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末路枭雄(3)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2331字 发布时间:2022-08-04

且说李密败走洛口,整两万残军埋伏洛水岸,欲待世充半渡而击之。这本是一着奇计,败中求胜,不幸所用非人,再次失误。

驻防洛口的李密长史邴元真,原为翟让心腹,李密开魏公府时,为平衡各方力量稳定人心,任用为长史,却不似房彦藻、郑頲般受到信用,无缘参与机要,此时他早已与世充暗通款曲,世充密令他暂留洛口,以为内应。

李密军卒,连日苦战,困顿已极,朦胧入睡,及至醒来,世充军已由邴元真引导,悉数过河。李密大窘!只得引军苦战。李密见一朝兵败,众叛亲离,知是当初杀翟让自酿苦酒,亦无话可说,默默饮下。

李密引残军逃出洛口,率万余人奔虎牢关,欲去黎阳依靠徐世勣,以重振人马东山再起,有人提醒他:“当初除翟让之时,世勣几至于死,肩上创伤,至今阴天则痛。今公兵败至此,前去投他,焉得保全?”

李密本疑心颇重,想想翟氏旧部单雄信、邴元真纷纷阵前倒戈,不敢前往黎阳,遂去河阳找王伯当。


此时伯当闻李密主力败讯,恐金墉孤立难支,已放弃金墉,退保河阳。

伯当将李密迎入,二人相对落泪。

伯当说:“丢失金墉,我之过也。”

李密道:“见机行事,保存精锐,实乃大功,何言过错?”

这时魏徵单骑逃来,李密见到他,惭愧道:“不听公之言,以至于此。如今方寸已乱,为之奈何?”

魏徵见其悔过,也无话可说,半晌,献策道:“为今之计,只有南阻黄河,北依太行,东连黎阳,以图再起。世勣为人忠义,成败利钝,难易其心,且又多谋,着其守住黎阳,移兵食以资河北。虽与世充相近,王将军等自会死守。明公身居太行,呼应两地,召唤旧部,人必来归。彼时力薄则据险固守,力足则相机出战,抗关中,震中原,卷土重来未可知。”

李密闻言道:“如此战略,足以克敌,应对险境。诸公以为如何?”

众皆沉默不语。

李密只道大家连日辛苦,疲惫不堪,谁知有人抱怨:“前日邙山一战,众心离散,单、邴降,樊、陈叛,偃师、洛口、金墉等重地接连丢失!今将无固守之志,兵无敢死之心,明公手下,仅万余人,劫后余生,再要冒险,只怕叛逃殆尽,如何进取?”

李密听了,心如刀绞,不觉落泪道:“我全仗诸公之力,取洛口,据黎阳,北抗世充,南破化及!不意今日一败,众叛亲离。我亦无颜见‘江东父老’!”

言罢拔剑欲自刎。伯当一把抱住,哭劝道:“明公历尽艰危,几度浮沉,今暂时失利,安知不能复兴?昔日汉高屡败,终得天下;项羽常胜,卒遭夷灭。明公作此短见,非丈夫所为。”

二人抱头痛哭,众将纷纷落泪。情景之悲壮,仿佛项羽垓下别姬。

良久,李密道:“西京唐主李渊,向昔与我结盟,也曾有缘。不如西去投唐,密身虽然无功,诸公可保富贵。”

伯当道:“也罢!我等可于关中先立稳阵脚,再图他日重振旗鼓!”

所有文武斗志衰竭,一致同意撤出中原,西投长安。

李密对伯当说:“将军家室宗族,多在河南。今日入关,寄人篱下,天各一方,牵肠挂肚,不如将军请回。”

伯当道:“伯当与公,义同生死,只恨不能效汉之萧何举家追随明公,安肯相弃!便纵分身荒野,亦心甘情愿,何况家室?”

一席话真挚感人,同行众人荡气回肠。

李密恐迟则生变,撇下黎阳徐世勣不管,带约二万残兵败将西行入关投李唐。一路之上,秋风秋雨愁煞人!

随行的魏徵亦是垂头丧气!他自许满腹韬略,学就一身“帝王师”的本领,本以为能在这乱世成就一番伟业,扬名立万,可却数度坎坷,壮志难酬!不禁心中哀叹:看来李密亦并非明主,天地苍茫,风云变幻,明主安在?明主安在!


李密先遣元帅府掾柳燮,赍表奏知唐皇,余众缓缓而行。

唐皇闻报大喜!先遣骠骑将军段志玄前来慰问,又差司法许敬宗带人夹道欢迎,场面之热烈,令众人颇为感动。

眼见西京长安在望。

长安城文物荟萃,千秋帝都,位于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平原、渭河南岸。南依秦岭山脉中段终南山,层峦叠嶂,陡峭峻拔,成为南面的天然屏障,有“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之磅礴气势;北有尧山、黄龙山、嵯峨山、梁山等构成逶迤延绵的北山山系,与秦岭遥相对峙。在这些山岭划出来的大片沃原,长安城雄据其间,泾、渭、灞、浐、澧、滈、潏、涝诸水珠串般环绕潆回,形成“八水绕长安”之局。这些河流宛如一道道血脉,既给长安提供丰富水源,也使之充满活力。“秦中自古帝王州”,正因种种战略和经济上的便利,自古以来,长安得到历代帝王的垂青,西周、秦、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均建都于此。

长安城所处渭河平原,东有潼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居四关之内,故称“关中”。四关以潼关为首。战国时,秦人最早建函谷关,北临黄河,南依大山,东西百余里,开路于稠桑原断裂山石缝中,绝岸壁立,宽不过二丈,可谓“车不容方轨,马不得并骑”,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秦国把持函谷关,进可攻退可守。六国多次合纵西向攻秦,却屡屡落得饮恨函谷悲惨下场。秦始皇嬴政凭借关中收拾群雄割据乱局,开创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汉高祖刘邦据此战胜强敌楚霸王项羽,建立享国五百年的汉家基业。至汉武帝时张骞通使西域,开辟长安至中亚的“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长安更升格为国际级大都市。汉以后将函谷关东移,加之地理环境变迁,失去了原先天险地位。东汉以后在函关古道西端、渭水与黄河交汇处筑潼关,替代了函谷关。隋文帝建隋后,在原汉长安城东南创建新都,命名为“大兴城”。李渊兴唐继续沿用大兴作为首都,更名长安。后几经营造,多年雄居“天下第一城”。后世日本的奈良、京都,韩国首尔等,皆仿照唐长安城格局。

李密看那长安城,外郭城城墙高一丈八尺,宫城城墙更高达三丈五尺,仍是天下第一大城,藏身其中,看天下英雄竞相逐鹿,伺机而动,万无一失。

李密少小离家,纵横南北,今日归来,物是人非!秋风落叶,倍添伤感。

忽又想起当初传檄天下,李唐何等谦卑!韬晦之计,用得甚是扎实。今日失利,却要来他家就食,顿觉翻江倒海,内心无限痛苦!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