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将你比作夏天,
你却比她更加可爱温婉。
—莎士比亚
曾亦辉大约有十年没有回来这个读书时待过的小镇了。高中毕业后他就随着家人移民到了美国,嫌少回来。
“曾亦辉,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都没给我带礼物啊!果然是海归的表哥还不如种田归呢,种田归还能给我带个大西瓜!”小艾看着一堆行李气鼓鼓地嗔怪,翻了一个大白眼。
曾亦辉看着咋咋呼呼的这个表妹还跟上学时一样,只觉得逗趣。
“小艾你还是那个中气十足的小太阳呀!”
“你说我中二气十足?”
“说你力大无穷!”
受到女壮士一顿追命暴击。
曾亦辉笑得不行,好像重回了十年前寄宿舅舅家上高中的时光。
01
曾亦辉和他表妹小艾在不同的高中,他在S中,她在Y中。
小艾性格开朗,曾亦辉性格沉稳,颇是能代表两个极端。
说是沉稳,不如说少年老成,不如说,楞头青,
小艾这样评价他。
这么死气沉沉不闹一闹闷死个人啊。
于是她不是软磨硬泡让他做牛做马骑车带她去学校,就是忽悠他带她去大千世界瞎转悠。
小艾爱看漫画书,曾亦辉便驮着女壮士去书店。
通常都在周日。
若不知他们是表兄妹,旁人大概会以为他们是一对小情侣。
环城路上有两家书店,一家漫画书店,一家杂书店,面对面。
曾亦辉都没有兴趣,他认为无聊的时候,看数学书才是最好的打发时间的方式。
无聊至此,是要孤老终身的。
小艾这样评价他。
02
曾亦辉在路灯旁等他表妹出来。
夜风渐起,
另一个女孩先出杂书店门口。他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进去的,出来的时候总能看到。
最早注意到她的时候她梳着短短的马尾,皮肤白皙,看起来好像一只兔子。小巧,警惕,无法接近。
临近高三她变成了短发,特别短的那种,带点自然卷,好像一个小男孩。
她喜欢穿宽松的衣服,小小的身子躲在衣服里。
每周日她都会借一大堆书回去。她骑着黄色自行车,小心翼翼地,生怕摔倒似的。
曾亦辉有天终于觉得看数学书无聊了,便转进了那家杂书店。都是一些文绉绉的书,习惯理性思考的他并不感兴趣。
“老板,刚刚那个女生还的那本书可以给我看下吗?”
老崔扒完一口泡面把刚还回来的书丢给曾亦辉。
原来她喜欢看儿童文学。
“前苏联儿童文学,适合有童心的人。”老崔这句广告说的满是泡面味。
这是曾亦辉第一次看儿童文学,实际上他连童话故事都没看过,他的父母都是严谨而实际的人,这一点一家人倒是保持得特别一致。
这本书仿佛打开了另一个世界,通往孩子们的世界,或者通往她的世界。
他被深深地被吸引了。
掺杂着如来自数学世界般的未知感。
大约等于理性和感性的相遇吧?
03
夏日,蝉鸣不绝。
曾亦辉这次回国除了要看望年老的外祖母外,还要重访一些旧址。
譬如,书店。
高考后的那个暑假他去了那个书店很多次。
老崔说,"林宇琪这丫头很久没来了。"
老崔说,"你这书要么拿回去自己留着吧。"
老崔说,"要么就放着,我帮你保管,等她来了一定交给她。"
曾亦辉尴尬地笑了笑说,"再见的概率非常小吧,我也要离开一阵子了。老崔,后会有期啊!"
后会无期。
此番归来,并没有再看到老崔了。
书店还在老位置,少了老崔和泡面味,多了门口一箱箱最终要被清理的旧书。
曾亦辉默然站在书店门口。
"曾亦辉,你等等我!
明天就要回美国了,你非要来这个书店干嘛?"
小艾在后面闹闹嚷嚷着。
“我记起来了,那个和你喜欢同一本书的女孩!那会儿我还帮你出过主意,还以讨论书的借口约她来这书店见面来着!" 小艾拍了下他表哥差点喊出来。
曾亦辉尴尬了一脸,好像多年的秘密又被发现了。
"你还惦记着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表哥加油!"小艾打气道。
曾亦辉苦笑了下,问那个年轻的老板,"你好,请问你店里有没有一本书,《最后的礼花》?"
老板一顿操作查询,吃惊的说,"有诶,92年出版的,99年再版,不过是二手的旧书了,之前老板开借书店留下的。"
"对,对,我表哥就是来自上个世纪的古人!喜欢看古董书!"小艾应和。
“都放在门口纸箱里,要处理了,你去找找吧。”
“等等,好像刚被一个女生买走了。前脚刚走没多久,不过她骑着自行车,估计走远了。”
04
曾亦辉疾步走到门口。
远处有个骑着自行车的女孩,被风卷起长发,已渐渐远去。
一时间,日光被云遮住了。
似乎在酝酿一场暴雨。
夏日午后的天气,从前到现在,一贯如此。
曾亦辉定在原地,暗自嘲笑了一番自己,"百万人之中恰恰是她的概率小到不想承认。"
狂风大作,暴雨在即,小艾拉着曾亦辉进了漫画书店让他等雨停了再走。
顷刻,大雨似如约而至。豆大的雨点圆满如斯,跌落地面却粉碎逝散。
半路遭遇大雨的林宇琪此刻无奈停车进了路口新开的咖啡店躲雨。
曾亦辉就在距离咖啡馆百米外的漫画书店里等雨停。
沉默的他望着雨水流向对面的书店。
淋湿的她望着雨水模糊了落地窗玻璃。
或许,有些人相逢也可以在别处,
稍事停留,
待雨停,又各自回到原本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