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辰心中震撼不已,回想起前世吞吃五行法则丹后,体质得到极大改善,神识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此刻,他看着五行小世界和五行鼎炉这两件仙器,如同饿极了的猛兽一般,争先恐后地吞噬着法则丹,法则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缩小。但张博辰心中并无丝毫心疼之意。
他不禁暗自思忖,这一世自己没有吞吃法则丹,那往后那些既定的事情还会发生吗?雷帝不会再来抽取五行法则丹,自己是不是就不用被抓到仙界去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自己的命运已然改变?
待两件仙器吸收完毕,刹那间光芒大放,随后又以极快的速度消失,再度钻进了张博辰的体内。一切归于平静,安静得仿若什么都未曾发生,祥和的氛围笼罩着整个山洞。张博辰沉浸在这奇妙的变化之中,足足过了半个多小时才缓缓回过神来。
张博辰长舒一口气,将目光投向那具阴森森的骨架。骨架端坐在石床之上,周身被一件八卦道袍所包裹。
没有丝毫犹豫,张博辰对着白骨“砰砰砰”接连磕了三个响头。在他心中,这位太史俊邈算得上是自己的半个师父,毕竟他从《永乐大典》里学到了太多有用的东西。
刚磕完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整个骨架竟瞬间化为了虚无,只留下那件八卦道袍静静飘落在石床上。张博辰定睛一看,惊喜地发现这道袍居然也是一件仙器,不仅冬暖夏凉,更是蕴含着独特的灵力波动,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宝贝。
张博辰看了一眼已然化为虚无的太史俊邈,脸上并未露出惊讶之色。古老的传说中,当年太史俊邈与雷帝对战时,被雷帝的一道神雷法则击中,身负重伤。
张博辰猜测,太史俊邈很可能是在临死前拼尽全力逃到了这里,而此地或许就是他精心安排的后手,又或是一条隐秘的逃离路线。
站起身来,张博辰运转刚刚突破的灵识,开始仔细探索整个空间。这山洞内部颇为宽敞,面积大约有一百平方左右。洞内石椅、石凳等物件摆放得整整齐齐,一应俱全,仿佛曾经有人在这里长期居住生活过。
不远处的石墙角,五把寒光闪烁的灵剑格外醒目,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凛冽气息。
张博辰已然确定,这五把灵剑正是来自蓝星界的太史俊邈的遗物。太史俊邈在平衡界创立大唐国后,又在仙剑界灭掉孙权的六大剑宗,这五把灵剑便是他缴获的镇宗之宝,分别是青冥剑、辟邪剑、流星剑、白虹剑和紫电剑。
此外,还有一把百里剑,按照张博辰的推测,它现在要么在平衡界的传送阵处,要么仍留在蓝星界。
而另一把更为大名鼎鼎的鸣鸿刀,其威名与古轩辕剑不相上下。根据《永乐大典》当中的《洞宴记》记载:“武帝解鸣鸿之刀,以赐东方朔,刀长三尺,朔曰:此刀黄帝采首山之铜,铸之雄已飞去,雌者犹存……” 足见其来历不凡。
张博辰又运用灵识在山洞内仔仔细细地搜索了一圈,然而却始终没有找到传说中的空间戒指。他不禁满心疑惑,这可是一位仙王的藏身之处,按常理来说,应当仙器、仙石堆积如山,怎么会连个空间戒指都找不到呢?
难道是自己的灵识太过微弱,还无法探测到戒指的隐藏之处?又或者空间戒指在右边那条神秘的通道里?但右边通道充满了未知的危险,一想到那些可能存在的致命杀阵,张博辰还是咬咬牙,决定放弃探索。
想不通这些问题,张博辰便不再纠结,索性盘膝而坐,手中不知何时多出了一个林檎果。他轻轻咬了一口,酸甜的汁水瞬间在口中散开,那独特的味道,竟有点像超凡子。
林檎果性味酸、甘,平;归胃、大肠经;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积止痢、涩精的功效。对于修炼中的张博辰来说,这小小的林檎果不仅能解一时之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滋养他的身体。
等吃饱喝足后,张博辰便闭上眼睛,开始闭目养神,试图从空气中参悟那残余的五行法则。在这安静的山洞里,他沉浸在对法则的感悟之中,时间悄然流逝。
张博辰在洞内过得悠然自得,而洞外的一群人可就没那么幸运了,日子简直糟糕透顶。
外面的世界早已天黑,一百人手持火把,在山林间四处搜寻,大声呼喊着张博辰的名字。从白天一直找到晚上,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可却始终没有发现张博辰的一丝踪迹,他就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就算是被猛兽叼走,也该留下一些猛兽的痕迹或是打斗的迹象吧,可奇怪的是,现场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
吴铭族长无奈之下,只能安排身体强壮的人留下继续寻找,让年纪大的人先回家做饭。他深知大家忙碌了这么久,都已经疲惫不堪,既需要休息,也需要补充体力。
因为晚上山路崎岖难行,稍有不慎就可能滑下山谷,这种意外在这片山林中并不罕见。大家都小心翼翼,人员开始陆陆续续地往家走,山上最终只留下了三十多人。
张宇欢满心自责,后悔不已,不停地埋怨自己不应该把儿子带上山。而吴铭锦雨的眼泪早已哭干,整个人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吴铭族长只能在一旁不断安慰他们,承诺会继续寻找小外甥,可他的心里也是一阵阵地难受。
尽管始终没有找到一点线索,夫妻俩却始终没有放弃,他们索性在山上搭了个茅草屋,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坚持寻找着……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六年过去了。
这一天,吴铭院来了三名年轻人,从相貌上看,大约二十岁左右。
“你们是什么人?”守卫警惕地问道。
其中一名年轻人连忙上前说道:“我是张宇欢的弟弟,张韵来。”
“原来是张宇欢的弟弟啊。”守卫微微放松了警惕。
“你是?”张韵来礼貌地询问。
“吴铭族长,吴铭浩民。”对方自我介绍道。
“原来您是吴铭族长,不知我大哥和大嫂住在哪里?”张韵来焦急地问道。
吴铭浩民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他们都住在十里外的大青山上,博辰丢了!”
“什么,我侄子丢了?”张韵来原本欢喜的脸瞬间变得凝重起来,笑容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后面两名年轻人,也是面面相觑,满脸惊讶:“怎么回事?”他们一同看向吴铭族长。
张韵来接着问道:“人现在哪里?”
吴铭浩民手指前方一座大山,三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那就是博辰走失的地方。”
“不知这两位是谁啊?”吴铭浩民看着张韵来身后的年轻人。
张韵来道了声谢,便心急如焚地快速往大青山方向奔去,身边两名年轻人紧紧跟在他身后。
远远地,张韵来回答道:“他是我侄子,阿每志鸿(复姓阿每),还有安陵胜日(复姓安陵)。”
吴铭浩民嘴里小声嘀咕道:“这个侄子岁数看起来有点大啊?”
而此时的张博辰,来到了洞口的二岔路口,他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右通道上。其实他内心深处十分好奇,很想进去一探究竟,但六年来,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始终强忍着这份冲动。
因为在这六年的研究和探索中,他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盗尊太史俊邈显然也修炼过《炼神诀》,可这里居然没有布置任何灵魂类攻击力的阵法,这只能说明右边通道才是真正的死亡陷阱,隐藏着无数致命的杀阵。
在这六年时间里,张博辰的肉身已经达到了先天境界,灵识更是突破到了金丹后期。对于五行法则的领悟,他虽然还只是懂了一点皮毛,但相较于六年前,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当张博辰走出洞口的时候,他随手布置了一个防御阵和一个幻阵。而后,他运起强大的神识一扫,方圆九百里的景象瞬间尽入脑海。他惊讶地发现,整座山居然是一个天然的聚灵阵,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里的草药和果树都生长得如此旺盛。
不过,当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时,张博辰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惊恐,身体也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
小叔他们三人怎么才来?按照前世的记忆,他们应该一年前就来了才对,怎么会变成这样?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差错?此刻,他的脑子里就像一团乱麻,思绪全无。
前世小叔来子桑城,是为了带父母回上官城,因为自己从未谋面的奶奶去世了,父亲回家是给奶奶上坟。
自己前世在山洞内待了五年时间,而这一世,自己特意坚持六年才走出洞,为的就是躲避。他躲避的不是父母,而是子桑仙尊。
现在自己已经十岁了,难道这就是命运的安排?不,他绝不相信,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前世他吞噬了五行法则丹,而这一世,法则丹被两件仙器给吸收了。
不过,当看到半山腰的茅草屋内有两名老者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时,张博辰的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涩,他叹了口气。仔细一看,他发现母亲的眼睛好像看不见了。
运用灵识仔细探查后,张博辰很快就知道了是什么情况,原来是母亲眼睛周围的经脉堵塞了,只要稍微用灵气疏通一下,便可重见光明。
这时,张韵来手拿张博辰的画像,一眼就认出了眼前的孩子,他不敢置信地大声道:“我找到博辰了,大家快来。”
张博辰看着小叔这副激动的表情,和前世一模一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无比温暖。
这时,有七人从茅草屋出来,齐刷刷地往张韵来的方向看去,只见张博辰正站在那里,和六年前相比,模样依旧,唯一不同的就是个子长高了。
他们这些人,都是来看望张宇欢夫妻俩的,同时大家心里都在纳闷,这六年张博辰到底去哪里了?整座山都不知道被翻了无数遍,却始终没有找到他。
这时候,茅草屋内,吴铭锦雨颤颤巍巍地被张宇欢搀扶出来。
六年来,吴铭锦雨一直坚信儿子还在身边,没有死去,她打算就在这座山上终老,等待儿子归来。
张宇欢也一直默默陪伴在妻子身边,从未有过怨言。他每天都会在妻子面前说着儿子可能的情况,既是在安慰妻子,也是在安慰自己。
这时,张韵来激动地把张博辰抱在怀里,他看着这个小侄子,心中满是惊讶,不禁感叹张博辰是一百年难遇的练武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