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
书名:疾病预防百科 作者:小诸葛 本章字数:3736字 发布时间:2020-07-07

糖尿病足大家听说过吗?想必得过糖尿病足的人心里肯定很害怕,甚至某些患糖尿病足的患者已经被截肢了吧。看到这想必有人有很多问题:这糖尿病足有那么可怕吗?非得截肢吗?它和糖尿病有什么联系吗?下面我们就好好的认识一下这个糖尿病足这个“朋友”吧。


在介绍糖尿病足前我们来看看关于糖尿病足的数据:据统计,全球大约有4.25亿糖尿病患者,其中一百个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六个人可能出现糖尿病足,按照4.25亿这个糖尿病患者的全球总基数来计算,全球大约有两千五百五十万。另外根据调查发现,全球平均每20秒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足而不得不截肢。这还不算,据统计,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后的年死亡率为百分之二十二,相当于五分之一的死亡率啊,如果出现糖尿病足溃疡,死亡率也有百分之十一,这也是一个比较高的死亡率了。


那么什么是糖尿病足呢?医书上是这样说的: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或者深层组织破坏。


当然专业的话语不太懂不用担心,我们从症状来初步认识一下:


一、皮肤异常:糖尿病足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大多数患者早期会有下肢皮肤干燥、变黑、弹性差、皮温低等症状


二、感触异常:糖尿病足患者会出现下肢触觉异常的症状,比如麻木、感觉减退或者缺失。


三、间歇性跛脚:这个也是糖尿病足的常见症状,具体表现为行走一段时间后脚疼,休息一下后会有缓解,就这样走几步停一下,走几步停一下。


以上这些症状都是糖尿病足的前期症状,但是最可怕的还在后面,当糖尿病足出现溃疡也就是糖尿病足溃疡——糖尿病足溃疡时糖尿病患者脚上的皮肤坏死后,形成的一个缺损的小凹槽,通俗的说,就是糖尿病患者的叫烂了。


一旦出现糖尿病足溃疡,如果这个溃疡无法愈合,那么就会引起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如果再继续受到细菌感染,就会搞出坏疽。本来死亡的细胞更容易滋生细菌,细菌一来又会让一大片细胞死亡,细胞死亡又会滋生更多的细菌,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溃烂从四周扩散,一发不可收拾。糖尿病足患者一旦出现坏疽,那只有一个办法——截肢。另外,坏疽是有可能发展成败血症,甚至有可能搞出感染性休克。由于糖尿病足患者的脚部触觉不敏感,非常容易忽视最开始出现的小伤口。就算发生溃疡,也会有一些人抱有侥幸心理,自我感觉良好,可是就是因为这样的忽视最终发展成了坏疽,最后走向截肢甚至死亡的道路。


这糖尿病足也太变态了,小小的伤口居然会走向截肢的道路,这脚烂了和糖尿病有什么关系。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脚丫子吧。


脚,专业术语称之为足,有些感受,比如洗脚水的温度、鞋合不合适等都是有我们脚里的神经负责的。我们的脚作为离心脏最远的部位,所以脚的一切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运输工作都需要由血管这个小火车来负责。而糖尿病足就是脚这个部位的神经和血管都出现了问题,才导致的后果。


血管:由于脚离心脏最远,和其他部位相比,血液流通的情况最糟糕,这个部位的血管在长期高糖环境下的摧残下,发生病变,导致血管变窄,你想想原本脚这个部位的血管内血液流通情况很糟糕,一旦血管变窄,就更糟糕,变的越来越堵了,这样一来,脚的部分区域就会出现血液供应不足。供血不足,就会造成部分细胞活活饿死,部分组织就会坏死,脚上的皮肤就会出现破损。当然生活中也有一些事会导致脚出现破损,比如鞋子不合适——挤脚,磕碰了,被洗脚水烫了一下等等,都会让我们的脚出现小破损,这个小破损可以是看不见的,也可以是看得见。我们知道有一句俗语叫做苍蝇不叮没缝的蛋,一旦你的皮肤出现了细小的破损,细菌就有了可乘之机,血液中的高糖为细菌的大量复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于是一个原本肉眼看不见的细微破损就这样不断扩大,搞出糖尿病足溃疡。


神经:我们的脚这个部位有非常多的神经,比如运动神经、感触神经(感觉神经)、自主神经等等。运动神经是支配运动的神经,如:支配脚部肌肉的收缩来完成走路、站立、奔跑等多种运动;感触神经是能让我们感觉到外界刺激的,如对外界的冷、热、痛、触碰等刺激的感知;自主神经是负责调节内脏和血管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活动的一类神经,我们汗腺的分泌也是在它的管辖范围;在高糖的迫害下,这些神经都会收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本来该有的功能就不像以前那样正常了。运动神经受损,会导致运动中肌肉组织的调配出现问题,本来该舒张肌肉没有肌肉,该收缩的肌肉没有收缩,具体表现为运动时脚部肌肉用力不均衡,脚底受力不均,压力大的地方就容易出现损伤,造成皮肤的细小破损;感触神经受损时,就会出现触觉失常,不知道冷热、不知道痛,这样所产生的的后果可就大了,比如水太烫,感觉不到脚就会被烫伤,鞋太挤脚造成脚疼感觉不到就会出现小破损,本来该被重视的伤口,因为感触不灵敏,就这样被忽视了。;自主神经受损,就会导致脚部的汗液分泌减少,汗液减少,皮肤就会干燥,甚至出现皲裂,注意皲裂就相当于皮肤出现细微破损。


从血管和神经这两个地方我们就可以知道两点:


1、血管和神经双双被迫害,导致脚更容易出现小破损,而且更容易被人忽视。


2、一旦出现小破损,那么灾难就来了,一旦细菌通过这个小破损进入人体,细菌在高糖的环境下不断疯狂的繁殖,伤口就会迅速扩展、溃烂。溃烂会不断的向四周蔓延,一直到溃烂无法控制住。


以上就是糖尿病足吧我们的宝贝脚变成烂脚的全过程。


唉呀妈呀,快别说了,太吓人了,好好的一双脚被它折磨成这个样子。我可不想患上糖尿病足,有什么办法预防呢?


我们先从糖尿病足诱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年龄:有研究表明,年龄的增长是糖尿病足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科学家发现,糖尿病足大多发生在四十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身上,年龄越高,发病人数越多。糖尿病病程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下肢血管病变也会随之越来越严重,更容易引发糖足。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也会随之下降,伤口愈合的时间也会延长,这就更容易造成伤口溃烂,出现糖尿病足。


二、性别:糖尿病足的发病也有可能和性激素有一定的关系,据统计,男性糖尿病足的患者比女性糖尿病足患者多,因此有科学家推测,可能是因为雌激素有保护血管的作用,才导致糖尿病足患者男性比女性多


说完诱发原因,下面就来说说预防。一下的预防是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非糖尿病患者不用预防,你没有糖尿病基本不会患糖尿病足。


一、日常预防:要想预防糖尿病足,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在思想上有充分的重视,将足部护理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二、避免细菌感染: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的高糖是细菌最喜欢的东西,所以防止细菌感染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足部的卫生,要细心清洁自己的小脚脚,使用的袜子啊,鞋子等脚部物品要经常消毒。


三、减少皮肤损伤:皮肤损伤可是糖尿病患者的噩梦,因为皮肤出现损伤,糖尿病患者是很难自动愈合,一旦糖尿病足的脚出现损伤,那就是悲惨结局的开始。常见的损伤有烫伤、冻伤、膜损伤、修脚伤(修脚部老茧时受伤)以及修甲伤(修剪指甲时受伤)等等,比如洗脚水温度太高、鞋子太小、走路太久等等,这些行为都会出现脚部皮肤损伤,所以保护我们的小脚脚非常关键,比如用适度的水温来洗脚、指甲不要剪太短、鞋子要穿宽松的。如果糖尿病足患者的脚上出现了鸡眼、老茧的话切勿自己处理或者去修脚店处理,要去正规的具有医疗资质的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四、多多检查:糖尿病足患者的感触神经受到损伤,对疼痛变得的不敏锐,为了避免自己脚部的伤口被忽视,延误治疗时机,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每天检查自己的脚,比如自己的脚跟、脚底、趾缝、脚指以及脚背等部位有没有溃破、裂口、水疱等的伤口,一旦发现伤口,就要及时去正规的有医疗资质的医院就医。


五、定期筛查:一旦确诊糖尿病,定期筛查是非常重要的,糖尿病确诊五年后,每年都要进行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筛查:


1、检测神经: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系统有没有受损,可以通过对神经对温度、疼痛、震动等刺激性反应来进行判断。比如,要知道神经系统对温度的感觉是否正常,医生会用不同温度的水去接触患者的皮肤,看看患者对冷热的反应,对温度的反应越敏感,说明神经受损的程度越轻,反之则是越严重。


2、检测血管:要想知道下肢血管是否发生病变、病变程度、血液流通的顺畅程度,进行血管病变检查就能全部知道。医生会通过患者足背部正中最高点脉搏跳动的强弱来判断血管内血液是否流通顺畅。如果搏动减弱或者消失,这说明下肢血管内血液流通不畅。另外,医生也会选择通过CT血管造影来检测血管是否存在病变


最后呢有几点送给几位糖尿病患者。


1、糖尿病足其实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2、一旦确诊糖尿病就要控制自己的血糖,定期检测、记录,血糖的变化规律对医生处方很有帮助,同时要老老实实的按照医生的叮嘱和处方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不想得糖尿病足,就要把控制血糖当做自己的头等大事。(具体的控糖手法,可以咨询自己的糖尿病主治医师或者自己所在地的正规的有医疗资质的医院进行咨询。)


3、在使用抗生素来治疗糖尿病足时,切忌一定要遵守医生的叮嘱,不可以私自停药,以免出现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4、糖尿病足的程度不同,治疗手段也有不同,截肢只是实在拦不住溃烂蔓延时的无奈的选择,所以就算诊断出糖尿病足也不用害怕,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外加保护好自己的小脚脚,就能降低因糖尿病足而被截肢的几率。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疾病预防百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