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一: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孩子期望中的父母
书名:又见玉兰花开 作者:翠影荷红 本章字数:3502字 发布时间:2022-08-07

对一个文采不扬又业余的人来说,《又见玉兰花开》写得并不容易。我虽然平时喜欢写些随感之类的小东西,但其实并没有写作的实际经验。

从2020年底开始构思到2022年初定稿,历经了三载,终于把它写完了,这对我来说真的是很开心的事情。

人到中年感悟良多,平时喜欢看小说的我突然也有了一种很想说的冲动和欲望,很想把自己半生所领悟的东西借别人的口说出来。

开始写得并不顺利,前半年时间也只是写了两三章,三万多字,然后就一直写不下去了(后来全部推倒重来)。

这种状态,直到发生了那件让我们痛不欲生的事才被打破。

2021年4月1日,我的亲人,一位聪明活泼爱好画画的美丽少女永远离开了我们,她离开后的那段日子,我非常非常难过,在悲伤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反思,先是反思自己,然后反思社会中的种种现象。

为什么生活越来越好了而我们的幸福感却似乎越来越小?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差,患抑郁症的人却越来越多,离婚率越来越高,年轻人都选择了躺平,选择轻生的人也似乎变多了。

我们很多人都有两面性,一面是活泼快乐的自己,一面是孤独抑郁的自己,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样,只是我能享受这种孤独,所以不会变成抑郁。

热爱生活意志坚定的梓琳和才能横溢却孤独抑郁的宇轩就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了。

在故事里,宇轩的孤独和抑郁最终被梓琳的善解人意和满腔的柔情所融化,我想表达的是:抑郁是可以用爱来拯救的。

我希望现实生活中,读者朋友们的身边都有一个像梓琳一样充满着爱与温柔的人。

余生愿你身边有太阳,眼里有光芒,心里有向往,和对的人在一起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这句话我曾经送过给儿子,现在也送给所有喜欢这个故事的读者朋友们。

有很多读者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了,在这里先说声感谢,无论是批评和表扬我都虚心的接受。

我写《又见玉兰花开》的初衷也只是想把自己想说的都说出来而已,也没想过能成名成家,对于这个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确实不是这块料子。

当然了,正如梓琳画的漫画故事,自己的作品当然希望有一天也能让更多的人接受和喜爱。

通过写这个故事,我也反思了自己这一生中已经扮演的所有角色,为人女儿,为人媳妇,为人妻子,为人母亲。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演员。

如果要给自己已经扮演的角色评分,我觉得是这样的:为人女儿65分,为人媳妇70分,为人妻子80分,为人母亲85分,我想跟读者朋友们分享一下自己对每个角色的一些感受,而今天就先说说亲子关系吧。

对为人女儿这个角色我最不满意,这并不是说我不是个好女儿,如果让我妈爸来评分,他们一定会给我打85分以上的,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我是个好女儿。

我与父母的三观完全不同,跟他们之间很难交心,说不到一块去,加上自己是典型的水瓶座性格,喜清静独处而不好喧闹,又不好八卦之事,所以跟父母经常是无言以对,有事说事,事说完了就算,从小到大,都无法跟父母交心。

跟父母形成这样的状态,固然有我自己的原因,但我觉得更多的是我父母的原因,我父亲是个比较专制的人,而我母亲是个爱唠叨的人,他们俩吵吵闹闹了一辈子,到现在两人都七十多了依然每天必吵。

我在故事中写了两对夫妻,陆爸爸和陆妈妈,赵爸爸和赵妈妈。我心目中所向往的亲子关系是梓琳跟陆爸爸和陆妈妈那样的,既能相亲相爱互相理解又能互相调侃。

因为从小生活在父母的阴影之下,我一直都在努力学习能成为陆爸爸和陆妈妈一样的父母,希望能跟儿子像朋友一样相处。

我儿子在小学五年级前都很粘我的,但五年级以后,他好像一下子就长大了,在读初中的时候,他明确地告诉过我:妈妈,孩子和父母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朋友。

儿子现在还没有女朋友,他有什么高兴的或者不高兴的事,如果想找人说的话,第一个想到的依然是我这个妈妈,但我依然成不了儿子的朋友,或许这就是代沟。

我对儿子的教育思维就像故事里陆爸爸和陆妈妈对梓琳的教育一样,唯一的目的就是能让孩子快乐地为自己而活着。

弟弟的女儿上个月幼儿园毕业了,弟媳在群上发了她的毕业典礼照片和视频。

我说:“宝贝毕业了,怎样庆祝一下呀?让她提出要求来吧。”

弟媳说:“快乐的日子结束了,要开始接受社会鞭达了,所以要庆祝吗?”

我说:“为什么不能这样想呢?孩子又成长进步了,向着自己的梦想又前进了一步,难道不值得庆祝吗?”

……

是否要过早地接受社会的鞭挞,不就是父母给孩子的压力吗?为什么我们老是让孩子成为父母期望中的孩子,为什么我们不能偿试着做孩子们期望中的父母?让孩子在该有的年龄里成为该有的样子就成了,让他们能快乐地学习,简单地生活就是最好的。

正如在《儿子的志向》里,梓琳问暄暄:做个单纯而快乐的孩子不好吗?在该疯玩的年纪就应该要疯玩才对。

儿子小的时候,每当周六自己休息,我就会让他逃学,带着他去玩沙,玩水,爬山,或者去各个小区公园里找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所以我家附近的每一个公园里都有他的朋友。

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童年过得很辛苦,所以当自己成为母亲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让孩子过得快乐而幸福。

今年7月10日,儿子要正式上班工作了。那天七点刚过我就把他叫起床,让他起来洗漱和吃早餐,然后我要在上班前送他到车站坐城轨回广州。

那天很忙,直到坐在饭桌前吃早饭时才有时间浏览了一下手机,儿子看过手机后几次欲言又止,神情很是异常,后来他还是把手机伸到我面前来。

这可是他第一次主动让我看他的手机,在他初中的兄弟群上有一条信息:人生真短,兄弟们,我先走一步了。显示的时间是凌晨四点四十六分。

我当时一看就流泪了,一年多前发生的哪些事再次出现在脑海中,让我心痛得不知该如何是好。

经过一翻努力后才联系上了孩子的叔叔,还好,孩子最后没有选择做傻事。

儿子的这位同学从小就被父母抛弃,一直都跟着奶奶生活,并一直受着叔叔的接济,他从小的生活费和上学的费用都是叔叔出的,叔叔就是他父亲一样的存在。

因为他叔叔曾经是老公的上司,以前经常一起出差,我也曾经跟他们一家人吃过一顿饭。

无可否认,叔叔对孩子是真的好,孩子从小读的是我们这里的“贵族”学校,他跟奶奶的生活水平也不差。

但那次吃饭给我的印象并不好,一个强势的叔叔和一个势利的婶娘,在这样家庭下长大的孩子不会幸福,反而会很压抑,他的压力会很大,他会努力地想成为叔叔心目中的样子而不是他自己想要的样子,但当自己无法达到目标时又会很痛苦,一方面觉得辜负了叔叔的期望而憎恨自己,一方面又会自暴自弃,自我放逐。

我没办法知道孩子心中的真实想法,后来我们也跟孩子吃过几次饭,但孩子都不愿意跟我们说心里话,一味就是说好听的。

在送儿子去车站的路上,我跟儿子谈起了黄静美的歌《没活成想要的样子》。

“遗憾没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遗憾没能活成父母期待的样子,遗憾没能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遗憾却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每次听这首歌,我都很心酸,做人真的都很不容易,陆妈妈曾经对女儿说过:“人生出来不就是为了要经受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这人生六苦的吗?宝贝,你要是没有这份经历,人生才不完美呢?先苦后甜,甜更甜,老天爷就是要先让你历一翻苦,才让你取得完满。”

我当时流着泪跟儿子说:“宝贝,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真的很难的,妈妈虽然很努力地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还是很难做到。人生有很多无奈,妈妈可能不是你心目中最好的妈妈,但妈妈一直很努力很努力地想成为一位好妈妈,一直很努力地保护着你的梦想,一直很努力去创造条件让你能活成真正的自己。妈妈做得可能还不够好,那是因为妈妈的见识和能力有限,没有办法做得更好。你现在既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和工作,就该放下一切包袱,让自己能享受工作的快乐,努力快乐地工作,其他的一切都顺其自然,别给自己压力,简简单单生活就好。”

正如小说里的一句话:努力工作,简单生活。

很多父母只关心孩子飞得有多高,却很少关心孩子飞得有多累,有些父母总嫌弃孩子飞得不够高,却不知孩子在还未起飞的时候已经被他们折断了翅膀。

生活在不同年代中的父母和孩子不可能没有代沟,三观不同很正常,有矛盾和不同意见也很正常,有些父母很反感孩子们对他们的反驳,认为孩子的顶嘴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就是孩子不会感恩。

我并不这样看,孩子对父母的意见提出质疑不正是孩子长大了,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表现吗?父母不应该觉得欣慰吗?

如果有不同的意见,我和儿子采用的方法是用道理来说服对方,如果没办法说服他,我一般选择尊重孩子的意见。虽然有时没有让他折服,但通过双方的思考和争论,也传递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对问题也会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和反思,从此会做得更好。

这辈子我没能有了解我尊重我的父母,但我希望能成为了解和尊重孩子的母亲,我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快乐地成长,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我希望孩子们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而不是父母眼中的幸福。

这大概就是我写下这个故事的第一个目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又见玉兰花开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