几圈,我就不信还不能克服上课犯困这个小小的毛病了!”
所有人:“好啊!一起!”
我:“……”我有点惶恐:我不会从试跑一周变成跑完高考吧(我真只是小小分享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