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徐家、突遭横祸。
书名:绿之叶 作者:十八子 本章字数:5149字 发布时间:2022-08-03

孙强夫妻二人相拥着,忘情地缱绻着。

倏地、门外,传来了一片嘈杂声和躁乱的脚步声。匆匆的脚步声,和急促呼唤声,听着那么的耳熟,引起了孙强的警觉。

他走向门边,屏息侧耳细听。

孙强感觉,这杂乱的声音,好像是从对面单元房、师傅家传出来的。他隐隐约约听见,师傅的大儿子徐樽蒲,焦急的呼唤声,间或还有师傅孙女徐秋虹和她母亲,断断续续的哭泣声。

不好,我师傅家出事啦!孙强脑海里,蓦然跳出这样几个字眼。他猛地拉开门,一个健步,冲了出去。

徐老师傅家突遭变故,源于陈纶。

今天下午,徐秋虹劝丈夫出去找份工作,陈纶不肯。他还振振有词地,说他什么工作也不想干,只想呆着。

宿舍大院里,大伙纷纷劝说他,耐心跟他讲道理,劝他出去找份工作。陈纶对大家的劝说,置若枉闻,根本就听不进去。

眼见着大家劝说无效,徐老师傅一着急、一生气上了楼。

徐家人回到楼上家中。晚饭后,一家人继续苦口婆心的劝说陈纶,让他出去找份工作,年纪轻轻的,怎能什么也不想干,好吃懒做、混吃等死。

家里人费尽了口舌劝说他。陈纶面对大家的劝说,根本不为所动。他干脆耍起了肉头阵,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一声不吭。

徐老师傅见孙女婿变成这个样子,老人急得直跺脚。徐老师傅这一着急,急火攻心,一霎间,血压急剧升高,人也随之瘫软下去。

徐家的灾难,令人心痛地降临啦!

孙强冲出房门时,徐老师傅家,已是门洞大开,哭声和焦急的呼唤声,响成了一片。

徐家,单元房内,徐樽蒲和闻声赶来的邻居,焦急的呼唤着徐老师傅。

徐秋虹和她母亲,呼唤着、呜咽地哭着。她们悲痛欲绝的哭泣声,徐樽蒲等人焦急的呼唤声,此起彼伏、乱成一团。

单元房内乱成了一锅粥,已是沸反盈天。

徐秋虹伏在爷爷身上,呜咽着,悲泣地唤着爷爷,泪流满面。徐樽蒲、徐大婶围绕在老人身边,焦急的呼唤着、泣咽着。只有陈纶,面无表情,仿佛是个没事人似的,呆立在一旁。

徐樽蒲见到孙强,他奔了过来。他未等孙强开口,抢先悲呼道:“强子,你师傅、他…”

徐樽蒲说到这儿,喉咙一堵,说不下去了。

接着,他仰起沉重的头颅,仰天长吁道:“天啊!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让我徐家、遭此大难!”

孙强奔到师傅面前时,徐老师傅已瘫在床上,双目凝滞,无法动弹。

孙强神情焦灼的呼唤着师傅,徐老师傅的意识已经模糊。他已经不能做出正常的反应,只是用他、依稀残存的意识,艰难的嗡动着嘴唇,却什么音儿也没有发出。

孙强看到师傅如此惨状,悲从中来,心如刀绞,难言的痛。他颤抖着声音唤出“师傅!”两字后,两眼潮湿,喉咙一堵,再也发不出声来。

邻居们都已纷纷闻声前来。徐老师傅的家,房门内、房门外,已经聚集了很多邻居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溢满了悲怆和心酸。

这个时候,救护车已经到了,医护人员急匆匆地,快步奔上楼来。

徐老师傅的病情,初步诊断为脑溢血,需要马上送医院救治。

大伙配合着医护人员,把徐老师傅被放上担架。孙强和徐樽蒲在前,两个医护人员在后,四个人抬着担架向外走。聚拢而来的邻居们,连忙闪身让道。

姜丽娜早已闻声从屋内走出来了。她来到丈夫近前,将准备好的一沓百元大钞,塞进丈夫衣袋中。

姜丽娜知晓,徐家目前经济拮据,很难拿出看病治疗的钱。她塞给丈夫钱的意思,是让她丈夫,支付他师傅的治疗费用。

孙强感激和赞佩地,朝妻子点了点头。他想:妻子尽管有时很自私,但她终究还是个善良的女人。

姜丽娜把钱塞给丈夫后,连忙闪身让道。她瞧见楼里的邻居们,都聚拢在担架后面,不放心地紧紧跟随着。她也想和邻居说些什么。可她发现,邻居们对她很冷漠,完全是视而不见,没有人理睬她。

姜丽娜顿觉、了然无趣,返身回家去了。

孙强、徐樽蒲等人,抬着担架在前面走,邻居们紧随其后的跟在后面。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小声议论着:

“老徐师傅身体好好的,怎么突然就?”

“老人家着急呀,上年岁人就怕着急上火。”

“唉!一家人全都失业啦,还有个上大学孙子得供着,能不急吗?”

邻居们议论着,跟在担架后面。担架已下到四楼,谁曾想,担架在四楼,被卡在那里。

原来四楼的通道,被几个旧储物柜和一些杂物,堵得满满的,有的地方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担架被这些堆砌的物品所阻隔,再也无法通过了。

八十年代前后建成的楼房,楼梯基本上是那种直上直下类型,过道的空间很狭窄。居民们,又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堆放了很多柜子等杂物,有地方狭窄得,仅能容纳一个人通过。

抬着徐老师傅的担架,从五楼下来后,要通过四楼一个狭长的过道,才能走到四楼的楼梯,走下楼去。

然而、在这个狭长的过道里,靠楼梯一侧,堆放的好几个柜子,里面都是各家存放的杂物。

这些柜子挤占了,狭长过道的大部分空间,过道里余下的空间,仅仅能容纳一个人通过。

孙强、徐樽蒲等四人抬着担架,走到这里时,被这些柜子和杂物所阻,卡在那里,过不去了。

担架前方不能通过,后面、又聚满了很多,紧随其后的邻居们。担架既无法向前,又无法退后,被卡在了那里动不了啦!

这时候、形势万分紧急,徐老师傅的病情,一刻也耽误不得。孙强、徐樽蒲急得大声喊叫:“这是谁家的东西?快点挪开!”

跟在后面的人,也都跟着焦急地,大声吵嚷起来:

“赶紧的,把这些挡道的东西移开!”

“快点去人,把东西挪开,徐老师傅的病、耽误不得!”

田敦厚在担架后面的人流中。他火急火燎地往前挤。他试图穿越过担架,挤到前面去,清理那些阻碍通行的柜子。

可是,担架卡在那里,已经没有了可以通过的空间。田敦厚几次努力,都无法越过担架,挤到前面去。

田敦厚还是一个劲地往前挤,但狭小的空间,根本无法挤过去。他只能在后边急得干跺脚,没办法。

“谁家的柜子?赶紧的帮忙挪开!”孙强再次发出焦灼的呼唤声。其他的人,也跟着大声呼唤。

田敦厚的妻子田大婶,也跟在担架后面。

她见此情景也跟着大声喊道:“这是谁家的柜子?赶紧挪开,人命关天,可耽误不得!”

田大婶喊叫的同时,她见她丈夫,因为挤过不去,急得在那儿直跺脚。她也跟着焦急的同时,灵机一动,有了主意。

她朝自己丈夫田敦厚喊道:“当家的,你趴下,从他们腿底下爬过去!”

田敦厚正急得抓耳挠腮,想不出办法。他听了媳妇的提醒后,也猛然醒悟过来。他二话不说猛地趴下去,在人们的腿下爬行、寻找缝隙,穿越过去。

田敦厚从抬担架人们的腿下,四肢着地向前爬行。面前一只腿,挡住了他的前行路线。他见那是在前面抬担架,孙强的腿。

他大叫:“强子,抬一下腿,让我爬过去。”

与此同时,跟在担架后面,住在四楼的丁大婶忽然想起,自己的丈夫,此刻正在家看电视剧了。

她扯开脖子,大声呼喊:“老丁,快出来!你聋啦?快出来搬东西。”

丁大婶呼喊的时候,丁大哥已经听到动静,从屋内奔了出来。他见到眼前状况,不由分说地拽起面前一个挡道的柜子,拼命地往自己屋里拖。可是,这柜子太沉了,他一个人拖不动。

他不由得埋怨说:“这是谁家的柜子,怎么那么沉!”

丁大哥说着。他瞬间也看清楚了,柜子是他们家的。

他又急又气地,朝楼上他媳妇丁大婶骂道:“你个臭娘们!存那么多破烂东西干嘛?弄得我、搬都搬不动”!

丁大婶被自己丈夫骂啦!她也不甘示弱。她扯着喉咙回骂道:“你个死鬼!都啥时候了,你还有闲心骂人?你还是个老爷们吗?”

“行了,行啦!你们俩就别吵了,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田大婶见他们二人吵起来了,忙劝架。

她知道,丁大哥和丁大婶这两口子经常拌嘴吵架。但现在情况紧急,徐老师傅命在旦夕,可不是吵架拌嘴的时候。她在一旁连忙息事宁人的劝架。

只是这一刹那,田敦厚已经从孙强的胯下、爬了过去。他一爬过去,马上起身冲过去,帮丁大哥搬柜子。

跟在担架后面的男人们,也随之效仿。他们一个个的,从抬担架的人胯下爬过,奔过去搬柜子,清理杂物。

呼喊声,惊动了楼下的邻居们。也惊动了住在二楼的吴国民。他和楼下的邻居们,闻声从楼下跑了上来。各家各户的邻居们,纷纷打开自家的房门,急乎乎地奔出来。他们一刻也不敢耽误,一鼓作气地开始清理,楼道里的柜子等杂物,一齐动手往自家屋里拖。

这时、也有好几个人跑过来,帮着丁大哥,搬他家的柜子。

丁大哥见这么多人,都挤在一起,只顾搬他家的柜子,他急了。

他大声喊道:“都别在这打瞎乱!这柜子有我和敦厚啦!你们快去搬别人家的柜子。越快越好。”

众人闻声而动,一刻也不敢耽误,七手八脚的一齐上阵,搬、挪杂物。

四楼过道里,那些阻碍担架通行的柜子等杂物,很快的被移开,推到各家的屋内。

说时迟,那时快,四楼的通道,瞬间、被迅速地打通了。

田大婶这时又喊开了。她朝自己丈夫嚷道:“当家的,快去三楼,清理三楼的通道!”

众人闻听此言,不待片刻犹豫,纷纷响应,掉头奔向三楼。

三楼早已行动起来了。邻居们已经开始清理,三楼的杂物了。

二楼也有邻居们动起来,开始清理碍道的杂物。

只是一刹那间,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四楼的通道,被打通了。三楼的通道,也被打通了。二楼的通道,同时打通了。

片刻工夫,整个通道,全都及时的打通啦!抬着徐老师傅的担架,一刻也没耽误,畅通无阻地奔向救护车而去。

看到通道全被打通了,眼见着担架顺利地通过啦!田大婶,丁大婶等人终于放下心来。所有的人,都长舒了口气。

楼里这几个大婶,她们虽然,有爱在背后议论人的坏习惯。尤其是,她们看不惯,姜丽娜那一副高傲姿态,对她指指点点,背后净说她坏话。但她们,都是善良和热心的人!

抬着徐老师傅的担架,没有延误一刻时间,畅行无阻的抬进救护车。急救车灯开始闪烁,救护车即将启动。

由于救护车内空间所限,病人家属只能有三个人随同,医生建议最好是三个男人。这样,到医院后,能协助医生迅速地,将病人推进急救室。

孙强和徐樽蒲都在救护车上,徐家的女婿陈纶,本也应该跟随上车。可是,这时的陈纶,却痴怔地立在那里,傻了一般。仿佛眼前的一切,与他无关。

徐老师傅孙女徐秋虹,见丈夫这样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样子。她的气、更是不打一处来。

她心里暗怪道:爷爷的病,就是因为你引起的,你还跟个没事人似的!

徐秋虹搡了把丈夫,怨怪道:“你怎么还站在这,不上车?你不是这个家的男人吗?”

“还是我去吧。”吴国民接话说。

他没等众人有所表示,率先登上了救护车。

救护车,即将关上车门一瞬间,徐秋虹奔到救护车前,她也想跟随前去。可是、救护车已经没有了可容纳的空间。她手扒着车门,站在车门前。她望着爷爷,又瞧了瞧孙强。

她一副委屈的模样,唤了一声:“强哥哥!”她眼圈一红,淌下泪来。她呜咽着,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秋虹妹妹,没事,有我啦!”孙强轻拍了拍徐秋虹的肩头,安慰她。

救护车开始启动,驶出海恒纺织厂家属大院。

这时候,邻居们纷纷围着徐大婶和她女儿徐秋虹。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劝解和宽慰的话语。

徐大婶和她女儿徐秋虹,站在那里听着邻居们的劝慰。她们点着头,却有些焦躁不安。

徐大婶、徐秋虹也想随着救护车,前往医院。可是救护车的空间有限,坐不了那么多人。让她们等在家里听消息,她们又放心不下。她们正在发愁,该怎样及时跟随前去,是不是打辆面的。

田敦厚这时过来了。他推着那辆,孙强刚刚送给他的,那辆电动三轮车,来到她们面前。

他对徐大婶和徐秋虹说:“你们坐我这车去。我这车灵便,一点也不比救护车慢,我们紧跟在救护车后,保准不会误事。”

徐大婶和徐秋虹坐上电三轮车。田敦厚启动电三轮车,逐渐加速,载着徐家母女二人,紧追着救护车,向医院驰去。

邻居们纷纷的紧随其后,小跑着跟随着。直到车辆远去,见不到影了,他们这才止住脚步。他们目送着救护车,电三轮车的方向,久久不肯离去。

救护车和电动三轮车,渐渐的远去,离开人们的视野,楼里的邻居们依旧不肯散去。他们都发自内心的祈祷,祝愿徐老师傅平安无事!

中华民族是个有凝聚力的民族。别看他们平时看上去好似一盘散沙,可当危难降临时,他们却能崩发出一种,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一股超强的凝聚力,共同面对困难。

整体意识,已经深深地植入,我们民族的基因之中!

正是因为有了整体意识,当抬着徐师傅的担架,被柜子等杂物阻碍,无法通过时。这个楼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邻居,都能自发的行动起来,大家齐动手,争先恐后的清理杂物。

他们之所以这样,之所以能够互帮互助,是因为,他们有一个整体意识,他们把这个楼里的每一家,每一个人,都视为整体中的一员。

在他们的认知里,这个楼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整体中的一员,哪一家有事,谁都有责任出手相助,因为他们是一个整体。

这就是整体意识!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整体意识,我们的民族,才有了超强的凝聚力!

这种整体意识,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或许是、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通过伍、什、里、乡的划分,让民众形成了一个个群体,让这些群体中的每一个人,萌生出了整体意识。

笔者认为:这就是集体主义精神形成的最初萌芽阶段。

当我们这个民族每当遇到危难时,首先想到的依靠整体的力量,克服困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这正是中华民族不同于西方民族之处。正是这种集体主义精神,让我们这个民族有了超强的凝聚力,让中华民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传承。

(未完待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绿之叶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