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后,《马小风硬笔书法字帖》果然成了一种现象。
方记者的采访稿,费了很大篇幅,讲述了我成功的秘密。不得不说,她的文笔还真不错。但本身一个七岁小孩,能干出这些事来,就是一个奇迹。这个噱头,随便八卦一下,都是天下奇闻,能迅速地吸睛引流。
也还得说,她是一个嗅觉超级灵敏的人。借助我的事迹,她一挖再挖,以好几种文学表现手法来渲染我这个天才儿童。从县到市、到省,甚至到了需仰视才见的某顶流媒体,都发表了她的文章。我,固然是火了,她,也风头正劲,一时无两。
在纸媒大行其道的这个时代,我们的阅读比之二十一世纪后要有深度得多。曾经,我在前世每周都订《体坛周报》,那份对体育的痴迷,在后面手机越来越智能化后,反而减弱了。所以,这个时代,纸媒的报道效果真是杠杠的。
县教委倒是愁了,试印刷的几千册,在本县都不够塞牙缝。现在,全县各级学校都要求购买《马小风硬笔书法字帖》,这里面,自然是有一种狭隘而可爱的地方主义情感色彩,但我的字帖,确实科学、易学。
更重要的是,全国各地都有人打电话到教委询问,要求订字帖。
中国书法传承千百年,但弄硬笔书法的,却是我马小风成了第一人。我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应该享受它给我的回报。
这一下,付主任笑翻了,周校长乐翻了。
原先只是一个善举,现在却能够实现反哺了。这是意想不到的收获,也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于是,县教委班子成员,加上周校长还有我和我爹,坐在一起,召开了一个小会。
会是小会,意义却非常重大。
“各位同事,周校长、马校长,还有我们的小风同学,大家好!今天召大家来,首先是通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小风同学的硬笔书法字帖,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来,让我们一起鼓掌,向小风同学表示感谢和祝贺!”
说着,付主任带头一阵啪啪啪,其他人也是面带红光,表情激动地使劲鼓起掌来。
“好,我接着说,前面这本字帖呢,我们是试着以内刊发行,免费赠送给下面的学校,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全国各地都在向我们教委要这个字帖。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啊,一个可以宣传硬笔书法,宣传我们教委工作,宣传我们小风同学,并造福社会的好机会!所以,我的想法,先建立一个组委会,大家一齐努力,拿下正规发行的书号,然后,根据各地订阅的情况,立即投入生产,一定要让《马小风硬笔书法字帖》走向五湖四海!响遍神州大地!”
“好!”
这等好事,自然引得满堂叫好。
付主任也稍稍平息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又继续说。
“这个组委会,我的建议,由李副主任任组长,马校长任副组长,其他同志都是组委会成员,咱们大家同心协力,把这个事圆满地办好!另外,这本字帖如果市场反应持续看好,对我们县的财政也是一大补充,所以,我在此表个态,拿出2%的字帖收入补贴给马小风同学,希望马小风同学继续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听主任的,我们没意见!”
李副主任首先表了态,这是个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人,也是跟着付校长一路成长起来的铁杆粉丝。
当然,谁敢有意见?
这一把手都明确表态了,你不可能那么不识相地站出来,打他的脸吧!再说,字帖卖得好,单位的财政是不是就充裕了,大家的福利是不是都增多了,从大意义上讲,还能把更多的钱用来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