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月华心里惶惶的,目光下意识的就看向了甜宝。
她自己都还没有发现,只要一出事,她心里想到的不是找婆婆 ,就是找小姑子。
甜宝看到自家二嫂哀求的目光,只得心里叹息。
思雅姐姐果然恼了二嫂。
好吧,还得继续拯救。
于是,拉着夏思雅的手,说道:“姐姐别介意,我们这里人穿衣服,一向都是缝缝补补的。”
“二虎的新衣服你穿着不合身,旧衣服上都有补丁,我二嫂并非是故意的。”
“而且,即便是打了补丁的旧衣服,在庄户人家里眼里,也是很宝贝着滴。”
甜宝最后一句话,倒真不是替蒋月华开脱,而是事实。
哪怕是打了补丁的旧衣服,也还有许多用处,舍不得随便送人的。
最起码可以留着纳鞋底。
蒋月华听了甜宝的话,立刻有了精神,脸上露出讨好的表情,看向夏思雅。
“可不是这个理儿!就这些衣服,若非是给大、二姑娘您,换个人我都舍不得。”
这些话若是单纯的从蒋月华嘴里说出来,夏思雅可能不相信。
但是甜宝这样一说,夏思雅立刻就相信了。
“谢谢你了,这些衣服就当是我买的,等我爹来了,我找他要银子。”
蒋月华:“……”
银子虽然好,可是这样来的银子,怕是太烫手。
她哪里敢要?
这要是让知府大人知道了,自家给他闺女一套破衣服,还要收银子……
蒋月华激灵灵的打了个寒颤。
“不用不用!”蒋月华连连摆手,“都是不值钱的破烂衣服……”
不对!不能这样说!
才刚说了很宝贝,现在又说不值钱的破烂……
蒋月华悲哀的发现,她又说错话了。
甜宝也有些无语了。
她这个二嫂,平时也很精明的,咋今天总是自己拆自己的台?
“二嫂,你还是去做饭吧。”甜宝说道:“娘不是说今天要蒸几大锅肉包子,给村子里各家各户的,都送一些吗?”
因为感谢村子里的百姓,帮着去镇上找甜宝。
陈老太太和陈老头商量着,蒸些大肉包子出来,给各家各户都分一些。
毕竟,白面大肉包子,对于庄户人家来说,可是比什么谢礼都实惠。
“好,我这就去。”蒋月华垂头丧气的铩羽而去。
夏思雅看着蒋月华的背影,直言道:“你这个二嫂,有些市侩,不如你们家其他人实诚,我不喜欢。”
甜宝:“……”
果然不能轻视任何小姑娘的智商。
夏思雅看似性格活泼,大大咧咧的,但是粗中有细。
就是不知道自家二嫂若是得知,仅仅一个照面,就弄巧成拙,惹了思雅姐姐的厌恶,会不会后悔巴上来?
扶沟县县衙。
夏知府端坐公堂之上。
罗锅张等人都被带了上来。
只不过,罗锅张是半死不活状态,被两个衙役抬上来的。
抬着他的两个衙役,表情有唾弃,有解气,还有新奇。
罗锅张的造型实在是奇特。
嘴里哼哼,额头冒汗,双腿一抽一抽的抖动,一副疼痛难忍的模样。
刀疤男等人倒是自己走上来的。
但是大都走路一瘸一拐的。
至于脸上,有鼻子上结着新鲜的血痂的,有脑门顶着大包的,还有上下嘴唇冒血丝的……
夏知府看着被带上来的一干人犯,眼睛里闪过了一抹罕见的诧异。
看来,这些人是被用过重刑了。
不过,这用刑的手法,倒是别出心裁。
夏知府这样想着,若有所思的看了郑县令一眼。
郑县令:“……”
咋感觉知府大人的眼神儿,怪怪的?
夏知府道:“既然已经用过重刑……”
“回大人,还没有用过。”郑县令连忙道。
夏知府:“……”
没用过?
哦,肯定是抓捕这些人的时候,打斗中打伤的。
不过,这扶沟县的衙役,打人的手法也很奇特。
夏知府哪里知道,罗锅张等人身上的这些伤,根本就不是扶沟县的衙役造成的。
“啪!”的一声。
夏知府一拍惊堂木。
“尔等人犯,拐卖幼童,罪大恶极……速速从实招来!”
“威武——”
两旁的衙役立刻渲染气氛,彰显威严。
前衙夏知府重新审案,后院郑县令的夫人叶氏,大张旗鼓的翻箱倒柜。
“这块料子太素淡了!不行!”
“这套首饰太老气了,小姑娘家未必喜欢,不行!”
“这种——拿走拿走!那可是知府家的小姐!什么好东西没有见过……”
叶氏一边查验着丫头们找出来的料子首饰,一边嘴上嫌弃的评判。
自家老爷让人特意传了话来,说是知府大人的千金,在尹郭村做客,让她送些衣服首饰的过去。
这可是结交知府家的大好机会,万万不能错过。
叶氏作为县令夫人,当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于是,急吼吼的打理礼物,准备前往尹郭村。
心里却不由的有些犯嘀咕。
这位知府家的千金,咋会跑到尹郭村那种乡下地方做客?
同时,也很好奇,当初老爷想要让儿子娶的乡下小丫头,到底有何不同之处?
“夫人,老爷让您带些成衣过去,可是府里没有七八岁小姑娘穿的衣服。”叶氏身边伺候的大丫头春草说道:“不如让人去成衣铺子传话,让掌柜的挑选些上等的衣衫,送到府里来?”
“这又何尝来得及?我们直接去铺子里挑选便是。”叶氏摇头说道。
说完,伸手指了几样精美的首饰和布料。
又道:“把这些东西都包起来,再包些上等的燕窝。”
几个丫头听了叶氏的话,手脚麻利的打包东西。
叶氏想了想,终于想起来,自家儿子也被老爷留在了尹郭村。
若说叶氏以前对于自家儿子,总想着往尹郭村跑,有些不满。
但是禁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反正儿子还小,若是实在喜欢,将来纳了当妾室,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至于娶来当正室,她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门不当户不对的,给儿子娶个乡下丫头,没得被人笑话。
但是现在,叶氏听到自家老爷,竟然把儿子留在了尹郭村,却是的万分高兴。
知府家的千金在那儿,自家儿子也在那儿,这不正好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两个孩子自小有了情分,将来没得就能给儿子娶个知府家的姑娘。
自家老爷真是英明!
叶氏这样一想,满心的兴奋。
“快!再给少爷收拾一些衣服和笔墨……”
叶氏一通吩咐下来,带着几个丫头婆子,和一车的东西,急匆匆的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