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再战西秦(7)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3047字 发布时间:2022-07-31

薛仁果得知宗罗睺大败,李世民主力齐进,忙于折墌城下摆好阵势迎敌。

世民带骑军与薛仁果隔泾水相对,并传令后军分兵断薛仁果粮道和退路。

世民隔河大喝道:“西秦众将听着,我乃大唐秦王李世民。宗罗睺已败,数万兵将非死即伤或降。良禽择木而栖。薛仁果残暴不仁,诸位追随他能有什么好结果?天军到此,何不早降?”

片刻后,只见薛仁果麾下骁将浑干带了数十人出阵,涉泾水向唐营而来。

唐军将士剑拔弩张,严阵以待。却听来人高呼道:“请唐军兄弟们不要放箭!我等愿投效秦王殿下!”

世民急忙挥手示意己方将士暂勿攻击。浑干等人涉过泾水,至唐军阵前,纷纷丢下武器投降。

薛仁果惊愕不已!不明白何以李世民只寥寥数语,自己的将领竟阵前倒戈去投唐军。照此情形下去,若两军接战,西秦军岂不是瞬间土崩瓦解?

他心生惧意,急忙引兵退入城内据守。

实则薛仁果为太子时,就飞扬跋扈,与大多数将领不和。他称帝后,众将更是惶恐不安,生怕他伺机报复,君臣早已离心。因而众将见唐军挟胜而来,皆不愿为薛仁果卖命死战,觉得降唐或许才是更好的出路。

天色向暮,唐军后续人马陆续赶到。

众将请示秦王是否暂歇一夜,明日清晨再行攻城,世民道:“诸公顾惜士卒疲惫,确有道理。然机不可失,若让薛仁果有时间从容应对,我军则需付出更大代价。必须连夜攻城!”

唐军于是点起火把,全力攻城。尚有部分人马未赶到,兵力不足以将折墌城合围。世民命骑军手持火把,绕城飞驰,高呼“降者免死”!城中守军不知唐军究竟来了多少兵马,只见四面似乎都是唐军,已将折墌城团团包围。

战至后半夜,西秦守城兵将争相缒城而下投降唐军。至天明,十一月八日,薛仁果身边几无可用之将。仁果见大势已去,只得开城投降。


李世民大军入城,收编薛仁果残余兵力,得精兵两万余,仍由投诚的原薛军将领统领。

宗罗睺败逃途中,因唐军进围折墌城而无法入城,听闻薛仁果已在折墌降唐,无奈之下,亦率残兵败将投降。

此番大战,彻底击垮了“秦帝”薛仁果的势力。折墌城附近泾州,久悬敌后,被薛军围困数月之久,世民叔父、唐长平王李叔良率军固守,此时得以解围。

西秦一直是唐的心腹大患,唐军占领关中以来,一直面临西秦兵马威胁,“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李渊为此寝食难安。此番秦王李世民短短两月之间,养精蓄锐,终于毕其功于一役。陇右广大地区尽归唐土,且获得陇右军马基地,大大增强了唐军骑军实力。


庆功宴上,诸将纷纷向秦王举杯,恭贺大捷。

丘行恭仿若仍置身梦中,对秦王佩服得五体投地,言语之间满是惊叹:“殿下一战而定西秦,胜得迅捷无比,却又看似毫不费力,直到此刻,我还像是发梦一般,不禁怀疑这一切是否真实。”众将哈哈大笑,却又都觉得他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长孙无忌亦道:“殿下此战出神入化,一战而胜,西秦兵马匆忙退入折墌城中,仍据坚城。兵法云:穷寇勿追。殿下却舍弃步兵,只率少量轻骑直趋城下,兵力既不足以与城中西秦军相抗衡,甚至连一件攻城器械都未及运抵城下,众将皆以为根本不可能破城!此举冒险之极,却竟然成功。看来殿下早有定计,并非凭运气取胜。敢问殿下凭何决断,建此奇功?”

世民望向李靖,言道:“此次一战定乾坤,李将军谋划出力甚多。就请李将军为诸位解惑,也让大家从中有所领悟。”

李靖起身,谦恭地回应道:“靖实在不敢居功。秦王殿下与末将计议方略时,末将不过略陈浅见,大主意和最后的临机决断,皆出自殿下神算。”

李靖娓娓道来,“其一,宗罗睺所率之兵,俱为陇右悍卒,将帅骁勇,士兵剽悍。若不耗其锐气、疲其兵力便与之交战,我军伤亡必大。殿下力排众议,先按兵不动,耗敌两月,至其粮草耗尽方击之,因此一战而胜;其二,此计也是殿下先提出,名之曰‘增兵法’,我军以与敌相当之兵力,却分多次投入战场,给敌造成我军兵力多多之印象,从而予敌心理上施压。其实浅水原一役,敌我双方投入兵力相差无几,皆为四万余人。但我军分六次投入战斗,让敌摸不清我军到底有多少兵力,以为我军后继不绝,因此胆气尽丧,焉有不败?其三,宗罗睺之兵,我军只斩杀万余,尚有三万众是溃散而逃,加之营中留守万余,我军若行动迟缓,他们就可从容逃入折墌城内。待敌重新聚集力量,我军要取胜,必增加诸多困难。我军直逼折墌城下,那些散兵只能逃回陇右,散落民间,而不敢进城为薛仁果所用。如此折墌城便空虚了。仁果胆破,来不及谋划,我军已兵临城下,所以能够一举攻克。”

世民补充道:“此战之胜,其实也有薛军内部原因。西秦军本骁勇无伦,我军与之硬拼很难取胜。但薛仁果与部下早有不和,他之所以为帝,全凭残暴压制,并非以德服人或才压群雄。因此西秦君臣互猜,上下离心,看似强悍,实则内虚。初时西秦军挟胜而来,若能一鼓作气与我军大战一场,只要胜了,尚可弥合军中种种嫌隙。但我有意拖延,避其锋锐,他们求战不得,便气势日衰,眼见再拖几日,便是我军不打,他们也势必军心涣散,只能退回陇西。”

无忌道:“可是殿下终究还是出战了,没有等到他们自行溃散。”

世民点头道:“宗罗睺倒也明白自身处境,一急之下竟想出一条毒计,派梁胡郎来向我诈降……”

“啊?”无忌惊呼道,“那梁胡郎果然是诈降?”

“那是自然!他这计不可谓不狠!我若不出战,梁胡郎就在我军中捣乱,让我不得安宁;我若出战,他有梁胡郎作内应,我军必定吃亏。当然我大可以不信他是来投降我军,将他撵回去。但我等待此时机待之已久,正好将计就计!”

无忌道:“如何‘将计就计’?”

世民道:“宗罗睺见我一直不肯应战,以为我惧怕西秦军声势。他认定我若出战,也会以投降过来的梁胡郎为先导,趁夜偷袭其营寨。他便在营中布下陷阱,只待我军一脚踏入。谁知我偏不入其局,反而一受降梁胡郎,就立刻在白天派出梁实将军所部发动攻势。他多日求战不得,便急于应战,且一开战就全力猛攻,几乎一开战就用尽了全部精锐。我又派人将梁胡郎严密看守,使其无法脱身与宗罗睺联系变更谋划。我率骑兵突然现身,我军又后继不绝,西秦兵将不明就里,因此胆气俱丧,阵脚大乱,以致全军溃败!”

无忌若有所思,分析道:“如此看来,浅水原一役,西秦军虽败,实则只是自乱阵脚,主力损伤有限。我军若不马上围困折墌,薛仁果、宗罗睺等有了喘息之机,看清浅水原之败,不过是自己人出了岔子,并不是我军强悍到足以打垮他们,再将散奔各处的逃兵收拢,召他们回城守卫,那么西秦军仍比我军强悍,又据有折墌坚城,被我军吓了一回后再不敢轻易出城应战,我军就得以血肉之躯强攻城池,即便最终仍能取胜,也将代价不菲!”

世民点头赞许道:“不错!西秦军平日纪律不甚严明,一旦兵败,很多人就张皇失措,一气直往老家跑,四散于陇西各处。此种情况,我于扶风跟西秦军首次交手时已留意到。所以逃入折墌城中的西秦军人数其实并不太多。但纵使如此,其兵力还是远多于我军。但正如我适才所言,薛仁果与其将士离心离德,处于优势时,尚能勉强维持一个团结和睦之表象;一旦兵败,猜忌更甚,不是想着如何抱团共渡难关,却都惧怕对方出卖自己以求富贵。故而我隔河一呼,即有将士来降。我又得知仁果唯一依仗就是宗罗睺,宗罗睺一失,等于断其臂膀,故要趁宗罗睺未及进城之前抢至城下。当机立断,皆凭情势而定。”

世民接着又道,“更危险的是,那梁胡郎还在我军后防之内,我军若不能一时三刻夺下折墌城,梁胡郎可能会在我军背后捣鬼。那时我只有迅速剿杀其军,以免我军内部生乱!”

众将听罢,皆是惊出一身冷汗!刚刚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得意洋洋,以为唐军竟如此轻而易举击破悍勇绝伦的西秦军,当真是天下无敌!如今才知这胜利实属来之不易,仿佛是走在悬崖边上,一步错失,非但不能制敌,反而随时有全军覆灭之虞!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