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袁紫烟未入宫前,本在家乡一带以才色驰名远近。她原本钟情于小自己一岁的表弟徐世勣,两家长辈也有意亲上加亲,只是未及行问名、纳采等礼仪。不料大业四年,紫烟十六岁时,地方官员为邀功请赏,将紫烟编入遴选宫女名册。袁家破费不少钱财设法打点疏通,想要留住女儿,终未能幸免。紫烟只来得及解下素日随身的一块紫玉,请家人交给世勣以为记念,就被带进了洛阳宫。
初入宫的紫烟终日以泪洗面,不思妆扮,难展笑颜,更不象有些入选宫女,想方设法用家里带来的一点财帛金宝,竞相贿赂内侍省官员,以求派个好差事或是早日得见天颜。内侍官欺她孤高傲岸,不通人情,果然派她去做地位低等的杂役。紫烟却淡然处之,虽有时难免挨打受气,无端被罚吃不饱饭,但她却庆幸如此可守住自己清白之身,就让我在孤独凄清中度过余生,质本洁来还洁去,免得与那昏君同腐!
无奈数年后,终于有一日,紫烟在宫中被隋帝杨广偶然撞见,杨广见这小宫女一双秀眉似蹙非蹙,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轻愁,愈发显得楚楚动人,大为感慨:“没想到我洛阳宫中竟还有此等遗珠。若非今日偶得,岂不埋没了你?这都是内侍省官员失职,竟让这等美人洒扫庭院,真暴殄天物!”
杨广又哪里想得到,他即位以来,几乎每年征选美女,只这东都洛阳宫的宫女就达六千余,杨广即便每天召见十人,一年尚轮不过一圈。加之全国四十多座行宫,供杨广一人淫乐的女子,竟达四、五万之众,埋藏了多少女子的青春生命?又令天下多少旷夫怨女抱憾终身?
紫烟终究是在劫难逃!杨广一番宣泄之后,便敕封紫烟为四品美人。
紫烟却深恨自己被昏君玷污清白,觉得今生无望与世勣表弟重聚,绝望之下,竟于宫中一僻静角落悬梁自尽。却被一位沙夫人解救。
这沙夫人在宫中颇有几分传奇色彩,她本是文帝开皇年间入宫,才色出众,被封为四品才人。然因独孤后奇妒,文帝不得亲近别的嫔妃,沙才人冰雪聪明,看破一切,乃向独孤后自请于宫中出家修道,为圣上、二圣(宫中对独孤后尊称)祈福。独孤后正看这沙才人是一“危险人物”,对之甚为防范,见其自请逊退,自然准允。
沙才人出身于医者之家,自幼耳濡目染,跟父亲学了些医术。父亲又好黄老之术,沙才人入宫前就在父亲指导下读过《周易》、《道德经》,如今便在宫中改换道服,自号“玄机”,潜心道教、医学研究,并以医术帮助宫中地位低下的宫女、内侍,宫人尊称之为“玄机道长”。
后杨广接位,杨广好佛,又好黄老之术,宫中常年蓄养大批道士、僧尼,杨广经常召他们讲学、做法,连宴乐也常召僧道与会。听闻玄机道长在宫中声名,杨广也召她去讲道。玄机道长是位才女,经多年钻研,对易经、老庄之道颇有心得,一番讲道,竟让那杨广龙颜大悦,诏准她可在宫中随意走动。萧后与一班受宠嫔妃,也时常召请她讲道解闷。
紫烟被救醒后流泪道:“夫人为何要救紫烟苦命之人?不如让我死了干净。”
沙夫人劝慰道:“你有何罪?为何一定要走这条路?天命不绝,必有深意。或许姑娘有脱出这藩篱,重见天日之时。”
紫烟心冷如灰,只道失身于那昏君,即令有日重见天日,又有何面目再见故人?沙夫人再三劝慰,紫烟才放弃寻短见,自此拜沙夫人为师,跟随她研习道学医术。
转眼大业十二年夏,杨广又一次南巡,紫烟未能幸免,也在随驾之列。沙夫人因在宫中名气响,也在随驾女冠之列。
紫烟在东都与江都,有时也难免被杨广骚扰。杨广起先对这不苟言笑的冷美人格外垂怜,但无论他用尽百般花招,千般温存,间或恼羞成怒,厉色威胁,这袁美人从未在杨广面前展露笑颜。时间一久,杨广拿她没辙,只觉得临幸时对方虽不反抗,却似一块木头,冷冰冰毫无反应,令杨广大为扫兴!好在杨广宫中美人甚多,便不再理会这不识抬举的袁美人。
杨广不再纠缠,紫烟心情舒畅了些。她受玄机师父影响,看淡人生,心静如水。玄机师父读书甚多,心机鉴远,尝对紫烟道:“今上荒淫无度,听说外面已处处反叛,我看,这大隋江山时日不多矣。”
紫烟便盼望,有朝一日能够出宫,再见家人与世勣表弟一面。
大业十三年冬,玄机师父却一病不起,她虽通医术,医者却常常对自己的病无可奈何。玄机自知不久于人世,临终叮嘱紫烟,说她预感不久后此处将有大变,劝紫烟到时脱离樊笼,寻找自由生活。言罢于大业十四年初去世。
紫烟失去在宫中最亲近的人,十分悲痛。一月后,果然发生江都宫兵变。杨广被杀后,紫烟趁着宫中混乱,改换内侍服装,逃出江都宫。其后便着女冠装束,一路历尽艰辛,奔家乡离狐。途中她以在宫中跟师父玄机道长所学医术帮助流离的灾民们解除病痛。
好不容易到了家乡,才知道,二老竟已离世多年。紫烟到自家祖坟上,一番伤心哭祭,不知此后自己该何去何从。
她原本打算,从此出家修道,以医术济世,这也是玄机师父未了心愿,玄机师父向往自由生活,可惜她曾被先帝封为才人,按规定不可以离宫重入民间。
可是该不该去看看舅舅与世勣表弟呢?
她已听说舅舅全家投了瓦岗寨,现在黎阳。思前想后,紫烟终于决定去黎阳。不管如何,听闻父母过世之时,都是世勣帮助主持丧葬事宜,自己总该当面表示谢意。何况她也想最后见世勣一面,算是了却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