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再战西秦(4)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2304字 发布时间:2022-07-30

薛仁果即位大典一毕,便再度发兵侵扰唐境。他接受父皇薛举“御驾亲征”伤病后西秦立刻变主动为被动的教训,自己屯军坐阵折墌,派骁将宗罗睺为帅领军攻唐境。李渊先后派秦州总管窦轨(秦州此际在薛秦境内,李渊如此封官,是鼓励下属主动进取)、长平王李叔良、骠骑将军刘感迎击,均为所败。将军刘感被俘,李叔良退守泾州。

薛仁果进围泾州,令被俘的唐将刘感至泾州城下劝降唐军,说是援军已败,不如早降。刘感假意应允。即至城下,刘感却向守城的唐军将士高喊:“弟兄们!贼寇粮草将尽,猖狂不了几日。秦王殿下正率数十万大军日夜赶来。诸君不要担心,一定坚守城池!”

薛仁果见刘感竟如此嘲弄他,勃然大怒!命人将刘感在城下用土埋至膝盖,令士卒将其当作活靶子来回驰马射箭。刘感大骂不止,壮烈捐躯!李叔良等人在城头目睹此情景,悲愤不已,发誓与城池共存亡!

此时秦王李世民奉旨为“西征大元帅”,正率军向西北而来。

九月,李世民率部进至高墌城下,与西秦将领宗罗睺对垒。


浅水原上,西秦兵卒横七竖八,或站或坐或躺,散落在唐军营外,一边在骂阵:

“世民小儿,贪生怕死!”

“世民小儿,胆小如鼠!”

“世民小儿,缩头乌龟!”

叫骂声一浪高过一浪。唐营中却悄无声息,人影不见,只有几面旗帜随风舒卷。

西秦军主帅宗罗睺等在马上远远望着,只觉得又是气恼,又是无奈。

这种情况已持续好几天了。任凭他西秦军如何花样百出用尽污言秽语谩骂,唐军那边好象压根儿没听见,没半点反响。但若他们领兵去冲击营寨,营寨中却射出一阵密集的箭雨,令他们人马折损,无功而返。

起初宗罗睺等西秦将士听说,这次唐军主帅又是李世民,心里并没有当一回事。

唐军竟然还是派这手下败将前来送死,可见他们已是无人了!

宗罗睺马上传令,倾全军主力在唐军营外摆开阵势,高声骂阵,誓与李世民决一死战。

可是就在他急于求战之际,李世民却紧闭营门,拒不应战。

宗罗睺命令士兵们想出一切最羞辱人的话语来谩骂,只盼骂得李世民忍无可忍,会不顾一切冲出来与他决战。

谁知不管他们怎么花样翻新地骂,对面就是不理不睬。宗罗睺只得命令西秦士兵白天夜晚轮番更加起劲地叫骂,誓要吵得唐军睡不着觉。

唐营将士见西秦军出言不逊临阵叫骂,个个怒火中烧,纷纷找秦王请命出战。

众将道:“殿下奉命讨贼,今见贼不战,任人辱骂,却是为何?”

“末将愿前去削下那宗贼脑袋!看他还敢如此侮辱殿下!”

世民耐心解释道:“我军新败,元气未复。薛贼恃胜而骄,有轻我之心,锐气正盛。此时我军宜坚壁不出,以挫其锐气。我军则养精蓄锐。待贼骄而生惰,敌惰我奋,可一战克之。”

请战的次数多了,世民接受上次的教训,索性颁下严令:“不准再请战!违令者斩!”

众将垂头丧气之余,又大惑不解。但久而久之,对西秦兵马的聒噪也习惯了,只当那是“清风拂山岗”。就算晚上再吵,累了照样一觉睡到天明。宗罗睺一时无计可施。

 

李世民每日白天照样巡营,亲自教练士兵们弓马骑射之技,晚上则携了新近任命的参军李靖,研习兵法、棋艺,常至深夜,李靖便留宿在其帅帐之内。

这期间世民遇到刘文静。文静此时虽已无官职,但世民视其为故人,仍特许他可不必通报,直入帅帐。见他似乎满腹心事,世民问他时,却又不说。世民只道他仍是因上次战败之事有心理负担,便安慰一番,言此番西讨,自己心中有数,一俟时机成熟,定可一战而破西秦,以雪前耻。

世民又嘱托房玄龄道:“我观李靖,乃不世出之英才。现我唐营中,勇将尚有数员,然如李靖这等胸怀韬略之帅才,尚未曾见。但若要此人效力,必结以腹心,得其君子赤忱之心。故我这些日来,与之形影相随。我看文静、开山那里,似乎仍为上次高墌之役耿耿于心,烦请先生多开导开导,他们必会明白我心。”

玄龄心领神会。自从渭北投军,与世民一见如故,玄龄早已视世民为“真主”。他也果然不负前言,为世民留意招纳人才,并与唐军诸将交好,使他们甘为世民效死力。而如李靖这等奇才,秦王自是要亲自下功夫,以收服其心。

 

转眼间,唐军与西秦兵马已相持六十余日。

见世民依旧是气定神闲,按兵不动,房玄龄等不觉奇怪了。

这日清晨,房玄龄与长孙无忌见世民一早巡营后便回中军帐中,没再出来,便相约来到世民帐中,准备相机寻问与西秦军作战之事。

只见世民又与李靖在论兵法。玄龄、无忌知道,这些日子,这已然成为二人每日的“必修功课”。世民除了巡营、训练士卒外,便是在这帅帐内与李靖研习兵法战策,二人还拿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模拟各种战阵、推演局势,常常兴致盎然、废寝忘食。以至于世民连向来亲近的心腹玄龄和无忌,都无暇顾及。

李靖少年时,就被其舅父隋之名将韩擒虎赞曰:“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有这个后生!”李靖既为“不世出之英才”,平日里自然也难免“高处不胜寒”的寂寥之感,想要寻觅一个真正能与自己深入探讨兵法的对手,谈何容易。近两月来与世民的朝夕相处,他深感这位比自己年轻二十余岁的少年将军果然聪明颖悟,二人的交流常能爆出思想的火花。更难能可贵的是,秦王年纪轻轻就名扬天下,又贵为帝子,却毫无一般养尊处优贵公子身上那种盛气凌人的傲慢习气,甘以“后生晚辈”自居,处处表示愿向李靖“请教”。

李靖越接近秦王,便越被他身上的人格魅力所打动。渐渐地,对于李氏父子除掉高君雅等人的旧怨,也淡化了许多。毕竟,政治斗争本就残酷无情,无所谓对错。只因立场不同,当初若非李渊父子“先下手为强”,恐怕高君雅、王威也同样不会放过李渊父子。再一想隋帝杨广也算不得什么值得效忠的有道明君。这般思量之下,李靖一颗心便渐渐偏向了李唐一方,尤其是这位英武非凡的小秦王。连秦王的高墌之败,在李靖眼里也没什么大不了,胜败乃兵家常事,秦王此次采取坚壁不出、耗敌锐气的策略,就很正确。他如此年轻,就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经大败而不乱,不失英雄本色!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