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041刀耕火种
书名:少年必读手札 作者:徽然兮 本章字数:2926字 发布时间:2022-07-31

  从这一个中午开始,黄翩繁只要有空隙时间,就会拉着郁星河讲历史。


  他的进度甚至还要快于徐西洲,因为他和郁星河相处的空闲时间,总是要多过历史课堂的。


  郁星河原本疏懒的那两年高中历史生活,被黄翩繁用这样的方式,逐步给捡了回来。


  “我们教材是整个通史的方式来写的,我讲了之后,你记忆起来应该比较容易,第一遍的时候,主要就是记先后顺序,所以你主要听我给你讲前后逻辑关系。


  我们的人类历史,可考察的人类历史,是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的,再说具体一点,就是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的北京人。


  那个时候人类已经学会用火,从事渔猎和采集。


  这个时期,我们之所以称其为旧石器时代,就是因为他制作石器的方法,是非常简陋,非常粗糙的,打制方法。


  等到人们能够用打磨结合,比较精细方法做工具的时候,我们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时间大约在一万年前,那个时候有了原始农业,人们也开始饲养家畜,生活从迁徙走向定居……”


  “提问!”郁星河举手。


  “问。”黄翩繁停下,同意他发问。


  郁星河不解关键名词:“采集渔猎不是原始农业吗?”


  “不是。”黄翩繁摇头,“原始农业,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刀耕火种。”


  “那是什么?”郁星河好像听过这个词,但没有什么印象。


  黄翩繁进一步解释:“原始农业系由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一种近似自然状态的农业,属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


  至于刀耕火种,范成大在《劳畲耕·并序》中有提到: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


  春初斫山,众木尽蹶。


  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藉其灰以粪,日雨作。


  乘热土下种,即苗盛倍收,无雨反是,山多硗确,地力薄则一再斫烧。


  通俗易懂的翻译过来,就是山民在初春时期,先将山间树木砍倒,然后在春雨来临前的一天晚上,放火烧光,用作肥料,第二天乘土热下种,以后不做任何田间管理就等收获了。


  不过这种方法,一般是二,三年之后,土肥就已枯竭,不能再种植了,然后再换新的地方,继续这样种植。”


  “我明白了,继续。”郁星河点头,示意自己听懂了。


  “等下,先考你个问题!”黄翩繁显摆的劲儿上来,问郁星河,“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你知道五谷是哪五谷,六畜是哪六畜吗?”


  “五谷我知道,稻、黍、稷、麦、菽,六畜就不清楚了,只能猜。”郁星河实话实说。


  黄翩繁也不在意,只让他猜。


  “猪肯定有吧,羊很牛应该也有,见过祭祀用这个的,鸡鸭鹅?”郁星河后面三个就拿不准了。


  黄翩繁先前点头,后面又摇头:“鸡对了,鸭和鹅不对。”


  “那是什么?马?”郁星河只能想到这么多。


  “嗯,马有,还有一个,狗。”黄翩繁给了答案。


  郁星河有些意外,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对于早期时候的人类,这六样家畜,确实很重要。


  黄翩繁给的解释也验证了郁星河的猜想,他说:“牛能耕田,马能负重致远,羊能供备祭器,鸡能司晨报晓,犬能守夜防患,猪能宴飨速宾,所以这六畜,在农业社会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中华文明,也得到了极大发展,现在有许多著名的文化遗存,就能证明这一时间人类的发展。


  比如说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出现彩绘陶器,出现了粟这种主要的栽培作物。”


  “等下!”郁星河又有疑问,“这个时候就有陶瓷了吗?我记得陶瓷不是要到宋朝?”


  “是陶,不是瓷。”黄翩繁纠正郁星河的错误问题,“陶和瓷,完全是两个概念。”


  “嗯?”郁星河不太明白,“陶瓷不是一个词语吗?”


  黄翩繁很认真给他解释:“陶是由黏土或陶土经捏造后烧制而成的容器,瓷一开始也是说陶的,指颜色白而质地坚硬的陶器,后来专指以高岭土为原料烧制而成的瓷器。


  除了原料不同,还有别的差异,比如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一千二之一千三百多度的高温焙烧,而且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


  “原来是这样……”这算是解开了郁星河心头的一个疑惑。


  “对,这一时期考古发现,基本都是陶,一来制作水准不够,二来瓷器要的高温也很难达到,当然,这个后面我们会提到,瓷器也不是出现在宋朝,只是宋朝发展得非常繁荣罢了。


  比如说在距今五千年出现在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他代表的器物也是陶,不过是黑陶,我们也称之为‘蛋壳陶’。


  这种陶器比较特殊,有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它主要是在制作过程中,采用渗炭工艺,所以会出现这种色泽。


  除了陶,在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前,出现在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发现了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


  “水稻?刚才不是说过了吗?”郁星河记得黄翩繁先前好像提到过农作物。


  黄翩繁怔了下,很快反应过来,摇头道:“不对,我刚才说得是粟,那是黄河中游的,这是长江下游,不一样,你记住北粟南稻就对了,长江位于南方,肯定是水稻。”


  “好!”郁星河默默记下,又问起养蚕的事情,“我记得我们学过,养蚕织布,好像是嫘祖的功绩吧,怎么变成河姆渡文化的了?”


  “你说的那是神话,历史中也有部分神话,比如三皇五帝,比如尧舜禅让,不过我们还是以有史料依据为主的比较好。”黄翩繁没有否认郁星河的说法,只是更强调以课本为主,“你所说的嫘祖,据传,是轩辕黄帝的妻子,炎黄部落联盟在初中我们就学过了,高中也有提及,这其实就是属于神话传说,我们对神话传说并不一味的否定,我们会在传说中去找一个能和史料对得上的地方……”


  “比如?”郁星河没明白传说和历史有什么能对得上的。


  黄翩繁举个例子:“比如刚才我们说到的炎黄部落,从部落一词,我们就可以预估出,炎黄最起码处于新石器时代。”


  “嗯?”郁星河脑子没跟上,不明白部落和新石器时代是怎么突然连接在一起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你这个……上课是一点都没听吗?”黄翩繁也有点跟不上郁星河的历史知识储备量,“你的书不会还是新的吧?”


  郁星河羞愧。


  黄翩繁说得全中。


  讲语文的郁星河是个什么样子,讲历史的黄翩繁就是什么心态。


  在已知领域里,人人都是王,都以为他人蠢笨。


  其实换了不擅长的领域,大家都一样。


  黄翩繁也很快明白过来,不再打击郁星河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而是选择了继续往下讲:“在早期,人类社会是处于原始人群状态,也是群居,但是那个时候没有形成氏族,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社会组织。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进入到了母系氏族社会,那个时候主要靠采集渔猎,生产力十分低下,大家共同劳动,成果也大家共享,因为生育等各种因素,那时候的女性地位非常高,人们只知母而不知父,氏族内部也主要靠年长女性分配食物。


  随着新石器时代各种生产力发展,男子在生产部门中突出地位的出现,母系社会逐渐过度到父系社会,到新石器晚期,氏族和氏族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这也是我们推测炎黄处于这个时期的原因。


  当生产力提高,人们分配的资产就会出现剩余,私有制开始产生,同时阶级分化,权贵出现,这些东西出现,就会进一步爆发战争冲突,他们通过战争来抢夺财富和权力,最终出现了早期的国家形态。


  在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我们称之为夏朝。”


  黄翩繁说得有点多,嘴唇发干,拧开杯子,想喝水。


  “是大禹治水那个禹吗?”郁星河终于听到了自己熟悉的地方,连忙趁着黄翩繁喝水间隙,问出问题。


  “对!”黄翩繁起身,他杯子里已经没有水了,教室里倒是有饮水机,在教室最前面左边的角落的,他得去接水,“等我回来接着跟你说。”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少年必读手札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