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九月初旬。
长安城内,针尖对麦芒的气氛越发的激烈。
秋季的到来,似乎并没有给这座帝都降温,反而更加的酷烈了几分。
“并报,新一期并报发行,并州商团抵达伏俟城,恪殿下亲自三十里外迎接,并州商团!”
“双方就泛河西走廊经济区计划进行了友好商议,达成合作!”
“关陇报,雍州一一丝绸之路最新消息。雍州二期工程已经开展,太子殿下亲临督导,雍州刺史窦大人表态,一定将雍州建设成最美最繁荣的丝绸之路!”
从八月中旬开始,并州报和关陇报就仿佛疯了一样。
最早效仿恪报半月刊发一次,八月中旬变成十天刊发一次,进入九月,随着泛河西走廊经济区和雍州主导的丝绸之路相继完成一期工程。
开始筹备举办东西方贸易这场盛会开始。
两份报纸刊发的频率就更大了。
几乎每三天就要刊发一次。
九月九重阳节。
在这个时节,重阳节是一个和年关一样重要的节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九月九秋收来临,不光百姓家家户户要在这一日祭天,祈求开镰收割,粮食丰收,仓库丰盈。
就是皇帝也要带领群臣,来到皇家庄园亲自动手割庄园田中第一垄栗禾。
然后还要带领朝臣,前往长安附近的佛寺、道观登高祈福。
回到城中,还要体察城内孤寡老人,是为敬老。
从五更时分开始,皇帝一刻不停歇的忙完这些事情。
总算在天色擦黑的时候回到宫内。
皇帝坐在暖阁软塌上,一边喝水,一只手轻轻的捏着膝关节。
开国领兵征战,他这条腿受过伤,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随着年纪大了后遗症就显现出来,久站或者阴雨天,这条腿总是隐隐作痛
“二哥,让太医来给你看看吧。”长孙无垢看着丈去时不时拧眉,伸手帮忙按摩缓解疼痛的同时,提议道。
皇帝摆了摆手:“老毛病了,太医也不是没有看过,算了。”
“按照最近并州报和关陇报刊发的频率,今天应该是新一期刊发的日子,这两混账东西还算知道轻重缓急,没有在这个重要日子出来搅局。”
“他们不懂事,他们身后的人也不会不懂的。”皇后随意说道。
皇帝不由一笑,握住妻子的手,说道:“那个混球倒还是一贯的我行我素,看起来一点儿都不着急,恪报还是半月刊发一次。”
“陛下……”
长孙无垢莞尔一笑,刚准备说什么的时候,王德气喘吁吁出现在门外,手中拿着两份报纸。
“并州报和关陇报刊发了,有些事情,老奴觉得陛下应该第一时间知晓。”
“刚刚还夸他们呢,他们背后那些人看来也真得疯了,连一夜的功夫都等不及。”皇帝脸上闪过一抹怒容,顿时冷笑道。
“拿进来吧。”
“看报了,看报了,并州报最新一期,隋唐演义十八回,温彦博首鼠两端,罗艺窃取幽州!”
“隋唐演义十八回,温彦博首鼠两端,罗艺窃取幽州!”
“关陇报,解密渭水之盟前因后果,突厥轻松突破并州防线,并州士族某些人与突厥暗通款曲……”
天黑了,本应该渐渐沉寂的长安城,因为两份忽然发行的报纸瞬间喧嚣。
“想不到温宰相竟然是个鼠首两端的人,受高祖皇帝的派遣去说服罗艺,竟然要反过来劝罗艺进攻并州。”
“小说里写的是真的吗?"
“应该是吧。”
“关陇报最新消息你们看了没有,突厥当初打到关中,竟然是并州士族中有人和突厥人暗通款曲,出卖同胞!”
……
太劲爆了。
并报和关报最新刊发的消息,真真假假,百姓难以辨认。
但是这种百姓从来没有机会接触的消息,对百姓来说,冲击力大的难以接受。
坊间关闭。
可弄坊里的百姓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家歇息,而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议论两份报纸的消息。
太极宫中。
皇帝脸色铁青的站在宫门口。
宫娥太监早被王德打发走了。
王德站在不远处,忐忑不安。
皇帝已经站在这里将近一个时辰了。
他不时的扭头看一眼平静坐在软塌上,仔细一遍遍看着报纸的皇后,希望皇后能劝说陛下。
也不知为什么。
这一边,皇后始终都没有开口,也没有任何的举动。
某刻,长孙无垢放下手中报纸,她看的是之前所有的恪报。
皇后起身走来,轻轻摆了摆手,王德明悟后低着头倒退着离开太极宫。
偌大太极宫只剩下帝后二人。
长孙无垢轻轻的为皇帝披上披风,说道:“二哥,别等了,他们不会来了。”
“是啊,他们同时选择对这件事情沉默,没有向朕来请罪,其实就是告诉我,他们之间没有和解的可能,并州系和关陇系要你死我活了。”
“只是我没有想到,这才刚刚开始,他们为了各自派系的利益,就如此不顾体面,相互攻歼。”
“可见这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已经到了多么丧心病狂的地步。"
“也好,等收拾他们的时候,朕也不需要顾念什么旧情了!”
李世民一直在等,等关并两系的人来请罪
他多少对两系还有些期许,这决定他打击肢解士族的程度以及决心。
很显然,让他失望了。
不过也让他彻底释然,下定了决心。
“回去坐下歇一歇,你的腿不能站太久。”长孙无垢挽着丈夫的胳膊,紧接着又笑着说道;“刚刚我把恪儿的恪报详细的看了一遍,发现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什么事情?”皇帝好奇询问。
紧接着笑骂道:“这报纸就是那混球最先弄出来的,没想到弄出这么大的乱子,外面指定已经是流言蜚语满天飞了,我真想直接把这报纸给禁了。”
“可要这报纸又有很多好处,用的好了。对朝廷来说受益匪浅。”
“现在我恨不得立刻把那混球抓回来,狠狠揍一顿,让他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皇后娇俏一笑,眉宇间流露出一丝得意,莞尔说道:“其实恪儿早把解决的办法告诉我们了,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
“有吗?”
皇帝一脸纳闷,快步走过去,拿起报纸翻看:“这混球的恪报,每一期我都看得很仔细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二哥你看第二十期最后一条简讯,简讯中提到,吐谷浑贵族崇尚中原文化,集体上书王府,请求吴王恪支援吐谷浑,在吐谷浑境内推行圣人经义,以汉文字翻译吐谷浑典籍。"
“希望创办汉吐双语本土报纸,作为报副刊。”
皇帝更加纳闷了,不解询问:“这个我知道,这混球是在用这种办法同化吐谷浑,实现当初他对我说的,要将吐谷浑变成我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羁縻管辖。”
皇后浅笑着翻动报纸,翻到第二十五期:“二哥再看这条简讯,吴王恪对吐谷浑贵族的觉悟进行了高度赞扬,同意吐谷浑贵族的请求。”
“并决定在吴王府设立编撰翻译秘书处,检校编撰翻译的典籍以及校对汉吐双语副刊,确认无误后在封地境内,随恪报一同刊发。”
“校对,只有校对无误,双语副刊才能够刊发,有问题自然是不能发行了。”长孙无垢着重提醒道。
皇帝的眼睛一亮。
哈哈……
旋即大笑起来,笑骂道:“这个混球,就数他鬼主意最多!”
“不过更该收拾!”皇帝没好气说道:“这是跟咱们玩儿心眼儿呢!"
“你呀,就考虑考虑他的难处吧。”长孙无垢嗔怪说道:“他现在四面楚歌,这事情他直接跟你说,皇宫内处处漏风,传出去,他又得成为众矢之的了。”
哼哼!
皇帝哼哼道:“你也别为他说话了,他现在虱子多了不怕咬,他会害怕那些人?他这分明就是等着看我的笑话!”
其实长孙无垢也更加倾向丈夫的看法。
“第一任检校秘书女官苏婵儿,吐谷浑贵族之女……”
皇帝紧接着又瞧着恪报简讯公布的检校秘书,没好气道:“混球倒是会享受,这苏婵儿相貌没的说,那个武家丫头也没的说,我敢肯定,他选的吐谷浑贵族之女,也一定是样貌极好的。”
“观音婢,你给我选几个最丑最凶悍的悍妇,懂得识文断字就可以,给他送到吐谷浑,就说我的命令,让这些女子担任检校女官……”
噗!
长孙无垢被丈夫的话给逗笑了,白了眼皇帝:“哪有你这么当父亲的,这个事情臣妾不能替你办。”
……
魏王府。
李泰不在,魏王府事宜由李义府主持。
王珪、唐俭、王崇基夜间全都聚集在王府中。
李义府拿出李泰的信,恭敬说道:“几位大人,魏王最新的信件,要求我们不要有所顾忌,继续深挖关陇系的黑暗肮脏。”
王珪没有接,看着摆放在桌面上的信,沉凝道,“是不是有些太过了?”
“父亲,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现在处于弱势,雍州现在的声势完全压过了伏俟城那边,我们必须反击。”王崇基率先开口。
李义府其实知道李泰的目的。
李泰除了担心伏俟城落败,功劳全被太子抢了去。
李泰还是用这种态度,表明对李恪的支持。
因为李泰曾经写信向他问计,李泰怀疑玉门关太子和吴王单独见面,是在拉拢吴王。
所以李泰着急了,用行动极力的表明对李恪的支持。
当然这对李泰来说,没有一点坏处,还可以借此逼着关并两系再无破镜重圆的机会。
一石二鸟。
“好吧。”
……
长孙府。
温彦博拿着并州报,气的脸色发白,怒斥道:“血口喷人,这是污蔑!这是污蔑!’
哎!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说道:“温兄,这是意料到的事情,接下来我也会被污蔑的,不要如此生气。”
“这只能证明他们的不自信,明日我们就将大唐境内西域商人联名声明和雍州达成合作的消息公布。”
“所有的西域商人人脉都去了雍州,伏俟城跟什么人做交易?"坐在一边,始终没有开口的窦威忽然开口:“欲使其灭亡,先使其疯狂,先让他们猖狂一会儿。”
温彦博慢慢冷静下来。
拧眉狐疑道:“明日就是恪报发行的日子了吧,我们和并州系,太子和魏王斗的这么狠,那位吴王却始终沉住气,没有任何举动,我行我素,他到底打什么注意?”
“西域商人在我们这边,最大最好的货源在我们这边,他唯一能打的牌,就只剩下老兵牌了,据西平和金城传来的消息,两地的老兵牌工坊正在加班加点的生产。”
窦威分析道:“不过也不必担心,这一年内,我们也秘密收集老兵牌货品,虽然数额不算太大,但他也别想凭借这一招把那些愿意跟我们合作的西域商人拉到伏俟城。”
“这些东西我们不赚钱都可以,传统的贸易货品足够我们赚了!”
关陇集团这一年内,高价从民间收购,让他们掌控的佃户黑户去购买,通过一系列手段,已经秘密掌握了一大批存货。
这些商品是平价卖给西域商人的,目的是维持双方关系。
他们打定主意,这些货品只要不赔就行,真正赚取利益的是传统的丝绸这些大众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